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对方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编辑:ddayh.cn
教育就是让对方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父母怕孩子受苦,总是忍不住拉他们一把,阿德勒心理学主张这么做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成了教养上的一大妨碍。为人父母当然要呵护孩子,但呵护与溺爱是不一样的。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视「体验结果」。假设孩子不肯收拾玩具,就算用斥责、威胁的方式逼他收拾,孩子也不会记得收拾玩具。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反而更有效果,当孩子尝到找不到玩具的痛苦时,就会明白收拾玩具的好处,学习到收拾玩具远比找玩具轻松多了。
但对大人来说,放任孩子不收拾玩具也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建议准备一个大箱子,将孩子散落四处的玩具和衣服全部塞入箱子。这么一来,不但地板保持干静,大人也轻松多了。于是,孩子体验到从东西塞成一堆的箱子里找玩具的辛苦,自然学习到收拾的重要性。
这种「体验结果」的手法不限于亲子教育,大人也适用。因为人透过失败来学习,所以适度的放任很重要。比起担心一次、两次的失败,而不愿放手让他学习,学会故意让他失败的心态更重要。不是因为做得到而放手,而是因为放手才做得到,阿德勒的教育观点也适用于成人。
体验结果的方式,远比处罚来得有效。要是到了吃饭时间,孩子还在外头流连忘返的话,不必斥责,没收他的晚餐就行了。
明明说好六点一定要回家吃饭,有些孩子却总是玩到忘了回家,母亲只好把饭菜再热一次,又得再洗一次碗盘,孩子却觉得无所谓,依旧不准时回家吃饭。这时,大多数母亲除了斥责孩子之外,别无他法。其实,只要让孩子体验结果,不必强制,孩子也会依自己的意思守规矩。
阿德勒的得意门生鲁道夫?德瑞克斯,给了有这种烦恼的母亲以下的建议:「『要是不遵守吃饭时间,就不给饭吃』和孩子约法三章,遵守约定就对了。如果孩子晚归,问母亲:『妈,晚餐呢?』母亲只要回答:『因为你没有遵守约定,所以没收你的晚餐』。」
这是让孩子体验另一种结果的方法,也有别于前面提到的自然结果,这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对大人应该也很有效。好比若没有严守交货日期,就要换人做做看等等,在职场方面也很适用。但若约定过于严苛、不近情理,只会让对方认为是一种「处罚」而非约定。此外,让对方体验结果时,切记别在一旁唠叨,这会让对方觉得也是一种「处罚」。用体验结果的方式代替处罚,这是阿德勒主张的教育方式。
「这孩子的反应比较慢......」母亲擅自解读孩子的心思。结果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没必要发表意见,真的成为反应比较慢的孩子。问自己,孩子透过这种体验能学习到什么?
父母怕孩子受苦,总是忍不住拉他们一把,但这么做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成了教养上的一大妨碍。为人父母当然要呵护孩子,但呵护与溺爱是不一样的,溺爱只会妨碍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机会。「你不会做啦!我帮你就行了。」这样就是剥夺孩子成长与学习的机会。「这孩子要是没有我,什么也不会......」藉由孩子依赖自己一事,抬高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导致孩子成了「要是没有父母的协助,自己什么也不会」一味依赖父母的人。当然这种情形也适用于其他方面,像是凡事亲力亲为、不懂得放手的上司,只会调教出无法独力完成任何事的部属。
教育就是让对方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绝对不能让对方养成依赖的习惯。溺爱只会让对方变成寄生虫,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与能力。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与勇气,而不是替孩子解决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你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惑时,不妨问问自己:
「对方透过这种体验能学习到什么?」
这么一来,一定能找到答案。
譬如,你明明和孩子这么约法三章:「要是不收拾玩具,下次就不准玩。」孩子也同意。结果孩子不但没有遵守约定,还为了不能玩而哭闹,吵到别人。此时你十分犹豫到底要不要打破约定,买玩具安抚孩子,究竟该怎么办呢?
这时,不妨问问自己:「对方透过这种体验能学习到什么?」照这例子来看,如果打破约定,买玩具安抚孩子,恐怕孩子学到的是「虽然没有遵守约定,反正哭闹一下就能得到原谅」,父母的处理方式显然给了孩子错误的想法。因此不应该买玩具安抚孩子,但也不必责骂,而是微笑地对孩子说:「你不能玩,妈妈也觉得很可惜,所以我们下次一起收拾吧!」
这方法是连大人也适用的通用法则。当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惑时,不妨问问自己:「对方透过这种体验能学习到什么?」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找到自己该如何处理的答案。
*本文摘自远流出版《接受不完美的勇气: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