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夜晚为什么总是静悄悄——“博士自杀”后仍未结束的话题
?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于1992年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就诊率,减少精神病污名和社会大众对患者的歧视,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出于一种职业习惯、职业兴趣和职业责任,也是一种现实的困境和实际境况,每年的十月份,总是想写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忧虑和不安。
每年如此,今年让我特别的感慨,10月10日刚过,笔者所在的城市一位17岁的花季少女跳楼身亡,据说该少年上海求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患有抑郁症多年;没过几天,浙江大学一位26岁的博士跳入钱塘江自杀,从现有确证的消息看,逝者也是为学霸级,网上流传了该生生前发的一个“朋友圈”,从内容看似乎也看不出不能融入群体、不会与他人交往或合作之类的媒体解读,反而是对他人、对世界、对父母充满了善意和慈悲,但是,从朋友圈消息看,逝者严重缺乏自我认同,对自我成长之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本上是否定的,比如“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也表达了对周围人和家人的谢意和歉意,更表达了对自己和生活深深的绝望:“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
因为是“名校+博士”的身份标签而受到全国的关注,多家主流媒体都有报道,各种新媒体、公众号的报道和解读更是铺天盖地,但是,很多的报道似乎经不起逻辑推敲和现实考究,有很多的想象、猜测成分,自杀的人一定是心理脆弱、不善交往、自我中心的吗?答案是“不一定”,二者恐怕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自杀绝对不是稀有的新闻,据统计,今年秋季开学前后的一个月内、临近期末与升学考试的一两个月,青少年自杀死亡的事件就有数起,从全国不完全统计看,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在30万左右,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大约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左右,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多一部分,这两个数字可谓是触目惊心。可见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非空穴来风。
?
1、是什么让青少年走向抑郁、自杀?
?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很多,其中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同一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自我认同就是对自我生命和生活的充分价值肯定,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成长道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能够体会到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幸福和快乐,同时,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和痛苦,并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自我同一性则是自我的整合状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与环境、自我与他人、现在与未来能够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共同服务于自我和群体目标的实现。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形成有两个关键期:一是幼儿期,儿童在与外界环境、他人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我”的概念,这一时期,儿童要完成以下发展任务:什么是我拥有的,什么是我该做的,什么是我能做的,我跟他人有什么不同……,这个时候的自我认同比较原始而简单,主要是他人定向,也就是需要父母、幼儿园老师或其他主要照看者的指导、肯定、夸奖,他们相信权威,不会有质疑和辩驳。二是青春期,这个时期诗是个体身体快速发育期,心理内容、心理能力已经有了充分的成长和积累,这个时期对青少年有影响力的权威变的多元,同时,也希望与成人世界的平等对话,自我定向就显得极为重要,个体需要对自我、情感、职业方向、兴趣爱好及自我与环境、他人的关系形成稳定的个人认知评价、体验、方向感和胜任感。
同时,按照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青少年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性VS.自我同一性混乱,个体需要完成自我不同成分的整合,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行为方式,需要对自我、他人、环境有一定的探索、认知和体验,对未来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方向。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和健康非常重要。
一个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个体会变的暴躁、骚动、意志薄弱、冲动易怒、没有责任感或者回避退缩、没有活力、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迷茫、抑郁、焦虑、谨小慎微,这是两个极端表现。前者可能会加入一些不良团伙、组织或者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亚文化,逃学、偷盗、网瘾、打架、早恋、未婚性行为、单身妈妈等,这容易给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造成显而易见的困扰;后者则可能按照现有的评价标准(比如分数、考试成绩)是非常优秀的,勤奋好学、谦逊、有礼貌、听话懂事,有些孩子可能会进入名校,但是,如果没有后期的心理干预、辅导和自我成长,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包括职业、人际交往、家庭和健康方面。
?
2、是什么摧毁了自我认同感?
?
“是什么摧毁了自我认同感?”,这个问题虽说只有几个字,但是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要分析起来很难面面俱到,我们只是截取问题的几个侧面,谈一点拙见。
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晚上的吃完晚饭后,小区里总是静悄悄,然后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周围的几个小区专业一圈,大同小异,很难见到几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是如此,询问了以下周围的邻居和爱人,他们说你“OUT”了,现在的孩子可比你忙,他们可没时间给你制造热闹,都去参加补习班、兴趣班了。近年我们家孩子幼儿园大班,在大环境驱使和爱人的催促下,我给他报了个美术班,家中一号首长说了,不报不行,孩子中考要靠美术的,我汗!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要为中考做准备了。可怜了我的娃,你老爹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光着屁股满村子的跑,和小伙伴河里抓鱼、水中摸虾、树林里捉知了,好生快活,可没你这么麻烦,也是够难为孩子们了。
我对于艺术、体育和科学知识充满着虔诚,我觉得除了艺术本身,艺术更是充满人情味、关照人性情的,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是对人心灵的滋养,也是人生成长的力量。但是,如果在各种铺天盖地的兴趣班中,没有了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和堆砌,实在是对每个孩子个性的扼杀和犯罪,大好年华,把自己的时间、生命全部耗尽在毫无生机、活力、精气神的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中,不能去感受自然的美丽、生活的壮阔、交往的快乐,这是何等的残忍和无奈,更可悲的是很多的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家长给报补习班,要求老师更多的布置作业,讲更难的题目,我想知道孩子活泼好动、贪玩的天性都哪里去了?我始终有几分担忧和不解,没有个性的彰显和天性的合理实现,一个人怎么可能有健康、活力和创造性,没有自我的选择、体验、探索,何来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同一性。
任何时候,教育一旦逐利、浮躁占了主角,都是灾难,首先,现在的资本大量渗入教育市场,他们有逐利的天性,现在很多的教育机构可都是上市公司,股东投资可不是白投的,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他们首先想到的,至于社会责任、良心相对来说就次要了。怎么样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无非是把水搅混,天下大乱,人心大乱,比如投入巨资,拼命的做广告、发传单、赞助学术会议、请业内专家代言,等社会大众都找不着北了,然后再放出烟幕弹,让社会资源趋之若鹜,让家长掏出自己辛苦赚得的真金白银,资本成了霍乱人心的力量,着实可怕。其次,社会的浮躁,社会转型蕴含着新的机遇、更大的挑战和风险,人们内心焦躁不安、极度缺乏安全感,快速赚钱、快速成功成了很多人内心的追求,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自己先首先委屈,能够抢跑在前,赢得点优势,至于风险那也只是可能性或留待将来处理,至少不要吃眼前亏,当所有的人都怀着这样的心态的时候,也就成就了“夜晚静悄悄,见不到孩子玩耍”的胜景。三是,现在很多人内心有“自我神话”的心态,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青春期是“自我神话”的高峰期,他们会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可以高人一等、自己总是幸运的、风险与自己无关,一般来说,青春期之后,心理的成熟会逐渐打破“自我神话”,但是,在社会浮躁的大背景下,人的心态也变的不成熟,或者退化、或者固着于青春期,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出人头地、成为业界精英,在教育评价标准和个人上升渠道单一的情况下,考试成绩就是唯一必然的价值追求,这就成为当下教育投资的心理基础。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作为个人的家长、孩子和老师都没有选择的余地,都被裹挟在一股暗流中,只能被动的接纳和适应,至于自我选择、自我追求、自我实现那至少是大学以后的事情。孩子成了什么?答案是“工具”,学习的工具、考试的工具、老师和家长实现自己的荣耀工具、父母操纵的工具,至于平等的对话沟通、生命价值层面的关照、生命存在感的肯定、自我的选择都变得条件化,前提就是你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孩子并不会因为工具化对待,就失去生命的生理、精神、社会、灵性的属性,只是被压抑和忽视,由此造成的生命失落感和卑贱感,不知我们能不能从浙大自杀博士发的朋友圈信息中有所感悟,悲剧性事件之后,除了狂欢,更重要的深深的、痛苦的反思和调整。
孩子很无奈,他理解父母的不易、生活的艰难,也能感受自己的压抑、疲惫,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稚嫩的生命只能被所有的力量裹挟着冲在暗流的最前面,想想这些,让人泪流满面。
我一直梦想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无论学业成功与否都能够充满希望、活力、自信和对生活的创意,但是,现实粉碎了我的梦想,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但是,很多的人似乎无论学业成功与否,内心都会留下难以抹掉的阴影和噩梦,而且教育似乎总是让一部分人沾沾自喜、自我膨胀,让另一部分人灰头土脸、无地自容,他们包括家长和孩子。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有些孩子家庭困难,除了生活支出,没有额外的收入,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该怎么办,教育应该是社会稳定期、平衡器,但是,现在仿佛在让人心和社会阶层更加的两极分化、更加的撕裂。今年暑期回了一趟老家,到亲戚、家人那里探望了一下,和他们聊起孩子的问题,我觉得奇怪,为什么暑期了见不到孩子,家中叔叔说:“孩子们都去镇上上辅导班了”,还拿出课程表让我看,让我感慨万千、无所适从,不知该说什么好,似乎大江南北、城市乡村都在刮着一股貌似和煦春风的妖风邪气。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引起了最高层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相信全国上下齐心聚力,一定可以逐步解决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肯定需要一个过程,社会管理方面可能相对好做,但是,教育理念、人心、风气的调整难度就非常大。作为家长、老师和孩子的个人在努力适应、应对大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做点什么缓冲一下不良风气的损害。
?
3、我们该做点什么?
?
(1)教育理念的调整非常重要。
教育理念是世界观、价值感、方法论,决定着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首先要抛弃“棍棒之下出孝子”、“父为子纲”的思想,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和附属品,要把真正孩子看成是一个有活力、有潜能、有独特性、有自主选择、有尊严的生命,而且孩子绝对不是父母个人的,孩子更是社会的,是对将来社会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的社会公民,亲子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体谅,而不是父母居高临下、肆意妄为,孩子动辄得咎、无所适从,让孩子变成成人世界压力的出气口,孩子为什么早恋、加入小团伙,相当大的原因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无法从父母、家庭获得情感的支持、鼓励和认同,转而求其他。
很多过时的、不全面的思想,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思想从某个角度是对的,但是,毫无疑问有不合时宜的成分,无限放大、无限发挥,则是有害的,上名牌大学、做科学家固然好,但是,做一个基层一线的技术工人也不是一定不幸福、无前途,吃得苦中苦是为了自我成长、自我实现、服务他人、风险社会,吃得苦中苦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更不是为了可以做刚愎自用的“大老爷”,陈旧过时的思想很可怕、很可笑,但是并不表示人们就可以天然对可笑的事物有免疫力。其次,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人发挥潜能、生活幸福快乐、生命有活力、人生有方向和目标,而不是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大学,这非常重要。
(2)亲子互动策略的调整。
我们可以每天和孩子沟通一下内心的感受、困扰、痛苦、郁闷、烦恼,我一直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是战友、朋友关系,尤其是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无话不谈,父母没必要总是以权威的角色示人,这也没有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已经不是幼儿了;任何的选择或想法,能不能与孩子有沟通、有商量,能够让孩子有参与、选择的机会,而且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孩子们要起到更大的作用,能不能让孩子们有探索体验、犯错误、自我调整、自我成长的机会;适度放下“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被很多的父母用偏了,觉得孩子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必然意味着落后、退步,事实上,在自我肯定、自我满足基础上形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感,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快乐、成长发展太重要了,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经常有抑郁症的患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青少年生活时,感到筋疲力尽,无论自己做的多好,从未获得父母的夸赞,父母不妨多肯定、多关注孩子的进步和优点、优势,对于孩子的不足不是通过训斥、惩罚解决,而是通过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动的抑制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放弃对孩子完美主义、理想主义、绝对主义的要求,我们不能培养孩子的妄自尊大、刚愎自用,但是,对孩子的鼓励、肯定绝对重要。
孩子回家了,能不能先不问考试成绩,问问今天的心情、问问天气或其他,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了解情况,分析讨论一下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策略及将来的的生活学习规划,真正让孩子感受到是关心他本身,而不是他的成绩、父母的面子;精益求精是我们追求的,但是要看领域和对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留下一点余地好,总是希望孩子更上一层楼或只许进步、不许倒退,早晚把孩子拖垮了,父母设身处地的想想长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状态是何等的疲惫、压抑和痛苦。在社会宏观领域、公共领域我们要讲原则、讲规则,但是,在个人生活的微观领域,我们要少讲理、多讲情,少讲僵硬、多讲变通,和谐中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把它们用错了地方,比如在公共领域我们总是希望有法外开恩、将功补过、托人情、找关系,但是在生活领域,包括家庭、亲子相处等,很多时候又太死板,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的反思,因为很多的问题就是源于一种错误的思想和信念。
?
4、小结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当下流行的话题,但是,现实也是美好的,这就是火热的生活,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努力的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我们的日子才充满活力、津津有味,正是因为有悲喜交加,才成就了跌宕起伏的动人乐章。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面对问题,不回避退缩,但是,大可不必灰心丧气,生活仍有很多的可能、出路和希望。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