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相处就像化学反应
哈米尔顿
犹太裔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的作品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上述议题,以及卡夫卡的作法为何值得采用。
莱维曾于一九四四年二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之间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好他是一名化学家才能在集中营里幸存。纳粹安排他到集中营的实验室工作,善用他的化学知识,让他躲过粗重的苦活和风吹雨打的坏天气。不过,另一个原因或许正是他的救命关键。
莱维是个化学家,他很常拿元素和化合物做实验,看看两种物质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变化。于是他在集中营发挥了其他人都没想到的创意,把化学实验的原理套用在其他狱友身上,实验范围甚至扩大到整个集中营。他把集中营当成一个大型实验,目的是测试每个人在特定的集中营情境会作何反应,只要根据每个人的特性,把他想成类似的化学物质就行了。不同特性的人放在一起就有各自特定的反应。
好比说,钾碰到氧气或水就会产生剧烈反应,所以必须储存在隔绝氧气和水的环境。人就像化学物质,遇到某些人(或状况)就会发生特定反应。
当卡夫卡说父亲在他身上造成的影响是必然的结果,他的观点就和莱维的实验一样:人类犹如化学元素。卡夫卡觉得他和妹妹,从「唯物」或「形体」层面来说,是爸爸赫曼?卡夫卡和妈妈茱莉?洛维(Julie L?wy)的物质结合所产生的综合体。例如他──法兰兹?卡夫卡,就是「以部分卡夫卡为基底的洛维」,而他的妹妹瓦莉(Valli)「体内只有一点点卡夫卡」。赫曼是一名白手起家的生意人,他靠着一己之力脱离贫困的生活。卡夫卡的朋友雨果?伯格曼(Hugo Bergmann)曾这么形容其父:「踏稳双脚,撑起了生活和事业。」卡夫卡则说他「强壮、健康、食欲旺盛、说话声音威严无比、能言善道、充满自信与优越感、精力百倍、镇定自若、洞悉人性」(《给父亲的信》)。反观卡夫卡体虚孱弱、理性与感性都相当敏感、谨慎、羞怯、好探究又多疑,对自我极度不确定。简而言之,父亲和卡夫卡是完全相反的类型。这两种天差地远的化学元素放在一起,也难怪会引发大爆炸。
化学元素概念最重要的价值是去除我们的罪恶感。你能怪两个化学元素互相反应吗?这只是化学物质的自然现象。如果我们把人类想成化学元素,或许更能接受他们原本的样子,把他们的反应视为一种天性。这正是卡夫卡对父亲采取的方式。如果父亲带给他的影响,是两个物质发生反应的自然现象,那就没理由责怪任何一方,也没必要感到愧疚了。
当然,化学元素并非每种情况都适用,譬如刑事司法体系追究有罪无罪和责任归属的时候,就比家人关系更需要客观判定。不过光论家庭关系,化学元素的想法倒是非常有帮助。毕竟个性打从出生就定了八成,我们也讨论过个性轮不到自己决定,大部分要看天赋、资质和癖性,以及其他外在事件的影响。如果我们可以像卡夫卡一样,面对那些令人失望、付出不足的家人,能够坦然接受这就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自然反应,说不定我们就不会再那么失望,或者一心希冀他们能再多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到达极限了。或许这么一来,你和对方的关系就能有所改善,相处的气氛变得更融洽。卡夫卡明白他不可能改变父亲,也知道试图改变他是多么荒谬的想法:他就是这样的人,事实如此。最好的作法就是接受他原本的样子。
完全接受一个人的全部确实非常困难,不过请想象一下改变自己有多不容易。如果改变自我不简单,那更遑论要改变其他人了。我们当然能在某种程度改变自己某些方面,但那得付出相当多的心力和时间,改变绝非一蹴可几。想明白了的话,你就知道企图改变他人其实没多大意义。他们说不定根本不想改变!如果真是如此,你只能尽量接受他们的本性。如我所说,全盘接受一个人绝非易事,但你不能控制他们改变,至少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接受。照这道理看来,接受他们才是明智之举。
书名:艾伦?狄波顿的人生学校:拥抱逆境的生活练习
作者: 克里斯托弗?哈米尔顿
原文作者:Christopher
Hamilton
译者:蔡孟儒
出版社: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