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原创: 云杰 每日微光 今天
Photo by Drew Farwell on Unsplash
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来找我咨商,谈的是她与先生的关系。
她告诉我:她跟先生白手起家,刚结婚那几年过得很辛苦。后来赚了钱,开了一间小工厂,本来生意不错,但几年前遇到金融海啸,工厂倒闭,生意失败。先生受不了打击,天天喝酒、发脾气,最后他也倒了。
她感到很无奈又无助,问我该如何帮助老公?但我却问她:“先生倒了,你怎么没倒?”。她之前告诉我,为了偿还债务,她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同时兼了好几份差事。
“我怎么能倒?孩子要上学,家也要养,总不能两个都倒,那孩子怎么办?”她着急地说。哇!好坚强的母亲,这就是“为母则强”的最佳写照。
我告诉她,在她的生命里我看见有一种“韧性”与坚强,也因如此,让她可以勇敢面对困境,不退缩,不被打倒。
“是吗?”我问她。听我这样说,妇人眼里泛着泪光,很是讶异。第一次,有人说她坚强,并看到她生命的“韧性”。
我接看追问:“这韧性是怎么来的?”她不解。“我也不知道耶,本来就应该这样,不是吗?”
不是的,生命里没有“理所当然”。我跟妇人解释:“如果没有这个韧性,你就会跟你先生一样倒下去。不是吗?但你没倒,因为你有这份韧性。它是怎么来的?”
她静静地思索着我的话,因为她从没有这么想过。
“或许,韧性跟你的成长过程有关,可以跟我说说你的故事吗?”我提醒她,并邀约她说故事。
“我小时候的故事不精彩,没什么好说的啦!”她有点害羞,不好意思。我绝对不勉强他人说故事,故事必须由当事人发自内心给出来才可贵,我让妇人自己决定要不要说。
Photo by WestBoundary Photography chris gill on Unsplash
在我的邀约下,妇人开始缓缓地说着故事。她说自己生长在重男轻女、物质缺乏的年代,家里生了很多女孩,父母养不起,于是就把她送给别人当养女。所谓养女,其实就是女佣,从小得做很多家事,她也不例外。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家的衣服都是我洗,饭菜都是我做。小学六年级的毕业前夕,养母把我叫过去,跟我说你不要再念书了,你得出去工作,这几年你吃我们的,住我们的,你得去赚钱还给我们。”
妇人听了很难过,因为她很喜欢上学,在小学她遇到一位好老师,对她很好,所以她功课很好,尤其是国文,每次作文比赛都得第一名。
然后,她思索了一个星期,跑去跟养父母说:“请你们让我上学好吗?我一样会去打工,该嫌的钱一毛不会少,该做的家事,一样也不会少。”经她苫苦哀求,养母答应了:‘好啊,如果你有本事赚钱回来,就可以去念书,但记住学费你得自己出喔。”就这样,她开始半工半读,一路上从初中补校、高中夜间部,念到大学夜间部毕业。
哇,听完妇人的故事,我睁大眼睛,红着眼眶,问她:“你是怎么办到的?为什么别人都不让你念书,你却可以念到大学毕业?”妇人再度愣住,眼里泛着泪光。
“你是怎么办到的?”这是叙事里常用的话语。这句话其实是在暗示:人是“有能力”的,这是一句很有力量的话。确实,从妇人身上,我不只看见“韧性”,我更看见了妇人身上潜藏许多宝贵的生命特质,包括坚强、勇敢、勇于沟通、不放弃、能选择自己要的。
然后,我一一把它们写在一张纸上,跟她说明这是我在她身上所看见的“宝贝”,这些宝贝特质,使她的生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同时帮助她度过人生的困境。最后,我还在纸上签名,成为她生命的“见证人”,然后再把这张纸交给妇人。
对了,在给妇人前,我先大声地“朗读”了这份文件,读完后,像“颁奖”仪式一般,礼敬地送交到她手上(这是叙事工作里的证书运用)。妇人双手接过这张“证书”,再次流下感动的泪水,一直说谢谢、谢谢。
在这个叙事对话与历程里,妇人被深深看见了,而且是“不一样”的看见。透过说故事,她重新被看见了,不只是被我看见、也被她自己看见。
这种看见,教人重新认识自己,并让内在产生了力量,这就是故事的疗愈。
Photo by Blake Richard Verdoorn on Unsplash
说故事是一种“看见”。
叙事治疗强调说故事,在故事里,我们得以重新看见自己。这种看见,不同于主流社会价值里的看见,而是一种回归真我与内在本性的看见,看见人的本性、偏好于独特。
主流文化价值给出的看见,经常带出二元对立,好坏对错的论断,你是否曾想过,有时,社会价值是一种“偏见”。
当我们没有做到社会价值标准时,会感到羞愧,觉得自己很糟糕(如:太矮、太胖、太穷、功课不好、没有工作)。
偏见叫人认为:当你跑到某个标准之外,就是不好、不正常。很多人之所以活着却感到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活在别人的“框框”里。当我们舍弃自己的独特性,扭曲自己,去迎合主流价值观时,就会活的分裂甚至生病。
小心,偏见无所不在。每个人都有偏见,包括你我。一旦有偏见,就会有压迫。偏见也让我们自以为是地去批评我们无法理解,或是不在我们标准“框框”之内的人。
偏见阻碍了人与人的关系,叫他人与自己都活的很痛苦。
Photo by Diego Jimenez on Unsplash
叙事里,我们给出“不一样”的看见,就是在“解构”这种主流价值所产生的偏见。当我们不再奉行某种“唯一的真理”,当我们可以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尊重生命的多元价值时,你就可以帮到他人的忙。在叙事里,我们鼓励人做回自己,而且是“偏好的自我”,只要生命可以回到自己,回到生命的本质,人常常就会健康。
不只如此,叙事里的聆听故事,是一种生命底层的看见。这种看见,不是看见生命的“应然”,而是“本然”,也就是电影《阿凡达》中的“I see you”,那是一种灵性的深层看见。
应然与本然的看见是不一样的。
“应然”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来自社会的某种视框、标准,透过这个视框,我们对人做出理解、判断,于是“本真的我”就被消除,不见了。
“本然”指的是生命的本质。哪些是生命的本质呢?像是孤独、寂寞、挣扎、不完美等。活在这个挣扎的世界里,生活虽然不完美,但每个人却都在努力使自己活得好一点,这是生命可贵之处。叙事里,我们要看见的,就是人在不完美中依旧努力存活的“珍贵”,当生命的这些努力可以被看见、被欣赏时,人就产生力量,并借助这个力量使我们从不完美的生命中,释放痛苦,得到解脱。
其实,人的最终救赎之道,就是“接纳自己”,原本的自己。
知名导演李安当年在宣传电影《断臂山》时,说过一句话:“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座断臂山。”他用断臂山的隐喻,来比喻生命的诡谲多变、难以捉摸。他说:“每个人内心里那座断臂山,虽然是如此的神秘幽微、变化多端、难以理解,但它却也是如此的深邃、美丽。”
没错,这就是生命。
聆听故事,就是在进入他人生命里的“断臂山”。当你进入他人的断臂山时,请不要带着你的地图(标准、偏见),拜托,请丢掉手上的地图,不然你看不到生命的幽微与美好。欣赏生命风光,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好奇、礼敬及谦卑的心,就已足够了。
本文摘录于《故事的疗愈力量》
叙事王子 周志建 著
-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