编辑:ddayh.cn
有人常问:怎样跟欺负人的老板相处?上班时如在地狱,老板不讲理、情绪化、刻薄记仇、冷漠无情、爱责罚下属……,恶行罄竹难书。
??? 显然,这些评语可以用在任何角色身上。从小到大,我们都遇过欺负人的老师,有些老师似乎虐待成性,以挑学生的错、羞辱他们为乐;此外,虐待子女的父母、滥权的官员也随处可见。但最常见的,莫过于每一个上班族都可能遇到的“坏”老板或上司,他们有的直接欺负你、甚至对你性骚扰,有的间接用恶劣态度对待你。当然,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跟生活中其他经验没有两样,都反映出我们相信周遭的人能影响我们,更广地说,相信外界一切都有力量影响我们。
???? 应该是在〈练习手册〉第70课吧,说到“救恩”就是认清了外界没有一物干扰得了我们,外在的一切既不能带来罪咎痛苦,也不能给我们平安快乐。当我们在职场中受到不当对待时,总情不自禁认为自己被欺负了。而你们大都很清楚耶稣在《课程》中提醒:要提防那种诱惑,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为当我们那样认为时,就是透过二元对立的眼光看待圣子奥体。
??? 我们造出二分法,其中有个坏蛋犯了罪,造成我或他人的痛苦;这意思是,坏蛋有罪,我是无辜的。因为小我思想体系是建立在“非此即彼”的原则上,若有人犯罪,相对的另一人必定无辜。所以,我若受到虐待,不管是在目前的家庭、原生家庭,还是工作场所中,都正中了小我下怀,因为把那个坏蛋揪出来,就表示我无辜,他有罪。
??? 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你该逆来顺受,因为重点不在行为层次,而是心态的问题。我不是说有人该任人欺负,无论是在职场,或是人际关系中都一样。但也不是说你应该离开。而是不论去留,都要等到你比较不受小我控制了,才作决定。
???? 我说“比较”,意思是你不必完全地摆脱小我,《课程》也从不这样要求我们,只要能多少摆脱一点,能够看到“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就好。这是〈练习手册〉第5课。
???? 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痛苦,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感到受虐、或遭受不公平对待。在我知道该采取什么行动之前,例如,跟老板谈谈、干脆辞职、或是别的;在采取这些行动之前,我应该尽最大努力先回到内在宁静的核心,那是圣灵和耶稣所在之处,我们的导师所在之处。
???? 而回到那宁静的核心表示愿意放下“我才是对的”的信念。这就是另一句奇迹学员更熟悉的话了:“你宁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宁愿幸福?”
???? 我坚信自己对这位坏老板的判断无误,并不会使我感到快乐;乐的是小我,它很高兴又找到一个坏蛋,让我变成无辜的受害者,同时还获得许多盟友。但这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快乐不可能与痛苦并存;控诉和评判所在之处岂有快乐可言?当我贬低自己,自以为脆弱不堪,无辜受制于外力与他人时,怎么快乐得起来?
???? 所以,当你感到受老板欺负,或处于任何令你痛苦不安的情境时,应该马上转向你的老师,对祂说:请帮助我用你的眼光来看待这事。就像耶稣有一次告诉海伦,应该这样祈祷:请帮我以平安而不带评判的眼光看待这位弟兄。
???? 这并不是为不理性或欺负人的行为找借口,也不是替小我开脱,而纯粹表示:别人选择小我的决定并不能影响我心灵的平安。若我认为受到干扰,便是自欺,是我自己的问题,不在于你做或说了什么,而是因为我误选了小我为师。它说:我的感觉是对的,我真的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 而事实上,唯一能够欺负我的就是我自己,就是当我的抉择者选错老师的时候,我才会感觉备受欺负。而既然我是那个始作俑者,能改变的也只有我,改变的方法,就是明白自己错了。谢天谢地,幸好是我错了!幸好还有另一种看待此事的眼光。当我和新的平安之师同在,而愈来愈平安时,就会知道在当时的情境下,该采取什么行动才适当。
所以,第一步是回到内心,让内心的爱透过我们向外流露,指引我们的行为。行为本身无所谓对或错,但老师确有对错之别。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