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相貌平平的男孩爱上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但这个女孩身边总是围绕着众多追求者,在这些追求者种,男孩是最平凡普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他明知自己的“对手”很多,很强,可他却很难离开那个女孩,哪怕这个女孩只对他说一句话,求他帮个忙,哪怕他知道自己只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角色,他也可以很开心很满足,哪怕他很清楚,他只是“备胎”。
在一段扭曲、有毒的关系里,往往有两种角色:施虐者和受虐者。
离开施虐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美国反家暴联盟的数据表明,85%的受虐者无法彻底离开一段虐待的关系,一个受虐者平均要经过7次努力尝试离开,才能真正离开一个施虐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们是受虐狂么?这种在局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状况背后,有着怎么的心理动机?
受虐者离不开施虐者,或者一次又一次回到施虐者身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施虐者抱有病态的期待:也许有一天,他会幡然醒悟,不再打我,我们就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发现,那些饱受虐待的人,却很难离开施虐者。甚至已经离开的人,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施虐者身边。就像网上的一个段子:“为什么你不离开ta?虽然ta总是让我受伤,但是ta也经常喂我吃药。”
我也曾看过一个案例,来访者M受到丈夫严苛的经济控制,尽管家中的大部分钱都是她挣来的,她却无权支配那些钱。此外,那个男人还会打她,有一次甚至拿刀威胁她。后来因为丈夫出轨,她决意离开。但是她说:“只要不跟他直接冲突,我又会偶尔想起以前的美好时光,他曾是我安定、安乐的来源。”她想起他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尽管她不能接受那个有着可爱的孩子般笑容的男人如今变成了魔鬼,但那种笑容却让她不忍放弃。哪怕在一段很糟糕的婚姻关系中,往往也曾经有过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断。正是这些温情的、幸福的、美好的生活片段,让受虐者心怀期待。
这种期待一天不死,受虐者就一天无法真正离开施虐者。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名字,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人们经常做一些在日后回首时,觉得“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你的好朋友跟你涕泪横流地讲述被伴侣虐待的故事,而过了两天,你惊讶地发现他们又重归于好了。“Ta径直地走回那段被Ta描述为炼狱一样的生活,头也不回。”
看起来这一切或许难以理解,容易让我们对受虐者与施虐者贴上“犯贱”与“不珍惜”这样的标签。但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我们不断地“讨好”那个“虐待”我们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可以注意到我们,可以珍惜,在乎我们,无论是父母,朋友,恋人,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付出了太多,总是希望能让对方有所“醒悟”,就像有句比较扎心的话:“上了赌桌的人,不会有人愿意空着手回去”。但结果却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多数结果,都是留下一身的伤疤最后不得不在伤痛中离去。
但,作为受虐者的我们,往往也曾是施虐者,为了我们喜欢的,在乎的人,而抛弃了在乎我们,喜欢我们的人。当我们自己痛斥着被“伤害”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是否也同样“伤害”过别人?我们仰视着那些“高层次”的人,同时也鄙视着我们认为“低层次”的人,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说: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人是一种善于自身对于他人“投射”的生物,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深浅”之时,我们会很容易将对方想像成了一个很“了不起”似的人物,从而在对方对自己满不在乎的时候,更让自己觉得对方是多么的“神奇”,这种“神奇”会偏离自己对他人正确的判断,从而让自己变成“受虐者”,因为我们总是在想,让对方看到我们,关注到我们,但对方所有的“神奇”与“了不起”,不过只是我们希望的,我们自身认为的对方而已。当你在意一个人的时候,ta的身上闪耀着“光芒”,而当你不爱ta的时候你会发现,光芒,其实只是闪烁在自己眼里的。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