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1、移情是人类唯一的情感,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于它。
2、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3、有能力学好某种语言但现实中却学不好:通过对个人早期的学习语言环境的忠诚,来让我跟早年的那些关系保持链接。这其中包含了一种对安全感的追求(背后隐涵的意义仍是攻击)。
4、移情的作用:背叛过去的语言环境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我的超我会在我过度背叛的时候给予惩罚——所以我要忠于我的过去。精神分析就是要切断跟过去的链接。
5、移情——我们跟现在的人打交道,只不过是照搬了早年的关系模式——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整个关系。
6、移情等于时间的错误——来访者在童年对一个客体(尤指父母)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转移给了治疗师。
7、后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真理多元化。哪怕我们各自拥有完全相反的观点,都不妨碍说我们各自掌握真理。
8、当我们采用某一种学说或者理论做为“真理”的时候,谁更“优雅”,已经成了判断科学的重要定律——学派之争没什么意思,也没有必要。
9、一个过于聪明的人,或者是说一个大脑皮层更为发达、逻辑推理以及归纳能力强的人,不适合搞精神分析,因为精神分析更多地涉及到了情感。
10、一个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人,这表示他更倾向于隔离自己的情感。理智是对情感的防御。一个内心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因为他害怕自己这类情感,所以他把自己武装得很理智,以用来保护自己。
11、反移情:精神分析师没有必要隐藏自己任何的感受,我们要感受分分钟的作为一个人我们跟对方在一起的所有体验,这个东西非常珍贵。)
案例:一个小伙子在治疗过程中让治疗师越来越瞧不起自己——这种治疗师瞧不起的情绪,就是反移情。
在这个案例中,治疗师的“瞧不起”情绪,是被来访者勾起来的。他的人格模式可能是因为他曾经被人贬低的,他现在试图勾引一个新的人来贬低他。
如果治疗师因为瞧不起来访者或者对他进行侮辱,那就是治疗师与来访者配合,跟来访者一起完成了一次强迫性重复,这样对来访者起不了治疗作用。
如果治疗师看清了这一点,坚决不配合,让来访者理解,他是怎样攻击自己然后让别人来攻击自己的,如果他在治疗师这里获得的是尊重而不是瞧不起,来访者便有了新的经验。这个新的经验让他以后变得不一样。
12、精神分析是探索另一个人内心世界最好的工具。治疗师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来访者在一起的感受,这个感受本来就是反移情。
13、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情感——
一、被来访者色引起来的,即反移情;
二、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即治疗师的移情。
治疗师把自己的移情部分解决得越多,治疗师反射病人的部分就越大,治疗师就越是一面好的镜子。
14、共情:在来访者谈到早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的时候,如果治疗师没有早年被抛弃的经历,病人在谈到与分离有关系的事情的时候,他的状态要么很平静,未触及到他的伤痛;要么他会出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痛苦,这种痛苦就是共情的作用。
共情:一致情的反移情——痛着你的痛,爱着你的爱,悲伤着你的悲伤。共情时体验到的痛苦,不是治疗师自身的,而是被来访者勾引或者刺激起来的。深度共情有助于让我们理解来访者更真实的内心感受。
15、一个早年自尊心被反复蹂躏的人,他也非常善于让别人觉得自尊受到伤害。
16、用反移情来理解来访者:来访者没有办法告诉治疗师他怎么难受,但他的潜意识知道如何告诉治疗师——让治疗师跟他一样痛。
17、我们如何区别这个让我感受到的羞辱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早年的创伤?
如果是在生活中,我们认为某一个人给我带来了羞辱的话,出于防御的考虑,我可以先这样认为:因为他没有办法告诉我,他是有如何的被羞辱之痛的,只能够让我觉得羞辱。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是如何被羞辱过——这样,我就解放了。
相反的是:我本身就有很多羞辱感,这个人只是让我更加羞辱,我对他有仇恨。这使我处在一个更加不自在的状态中间,获得更多的屈辱。
17、回应让你觉得屈辱的人的两种方式:
一、像普通人一样回应: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二、我理解他是需要告诉我他怎么样被羞辱过,我可以不回应,宽恕他,爱他。
18、有一些人没有办法跟别人打交道,别人跟他打交道除了难受就是难受。那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面有没有办法直接用语言来说的痛苦,他们想找一个人来理解他们,而不是故意要跟别人过不去——理解了这一点,就会使我们免于跟别人的内心冲突纠缠,这在我们的防御机制的角度来说,叫投射性认同。
19、精神分析永远都会退回到早年的关系中间——来访者让治疗师感受到痛苦,相当于婴儿通过让妈妈肚子饿,知道自己的肚子饿(我通过让你痛苦来让你感受到我的痛苦。)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