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你可能是位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你可能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达到目的之后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社会的早期教育往往鼓励谨慎,压抑好奇;提倡稳妥,反对冒险;"不要去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冒险"、"千万不要涉足于未知"……这种早期教育可能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致使你在许多方面不能得到现实的幸福,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毕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他在《论坛》杂志(1930年10月)上一篇题为《我的信仰》的文章中写道:
"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
其实,他还可以说,神秘的未知也是人的发展和激情的源泉。
然而,许多人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生活的目的不过是保持熟悉的一切,因而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只有那些莽撞之辈才会冒险去探索生活的未知方面,而且当他们探索之后,结果往往是大吃一惊,深感失望,甚至张皇失措。当你还是童子军队员时,别人要你"时刻准备着"。但你怎能为未知做好准备?显而易见,根本不能!因此,还是避免未知好,这样你永远不会落得可悲可笑的结局。还是稳妥点吧,别去冒险,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这些规矩是单调而死板的。
也许你已经厌烦这些已知的肯定事物,不再愿意在每天到来之前便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如果在提出问题之前,你便已经知道其答案,那么你就不会发展。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刻,也许正是你本能地投身于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兴奋地期望神秘的未来的时候。
我们一生中都在接受明确的文化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始于家庭,在学校得到加强。学校教育儿童不要尝试新的东西,并鼓励他们回避未知。"上街别走丢了!""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你所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如果你至今仍持有这些观点,那么现在就应当奋力挣脱其束缚。你或许认为自己不能进行没有把握的新活动,你应该摈弃这种观点。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进行这种活动。然而,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希望避开新事物的习惯性心理。
积极尝试新事物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世间的各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人,他们并不是仅精通一件事的人,也不是回避未知的人。例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耶稣基督、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伟人,他们都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普通的人,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你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子,进行那些你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你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你进棺材为止。事实上,伟人也是普通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摈弃这种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也许你一直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当你身处逆境时,你可以依靠自己战胜困难;当你遇到陌生事物、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不会经不起考验,更不会一蹶不振。相反,如果消除一些单调的常规因素,你倒会少出现些精神崩溃。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你就可能在精神上垮掉。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增添未知因素作为调味剂,你就不会选择精神崩溃。
此外,你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如果这事异常独特,我还是躲远些"。这种心理状态使你不能积极尝试新的经历。例如,当你看见聋哑人用手势交谈时,只是十分好奇地观看,从不试图与他们交谈,当你遇到说外语的异国人时,不是努力猜出其谈话的意思并以某种方式同他们交流信息,你很可能会悄悄溜走,避免用你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进行信息交流,从而避免许多可能不利的未知因素。有许多活动、许多人,仅仅因为它们包含有未知因素,就被社会视为禁忌。例如,同性恋者、易装癖者、残疾者、智力迟钝者、裸体主义者等等都属于朦胧晦涩之类。你不知道应如何对待这些事情,因而干脆一避了事。
你还可能认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纯属谬论!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你如果认为事事都要有理由,你就不能去尝试新的经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会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你或者还曾上山藏猫猫或到树林里"探险"。为什么呢?因为你喜欢这样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你却不得不为做每件事找一个充分的理由。这样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你成长发展,使你不能开放自己,如果你不必再向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就任何事情提出理由,那将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解脱啊!
爱默生↑①在其1834年4月11日的日志中写道:"四条蛇在洞穴里爬上爬下,我看不出它们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既不是为了觅食,也不是为了交配。……只是爬来爬去。"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向你展现新的活动前景,并将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消极生活方式——惧怕未知。
僵化与自发性
严格审视一下你的自发性。你是积极地尝试新事物,还是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所谓自发性,就是能随时根据兴致尝试你喜欢做的事情。你甚至会发现,也许这并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你还是喜欢尝试一下。当然,别人可能会指责你不负责任或轻率鲁莽,但当你享受探索未知的极大乐趣时,别人的观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许多地位很高的人往往难于发挥其能动性,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死板僵化的,他们对于自己盲从的荒谬清规戒律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支持其各自政党领导人的声明,并赞成各自政党的纲领。而那些积极自发、开诚布公的内阁官员往往会成为在野官员。各政党都不鼓励独立思考,并就如何思考、如何讲话。
①爱默生(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诗人,先验主义作家的代表。正式规定了指导方针。然而,唯唯诺诺的人并不具有自发性,他们非常害怕未知,总是屈从他人的意愿,唯命是从,亦步亦趋。他们从不提出异议,一味尽力满足别人对他们的要求。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呢?你还是你自己吗?你还能自主地选择那些并不一定通向已知结果的道路吗?
思想僵化的人永远不会有所发展。他们往往按早已习惯的固定方式去干事情。我有一个同事,在教师进修班里任教。他经常向那些已经执教三十余年但仍需进修的老家伙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真的教了三十年书呢,还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三十次?"那么你呢——亲爱的读者,你是真的生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重复了一万余次?当你在生活中致力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时,应该向自己提出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偏见与僵化
思想僵化会引起各种偏见,即"事先的判断"。产生偏见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嫌恶甚至厌恶某些人、观点或活动,倒不如说是由于固守已知因素——你所熟悉的人、观点和事物——要保险得多、容易得多。偏见似乎对你很有帮助:可以借此回避未知的、因而可能产生烦恼的人、事物和观点。事实上,你的各种偏见对你是有害的:它们使你不能探索未知。要发挥能动性,就要消除你的事先判断——偏见,并允许自己去接触新的人和观点。当然,事先判断本身是避免进入朦胧迷惑境域、防止发展的一种安全措施。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便不会出错,可这其实是你由于某种陌生感而不相信你自己。
"总要计划"——陷阱
世界上并不存在"有计划的自发性",这一措辞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带着安排和计划度过其一生,他们不能将其生活从原有计划上改动一星半点。计划本身不一定会产生不健康心理后果,但热衷于计划则是真正的误区性行为。你或许会有一个人生计划,把你在25岁、30岁、40岁、50岁甚至70岁时将要干什么都计划得一清二楚,到时候就看看这个计划,以确定你应该发展到什么阶段了。这样,你就不会每天都做出一个新的决定,也不会确信你能够改变人生计划。千万不要把计划看得比你自己更为重要。
亨利是我接待过的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他养成了一种"总要计划"的误区性心理,因而在生活中错过了许多良好的机会。他在22岁时得到去另一个州工作的机会。可是,他被这一调动吓得不知所措。他在乔治亚州能干得好吗?他将住在哪儿?他的父母和朋友又怎么办?对未知的恐惧使亨利陷入惰性,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求现状,从而失去了实现个人发展、经历新工作和新环境的机会。正是由于这一件事,亨利才来找我询诊。他感到僵化刻板地坚持原定计划是自己无法发展的原因,但同时,他又害怕挣脱计划的束缚去尝试新的经历。通过询诊,我发现亨利对计划的确有一种癖好。他每顿早餐总是吃一样的东西,提前好几天就计划好某天该穿的衣服,把家里的梳妆台按照化妆品的颜色和大小排放得整整齐齐。他甚至把自己的计划性强加给全家。他不让孩子们乱放东西,要妻子遵守他订下的一套死板的规定。简言之,尽管亨利干什么事都有条有理,但他仍是一个不幸福的人。他缺乏创造性,缺乏革新精神,缺乏个人激情。事实上,他本身就是一个计划,他的生活目的只不过是根据计划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在询诊之后,亨利开始努力自发地生活。他认识到,他的计划是操纵别人的手段,是避而不去探索未知的安全途径。他放松了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允许妻子和孩子不按他原先的期望行事。几个月以后,亨利甚至向一家公司申请了一个需要经常调动的工作。原先他所担忧的事情,现在变成他所喜欢的。尽管亨利还不是一个完全自发型的人,但他已有效地向他的误区心理——"计划生存"——提出挑战。他每天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心理并学着去享受生活,再也不按照刻板的计划生活了。
来自成功的安全感
然而,只要你认为自己必须事事获得成功,上面所讲的"出走"以"寻求自由"就是难以实现的。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时别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身陪伴着你。
你或许会惊奇地得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有时你根据自己的标准也未能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这件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在某一具体事情中的失败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你可以设想用失败来描述动物的行为。比如一条狗在那儿叫了15分钟,有人便评论说,"它叫得实在不太好,我最多给它打3分。"这是多么荒谬!动物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评论自然行为的标准。蜘蛛吐丝织网,但并不存在成功或不成功的蜘蛛网。猫逮老鼠,如果一次不到,它会再去逮。既不会躺在地上发牢骚,抱怨自己没能捉住那只老鼠,也不会因此而精神崩溃。这只不过是自然行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逻辑推理运用到你自己的行为之中并不再惧怕失败呢?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做什么事,尽力做好。"可是,如果一般骑骑自行车郊游,或到公园去随便散散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的活动。
我曾接待过一位18岁的高中生,名叫卢安。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全优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可是,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我们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而忽略了全面发展。在询诊中,我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可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却缺乏内心的安宁,而且实际上非常不幸福。在询诊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来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女儿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非常担心。我告诉她,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他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在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带她到饭馆里好好庆贺一番。
内心安全感与外界安全感
很早以前,你曾在学校里学过写作文。老师告诉你,要先写一个好的开头,然后写出有条理的正文,最后再写上结尾。遗憾的是,你可能将同样的顺序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将整个生活过程视为一篇作文:"开头"是为成人期作准备的童年,"正文"便是安排、计划得有条有理的成年阶段,而"结尾"则是退休阶段和幸福的晚年。所有这些有条理的思维使得你无法生活于现时之中。根据这一计划,生活意味着稳妥的一生。然而,最终计划——安全感,是为死尸准备的。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这种所谓的安全感是荒谬的。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社会不改变,你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全。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安全感不是荒谬的观点,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肯定的已知因素排除生活中的兴奋感,因而也排除发展的可能。
上面讲到的安全感是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这就是内心安全感。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是唯一的持久安全感,唯一的真正安全感。财物终归会毁坏,经济衰退会使你耗尽钱财,房产也会被别人占有,但是唯有你自己,可以信赖,可以依靠。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你生活中令人愉快、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现在,请做这个练习。假定此时此刻,当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时,突然有人扑向你,把你全身衣服剥光,扔到直升机上。假设直升机把你运到中国的内地,留在一片荒地上。你既没有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你将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困而死?你会结交新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这样,我们就可将安全感的定义改为:知道自己可以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不要跌入那种外界安全感的陷阱之中,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生活、不能发展、不能有所作为。看看那些无需外界安全感的人,他们并不事事都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思维陷阱。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一位作家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有那么一天,我将出走,
去寻求自由。
让那些没有头脑的人,
"保险"个够。
我将不透露我的去处,
我将探索荒凉的道路。
我将告别旧我,
然后无忧无虑地游荡
——就像卸下重担的阿特拉斯巨神。
尽善尽美
你为什么非得什么事情都要做好?谁又在给你记分呢?关于尽善尽美,温斯敦·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表明总想取得成功的心理会使你陷入何种惰性之中:
"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也许你在生活中,可以确定一些自己真的想尽力做好的事情。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尽力做好或仅仅是好好地做这种心理本身便是阻碍你做事的障碍。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小孩产生精神瘫痪和怨恨情绪。相反,你可以和孩子们谈谈他们似乎最喜欢的那些事情,并可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努力(而不是"尽力")做好。至于其他活动,"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为重要。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做。不要教孩子们去竞争,去努力甚至去尽力做好。相反,在孩子们重视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和兴趣。
儿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将其自我价值与其成败等同起来。因此,他会避开自己做不好的那些活动。更为危险的是,他可能会养成自卑,寻求赞许、内疚等心理——由自我摒弃心理产生的所有个性误区。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想想看。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我们已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惧怕未知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既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
一些"惧怕未知"的典型行为
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事物、僵化、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这一自我限制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将列举这方面常见的例子。你可以对照评价自己的行为。
——一辈子总是吃一种风味的饭。不愿品尝风味新奇的饭菜,总是吃自己熟悉的饭菜;经常说"我就喜欢吃土豆烧肉",或者"我总是要一份烧鸡"。虽然每人都有某种嗜好偏爱,但回避没有尝过的饭菜则是一种僵化行为。有些人从来没有吃过塔果,或者从未去希腊饭馆或印度饭馆吃过饭,其原因只不过是他们将自己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然而,他们如果愿意冲出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便可以尝到各种奇异的美味食品。
——总是穿同样的几种衣服,从不试试新的式样,也不穿些其他不同的衣服。称自己为"穿着保守的人",从不改变自己的服装式样。
——每天都看政治倾向相同的几份报刊和杂志,从不接受任何不同观点。在最近的一项心理研究试验中,研究人员请一个其政治立场众所周知的人阅读一篇报纸社论。社论开头的观点与他的观点完全一样。读到一半时,社论的观点突然改变,通过暗藏的摄影机,研究人员发现这位读者的眼睛突然转向该版报纸的另一部分。这个思想僵化的读者甚至不愿意考虑一个不同的观点。
——总是看同一类电影(尽管片名不同),拒绝去了解可能带有不同哲学或政治观点的事物,因为未知往往使人困惑,因而必须将其拒之门外。
——仅仅因为你的父母或你父母的父母选择了其住所,就一辈子住在同一条街、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州,害怕搬迁到新地方去,因为那里的人、气候、政治、语言、风俗习惯等等会有所不同。
——拒绝听取不同意见,不是认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嗯,真没想到这一点,"而是一听到不同意见马上认为人家要么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无知。这便是拒绝交流信息,避免与不同或未知的东西打交道。
——害怕尝试一项新的活动,因为你干不好。"我不会干这个,我就在旁边看看吧。"
——强迫自己在学校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分数是至高无上的,工作评语比做好工作的乐趣更为重要;只求工作、学习的成功,而不去尝试新的未知事物;研究问题时,总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我会得5分",而不愿冒着得3分的风险去探索一个新的学科,只想进行某种你知道将会成功的工作,而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参加一种新的竞争。
——避免接触任何你认为异常的人,用贬义词语描述这些人,以使你免受因接触陌生事物而带来的恐惧。你不去试图了解这些人,而是将某些带有污辱性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不去和他们交谈,而仅仅在一旁谈论他们。
——即使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是死守着这一工作,不是由于你必须干它,而是由于害怕换一个新工作所带来的各种未知情况。
——勉强维持不美满的婚姻,因为你害怕那种陌生的独身生活;你已经不记得结婚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而也不知道离婚之后自己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尽管你所熟悉的婚姻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这总比独身生活保险得多。
——每年都在同一季节、同一地点甚至同一旅馆度假,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你不必冒险到新的地方去度假,尽管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经历。
——不管你干什么,总是用成败权衡,而不是用乐趣来权衡,即仅仅去做那些你能干得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败或做不好的事情。
——以货币为标准衡量事物的价值。如果某件东西价格高,那么它的价值也就高,因而也表明你个人成就更大。要记住,即或你可以用美元衡量已知事物的价值,但未知事物的价值则是不能用货币标准来评估的。
——想方设法获得重要称号和头衔、高级汽车、名牌商品或其他象征社会地位的东西,尽管你也许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或它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机会时,你不能改变原有计划。如果你离开预先订好的计划,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持有刻板的时间观念,让钟表主宰自己的生活,严格按照时间表生活,而不去尝试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事物;无论何时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觉都戴着手表,并且受着手表的控制;按时睡觉、吃饭、做爱,而不论你是否疲劳、是否饥饿或是否有愿望。
——不赞赏你从未尝试过的某些活动,包括冥想术、瑜伽术、占星术、十五子游戏、波西球、麻将、健肌术等"古怪"活动。
——死板地对待性生活,总是以同样的姿势做同样的动作,从不试试新的奇异的姿势和动作,因为不合常规的活动可能是你难于接受的。
——总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间,从来不去接触代表新的未知世界的其他人;总是与同一群人来,一辈子都置身于这个小圈子之中。
——当你和爱人或朋友一同参加晚会时,从头至尾都和他(她)待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保险。
——见到陌生人便畏缩不前,因为你害怕同他们谈到陌生的话题,总以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强、更聪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谈吐,并且以此作为回避新经历的理由。
——无论干什么事,只要失败了,就拼命诅咒自己。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类似的例子。你或许可以自己列一个单子,看看由于这种惧怕未知世界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费时间列举这方面的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你应该对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对付神秘与未知事物的一些方法
——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例如,在饭馆里点一道从未吃过的菜。因为这道菜与其他的菜有所不同,而且你或许会喜欢这道菜的。
——邀请一群观点极不相同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谈,因为你对朋友已经太了解了。
——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并不非得说出可信的理由使别人满意。你可以去做你决定做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这样做。
——试着去冒冒风险,使你解脱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例如,你可以在没有预订旅馆、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到外地度假。这样,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不,你可以报考另一个工作,或者找一个你由于害怕其后果而一直避免与之接触的人,同他谈谈话。上班时走另外一条路,或在午夜吃顿夜餐。为什么?因为这与以往不同,而且你愿意这样做。
——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倘若你可以要什么有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假设你有一大笔钱,足够在两个月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将会发现,你设想的所有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未知并勇于奋斗,便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试图做一件可能使你的生活发生剧变但将对你有极大好处的冒险事情。我的一位同事多年来总是告诉他的学生和询诊对象说,人人都需要在生活中尝试未知事物。但在许多方面,他的这一劝告是空洞无力的,因为他自己首先就没有去尝试未知事物。他一直在某个大学里任教,进行同一种询诊工作,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条件。他总是说人人都可以较好地生存于新的、不同环境之中,但自己却一直眷恋着熟悉的舒适环境。到1974年,他终于决定在欧洲生活6个月,因为这是他多年的向往。他参加了海外大学教育方案的工作,教了两期教育心理学短训班,并通过切身经历体会到他有能力处理各种未知的事物。他在西德工作了3个月后,加强了自己的内心安全感,并发现尽管他在纽约有熟悉的舒适环境,但在欧洲,他同样可以举办大量讨论会、讲演并进行询诊。其后,他又在土耳其一个偏僻小村里住了两周,在那里,他做的事情比在纽约还多。这些经历终于使他懂得,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到任何地方去切实地生活——这并不是因为那儿的外界环境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可凭借自己的内心力量和能力,像处理熟悉事物那样顺利地处理不熟悉的未知事物。
——每当你发现自己避免接触未知事物时,问问你自己:"如果我接触了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这样,你很可能会看到,对未知的恐惧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试着做一些愚蠢可笑的事情,如在公园里赤脚走路,或者光着身子游泳。试着做那些因为你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而避免做的事情。重新看待那些你以前视为愚蠢可笑、避而不做的事情,开阔眼界,尝试新事物。
——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试着去做你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在我的起居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要从艺术角度来评价,这幅画可真是糟透了。不管谁看见这幅画,都说这幅画是如何如何地糟糕,或者极力回避这样说。然而,在油画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送给您,戴埃博士,我并没有把最好的作品给您。"原来,这幅画来自我以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她曾一直不敢作画,因为她很早以前就觉得自己的画太难看了。尽管如此,她还是用了整整一个周末来画这幅画,目的只不过是消遣一下。就这样,这幅画成为我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记住:生长发展的反面是僵化死亡。这样,你可以下决心每天都以不同的新方式去生活,去发挥你的主动性,进而享受生活。否则,你就会做出另一种选择:惧怕未知,永远单调地生活;失去活力,在精神上死亡。
——接触那些你认为使得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曾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困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
——放弃"尽力做好每件事"这一信条,让你和你的孩子选择那些重要的事物,努力做好;至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只要去做就行了,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尽力做好"这一概念是极为荒谬的。不论是你,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任何事物都有可供改进之处;就其属性来说,人是做不到尽善尽美的。
——不要让你的观点阻碍自己的发展。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看法并坚持这一看法,无异于无视现实。重要的是现在,过去的真理未必是现在的真理。在评估你的行为时,不要根据你的观点,而应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如果你重视现在的经历,而不是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现实,你就会发现未知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世界。
——记住: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回避未知时,马上警觉起来,同自己进行一场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故意在一些事情上失败。如果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呢,还是没有变化?你是不是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
——同你过去一直避而不接触的人谈谈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以前所持的偏见使你不再发展,并使别人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在接触某人之前便对他做出评价,那么你便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因为你已对他有了成见。你所接触的人越多,你就越会感到,自己由于偏见而失去了多少接触人、了解人的机会,那些恐惧感和偏见是多么荒谬可笑。认识到这点之后,未知将成为你不断探索的领域,而不是你所惧怕、回避的某种怪物。
固守这些行为的心理支撑体系
不到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游,这对于你确实有些"好处",例如:
——由于你一直墨守成规,过着单调生活,那么你就永远不必独立思考。既然你已经有一个计划,那么遇事只要看看计划就行了,而不必去动脑筋思考。
——回避未知也有"好处"。你是如此惧怕未知,那么你只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担惊受怕,尽管这对于你的发展与成就会造成很大损失。走前人所开辟的道路总是保险的。然而,你可以想想哥伦布。当时,别人都告诉他,他的航海探险将彻底失败,然而他最后成功了。墨守成规总比冒险探索来得容易。毕竟,未知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总会构成某种威胁。
——你可以说,你在推迟自己的快乐,并认为这样做是"成熟的行为",从而固守熟悉事物并以此自慰。这样,似乎推迟快乐是"成熟"的"大人行为",但实际上你固守自我、回避未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你疑虑未知,惧怕未知。
——你可以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你一直是个好孩子。只要你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然而在这里,"做成了某件事"仅仅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
几句结束语
上述建议是消除惧怕未知心理的一些积极方法。要消除这种心理,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回避行为,然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严肃地提出质疑,最后积极地向新的方向发展。假设以前伟大的发明家、探险家、先驱者都惧怕未知,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整个人类可能依旧居住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流域。历史表明,未知之中孕育着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
假设你现在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一边是安全稳妥的道路,另一边则是通向无人涉足的未知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弗罗斯特在他题为《没有选择的那条路》的诗中回答这一问题:
林间的小路岔为两条小径,
我选择了几乎无人涉足的那一条。
这个选择是个多么重要的决定!
要走哪一条道路,选择完全得由你做出。惧怕未知的误区在等着你以令人振奋的崭新活动来取代,从而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不必非得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只要你在走,在向前走……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