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自残:生命的呼唤呐喊——关注心灵
编辑:ddayh.cn
自伤究竟在表达什么——引自美利华
研究者们对自伤的研究从行为上进行了分类,包括:
1)?切割(cutting)
2)?咬(biting)
3)?擦伤(abrading)
4)?切断(severing)
5)?插入异物(inserting)
6)?灼烧(burning)
7)?吞/饮异物(ingesting/inhaling)
8)?击打或撞击(hitting)
作为一种掺杂着暴力与死亡味道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自残自伤者本身就会涌起强烈的感受。作为家人,目睹伤情或伤痕首先可能爆发的就是震惊、愤怒或者恐惧情绪,因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手段来“示威”、“作”、“演戏”等等,这种反应带来的后果包括质问或镇压。
我曾经听到一位母亲告诉我说,看到女儿的伤口,她气得心口疼,觉得孩子“实在太不懂事,做事太过分了。”而恰恰在随后与女儿的访谈中会发现,孩子正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为了控诉与释放那份压力才会采取这样的手段。
1.自残自伤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呐喊”。
自伤者通常由于成长环境及压力所致,并不善于通过语言来表达或排解自己的情绪,甚至与他们的内心体验相比,语言表述既冗长复杂还容易招致更多的误解与伤害。因此对于这个人群来说,身体层面的“痛”本身能够把内心感受到的“痛苦、孤独、愤怒”迅速而鲜明的传递出去,一旦体味这种“简单明快”,他们往往无法自拔,因而会在下一次负性情绪袭来时冲动性的选择重复使用这种方式令自己平静或得到释放。
2.自残自伤是向外界施予的“血淋淋的惩罚”。
自伤者由于成长过程中不够好的依恋关系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本身对人际关系就缺乏依赖与满足感,因此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极其敏感并容易感觉受到伤害。日常生活中遇到同伴、亲友、家长所表现出与自己的不同频或不理解,产生哪怕是一些小的误解也有可能引发其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用自伤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是转化是自我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对给自己造成伤害者的强烈的示威与抗议。因此部分时候我们在临床见到的由于家庭冲突,孩子愤而自残的事例不但不能引起父母的重视,反而如前所述的母女一样可能更加深亲子之间的误解与怨怼。
3.自残自伤是活着的“真实体验”。
许多自伤者的陈述中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对生活的无助与空虚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看不到希望,找不到目标等等……这样的感受除了在不理想环境当中成长的青少年当中存在,也同样可能存在于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他们是可能是校园里最乖、最好的学生,甚至他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成长中也并没有什么创伤体验,但多年枯燥而高压的学习生活却榨干了他们的内心,像漂泊在大海上的孤岛一般,由于找寻不到自己的目标,因此重则看破人世尝试轻生,轻则通过自伤这种痛感体验来让自己麻木的心灵、空洞的躯体感受到“真的活着”。
诸如此类,每个自残自伤的人也许都有着各自的成长经历,有着各种明确的或模糊的伤害自己的理由,但终其一点,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快乐而自残自伤!那些伤都是在悲伤、抑郁、恐惧、愤怒、折磨、内疚、无助、羞耻、绝望等等排山倒海的负性情绪中一次次无奈的逃生。
正式名称:区别于自杀的 “非自杀性自我伤害”
自伤自残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割手腕,这很难不让我们联想到“割腕自杀”。眼看着少男少女们用刀片不断地、多次切割动脉部位留下的伤痕,可受伤程度都没有危及生命,把这样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一种逐步深入的、试探性的自杀行为?还是带有表演兴致的“作”和“闹”?不仅让家人们困惑,有时让临床工作者也感觉棘手。
因此在自杀研究领域中,究竟割手腕算是自杀还是自伤也是非常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有关自杀意图(attempted suicide)、割腕征候群(Wrist-cutting syndrome)、自杀样行为(Parasuicide)、微小自伤征候群(Delicate self-cutting syndrome)等名词也在不同时期成为焦点。
研究者们对这两种行为加以比较发现:
身体损伤的程度/致死性:自残行为中自残部位主要集中在手腕、大腿内侧等靠近动脉部位,其他的自残形式多样而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通过自伤的方式单一条件还不能有效区别自伤与自杀。而青少年中常见的自伤行为大都集中在身体的浅表层,通常伤口的致死性都较低,在程度是有显著的差别。
反复性/慢性化:治疗前后,类似的自伤行为都有至少5次以上,且开始实施的时间集中在少年-而在有明显自杀意图的人群当中这一现象并不多见。
行为的意图:自伤者由于愤怒、紧张、抑郁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苦恼实施自伤的行为最常见,这些情绪虽然在自杀者中也同样存在,但临床工作者们发现青少年自伤者一开始只有极少数人抱有自杀的念头。这听上去像是不幸当中的“好消息”,值得警惕的是之后通过纵向研究发现,随着行为数量的增加及情绪问题的加深,在某个特定情况下以致死为目的的自杀行为也有可能突然出现。因此,初期反复的自伤长期来看招致自杀的概率绝不可掉以轻心,对自伤行为的临床及时的干预与关注是阻止情况恶化的必要手段。
自伤行为的成因
临床发现通常起病集中于10岁之后的青少年人群当中,自伤行为往往并非如天外来客一般降临,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与成长经历当中诸多的创伤性经历或体验相关,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在幼年阶段和青少年阶段两个时期来剖析对自伤行为产生的影响。
从那些自伤行为者的幼年时期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不少损害适应功能的问题,例如:
1) 由于从小与家人的分离生活、经历父母离婚、丧亲等分离或丧失体验,使得安全感不足,长期对丧失体验带有过分的敏感度;
2) 部分自残者患有某种重大的或慢性疾病,在儿童时代就常常需要接受多种外科手术,影响其身体的完整性或外观,对身体以及健康抱有某种歪曲或自卑心理。
3) 在许多的研究中还可看到部分自残者自幼受到过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
4) 如果他们的家庭成员曾有人出现冲动控制方面的问题、酗酒或暴力行为等情况,他们自身的冲动性以及自我破坏性的行为也都较其他同龄人更为突显,并为此变成暴戾的或同样容易沉溺于物质滥用,以此来实施自虐或自暴自弃者。
当然并不是说以上这些不良环境/体验就一定直通向自残行为本身,最终导致自残行为的也还需要关注成长过程中青年甚至成年早期的某些体验,包括下列几项都有可能成为自残行为的扳机点:
①少年-青年期遭遇的丧亲体验;
②校园中的欺凌/霸凌问题,
③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体验等
至于为何要实施自残自伤,除了上述列举的背景性原因之外,还存在这样一种解释:通过自残这一个行动,自残者可以把从小到大那些痛苦的生活经历都予以展现——一方面自己是那个无人理会的、孤独的、身体残缺的被虐者;另一方面自己也扮演着那个愤怒的、冲动的、失控的施虐者。自己感受伤害的痛苦,自己目睹伤害发生,自己重演伤害的惨状,自己体验愤怒的滋味……
如何面对自伤自残
假如是你正在经历着自伤自残,首先,我希望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人扛了那么久,辛苦了!过去的经历虽然不能改变,但你所感受的痛苦完全可能改变。我们会尝试着与你在一起,倾听你的心事,陪伴你面对生活,当你感觉痛苦时咱们一起去寻找一些别的办法来替代自伤,比如试试改为用冰块来刺激自己;把皮筋套在手腕上,当内心痛苦时可以弹拨它来感受皮肤的疼痛;假如你愿意听听音乐或写写情绪日记那当然就更好了,那一定会是你送给自己情绪的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