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类似的困惑,那就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会爆发;而当你平静下来,又总会因为自己的情绪爆发而后悔。
这种“情绪失控”的场景在工作中经常发生,《欢乐颂》第一部里的安迪在一次会议中,因为刘思明工作总犯同样的错误,导致团队所有人都要跟着重做一遍而大发雷霆,刘思明迫于家庭生计压力连夜修改,最后猝死。然而在原版小说中,刘思明是自杀身亡。
可见,情绪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的多。
真正意义上的情绪,通常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引爆的特别快,几乎不假思索;
二是迅速行动,理智在那一刻似乎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任由情绪压倒理智。
一个咨询者曾经向我吐槽她的离职经历:她说自己很明白,频繁跳槽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可她只要面对领导的责骂批评,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委屈。很多时候你对这样的场景并不感到陌生:理智告诉你应该要这样,但是你的表情或肢体语言往往出卖了你,比如眼里不经意闪现出的泪花,比如嘴角边不易察觉的抽搐,等等,后者都是情绪心理产生的行为。
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理性心理能带给我们清醒的意识,会思索,会做出得体的反应;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冲动有力毫无逻辑可言的认知系统,即情绪心理。
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我们的心理生活。
生活中的我们,免不了遇上这样的时刻:因为一点小事,而对身边的人大发雷霆,过后的我们的会觉得很后悔,认为自己不该那样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我曾经也面对过很多的咨询者,ta们都会为自己的大发雷霆而感到后悔,自责,其实这背后,往往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当下社会,有太多提多的人会选择在很多事情上屏蔽自己的感受,哪怕是不开心,愤怒,也会面露微笑的“接纳”。但事实上那并不是真正的“接纳”,而是选择一种“隐忍”,我们的情绪就像一个大大的桶,总是会装在很多的情绪垃圾,可是再大的桶,也会满, 并不是像普通的垃圾桶一样踩两脚下去就会腾出更多的空间。情绪,也终究会因为桶的“满载”而“爆发”。
太多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爆发,因为这是一种情绪的累积,无论是亲密关系,例如父母,朋友,恋人,还是利益链条就像同事,上司,客户,总是有好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到不开心,愤怒,失落,但是却也只能选择“隐忍”,因为我们都在做着“别人希望的自己”的样子,而隐藏了真正的自己,告诉自己这就是“成长”和“社会”。这样的“自我安慰”,作用永远也只是暂时性的,因为我们的情绪始终还在,哪怕得到了短暂的“压制”,但并不代表着消失。因为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累积自己的情绪,但结果,也只是下一次的“爆发”而已。
“爆发”过后的我们,也会为此而感到自责,后悔,后悔自己不该那样做,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从而开始“自我否定”。其实,我们可以不需要这样的“自我否定”,无论是情绪爆发时的自己,还是过后理性的自己,那都是内心的自己。没有人喜欢总是让自己“爆炸”,任何一种情绪背后都有隐藏的动机与意义,即便是“爆炸”的我们,好多时候也是因为“压制”了自己太多的情绪而“爆发”,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喜欢生气时自己的样子。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