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作者:张玮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习惯了老公在家给我们母子的安全感,所以他一值班,就会睡得不踏实。三点多,被加湿器里水的“咕噜”声惊醒,就再也睡不着了,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了我认识的三个女孩的故事。她们都成长在各自不正常的家庭里,并用认为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但无一例外内心伤痕累累。睡不着,就起来。儿子听到我的声音,也醒了。安慰儿子,并帮他把被子盖好,在他的身边躺下,心里踏实了许多。但经这折腾,大脑神经兴奋起来。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三个女孩的故事告诉关注心理的朋友,以供借鉴。
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时期,特别是一岁之前,能得到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很重要。如果被妈妈冷落,遗弃,或者妈妈忽冷忽热,那么婴儿就会产生怀疑、不安、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绪。而大概七岁人格基本形成。成长在缺少爱的家庭里,长大后最可能缺少安全感,自卑,不敢面对真相而自欺欺人。他们要么不承认自己的优点,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缩头缩脑;要么不敢承认自己的缺点,自大,挑剔别人,甚至叛逆家庭、学校、社会。也可能因不寻常的经历而让他们获得了常人没有的坚毅、勇气和争强等优秀品质,成为人才。但,有如挺立在悬崖峭壁上松柏一样,他们满身伤疤,奇形怪状,让人敬叹,又令人心酸。
缺少爱的孩子,以生的本能和渴望,在痛苦中挣扎,点缀了人生万相。
■小雨。小雨爸爸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通过发誓、下跪、恐吓等手段娶了她的妈妈 。在小雨六七岁时,已经有些钱和地位的爸爸因为外遇与妈妈离婚,妈妈同意抚养小雨。之后小雨的妈妈未走出婚变的心结,生活弄得一团糟,吃喝玩乐,好赌博。小雨常常要么到姥姥家吃口饱饭,要么就要回家面对家里冷锅冷灶。小雨姥姥家的人同的她的妈妈一样,把对她爸爸的厌恶和憎恨转嫁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身上,好脸不多,打骂不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小雨曾鼓起勇气到后妈家求助,甚至泪流满面地跪下,求后妈收留她。后妈含泪告诉小雨,不能收留她,因为她的爸爸在外面又有了女人,虽然现在没离婚,但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她还要养自己的儿子。这可能是可怜的小雨寻找爱和温暖的最后一条途径。既然寻找不到光明,那么小雨开始走向阴暗。从此,她非常叛逆,逃学,辍学,与异性同居,流产,成为当地一个崇尚偷、抢、打的小混混,被同龄的人称为“大姐大”,进拘留,直到被送进监狱。小雨内心不痛苦吗?当然痛苦,她知道自己的不正常行为,也知道为此付出的代价。小雨是后悔的,可是没有人能在她年幼的时候告诉她什么是真爱,真爱在哪里;也没有人告诉她或者让她相信怎样做才能寻找到爱和光明。所以在无奈、哭泣、无助中小雨选择了阴暗。现在人们更愿意关注小雨的“恶”的一面,一提起她摇头的多。可有谁愿意提起小雨曾经是个漂亮聪明的乖女孩,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生呢?有谁能了解或愿意了解小雨的内心深深的创作和痛苦呢?
■小琪。小琪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不错,很有语言天赋,作文写得很棒,曾在杂志上发表过,还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学生听。可是小学六年级后小琪开始叛逆,逃学,不写作业,中学干脆没去上。辍学后到社会上与混混们玩在一起。她回忆说:“12岁时因为贪吃,被一个男孩引诱到家里,然后被‘破’了。”13岁,小小的她就开始在按摩院、洗头房、网吧混。15岁怀孕了,被同居的男友的母亲用了下胎药,之后撵回了家。小琪当时并不知道怀孕了,也不知流产了,只是感觉肚子不舒服。医生在给她做检查时,告诉她流产了,并直摇头,说她的妇科问题比中年妇女都重。
小琪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停止她寻找爱的脚步,年龄小,没有经验,受骗上当的事实有发生,有一次差点儿被威逼的男孩打成残废。小琪说自己很痛苦,想放弃这种生活,但又无法自拔。她满是怨恨地说:12岁辍学后,是妈妈给她找的按摩院上班。自那时起,妈妈就几乎没再给过钱,反而向她要钱。我听后,心疼得发抖,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她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妈妈?
心理学家经研究认为,绝大多数的问题孩子后面都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说说小琪的家庭吧。小琪的妈妈和爸爸是自由恋爱,在她5岁时离婚,被妈妈抚养。与丈夫离婚后,小琪的妈妈把女儿寄养在父母家。而小琪的姥姥找的是后老伴,也就是说小琪有一个后姥爷。这位后姥爷是性格乖张的人,与小琪的爸爸有过节。可想而知,小琪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不快乐的。小琪说:小时候,姥姥、姥爷对她很苛刻,打骂是常事。他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她不能。有声有色的电视节目让小小的她不可能能控制住一眼不瞟。他们一看到,就会骂,甚至打。他们用过的脏水,逼着小琪用来洗脸,如果不用就打。舅舅和舅妈对她好。舅舅曾因为对小琪的刻薄而与父母吵过、劝过,但效果甚微。舅妈也曾把小琪接到家里来照顾过。第一次流产是小琪打电话告诉舅妈不舒服,说姥姥和妈妈不管。舅妈心疼地带着她去医院做的检查。检查后舅妈告诉她妈妈,孩子流产了,要好好照顾。但小琪说,那时已经再嫁两次的妈妈只给做了几碗粥,煮了几个鸡蛋,照样打骂,还让小琪洗衣服。是的,常人是无法明白,小琪的妈妈为什么这样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小琪其实也不明白。
小琪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个继父去世后的第三天,小琪看到了妈妈和为她家打工的男人很亲密。并在一天中午放学后,回家找吃的,发现屋里的门从里面锁上了。她觉得很纳闷,怎么也拉不开。后来听到母亲在屋子里的骂声,才吓得住手了。此时,小琪发现了扔在灶炕旁的肮脏的避孕套,已经十多岁的她什么都明白了,饿着肚子哭着去了学校。再不久,这位男人的妻子带着五六岁的儿子找上门来。围观的人有许多,小琪是其中之一。她的妈妈与这位男人的妻子破口大骂,甚至撕扯起来。羞耻,愤怒,恐惧使小琪楞住了,但没哭。从此小琪开始堕落了。如果说,妈妈能保证小琪吃饱穿暖,还能让这个孩子心有一线希望。但她的妈妈的不检点,并毫不在意她的尊严和感受,彻底摧毁了小琪对妈妈的爱和信赖。 一个小孩子当从父母那里寻找不到真爱,那么会饥不择食地从其他途径寻找。 而爷爷、奶奶、爸爸对她冷漠,姥姥、姥爷对她刻薄。舅舅、舅妈又有许多无奈。那么她只好去社会中寻找,社会中谁又给爱她呢?十几岁的她怎能辨别什么是真爱呢?异性的哄骗,妈妈又是现成的榜样,小琪走的路,是必然的结果。
■小莲。小莲要比小雨和小琪幸运得多,父母没有离婚,妈妈虽然对她不好,但爸爸还是多少偏爱她的。当她逃出家庭后,慈祥的奶奶收留了她。奶奶给她的宝贵的爱和温暖,使她最终选择了光明。但问题家庭对小琪造成的伤害所留下的“后遗症”,让年近中年的她仍是痛苦不已。
在爸妈的吵闹声中,爸爸对妈妈的拳打脚踢中,小莲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出生、成长。直到二十多岁,父母离婚,小莲才从父母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的灰色的环境中解脱。 父母的感情是那么冷漠,在她的印象中他们没有像邻居家叔叔婶婶那样和声细雨地聊过天。他们彼此除了冷面相对,就是挑剔、恶语相加,愤怒、悲伤、憎恨充斥着这个家庭。小莲一想起这个家,记忆影像最多的是自己和妹妹在打架的爸爸妈妈间哭泣、乞求和劝阻。幼小的妹妹泪流满面,惊恐无助的模样让她看到了自己。小莲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倔强,又不善于表达的人。她爱自己的孩子,但不知道怎样给孩子一个安全、明亮的成长环境,也不知道应该去或者怎样去化解女儿心中的疑惑、不安、悲伤和惊恐。小莲在六、七岁的时候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家庭氛围,就去到奶奶家寻找安全和温暖。奶奶对她还是很好的,不打她,不骂她。奶奶家相对是安静的,是饿不着肚子的。从那以后她上课睡觉的现象没有了。
可是,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小莲的人格。一个中午,小莲与老师同学放学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突然看到妈妈与妹妹站在前面的路中央。小莲很纳闷地走上前去,此时妈妈拿着一双红色棉鞋在她眼前一晃,没好气地说:回家吧,我给你买了棉鞋。小莲没反应过来,本能地摇摇头。她妈妈见状恼怒了,劈头盖脸地打她,骂她没良心,白眼狼。围观的同学和老师的眼光和认识论加重了小莲痛苦、难堪和屈辱。小莲哭着回到了奶奶家,奶奶问怎么了,她说被妈妈打了。憎恶小莲妈妈的奶奶骂了几声,没有给小莲太多的安慰,或者告诉小莲要理解妈妈的痛苦,告诉小莲她妈妈会后悔并向她道歉的。自那件事开始,小莲不仅被同村的人,包括她的同学们称为“白眼狼”“没良心的人”,受到了许多谴责、排斥和挤兑,还受到了来自妈妈和妹妹的歧视和敌视。这件事情发生后不久,小莲见到妈妈的身影都会引起焦虑,浓浓的恐惧,伴随一种深深的恶心。所以小莲见到妈妈有如惊弓之鸟,只能躲,厕所她也钻。十二岁后,小莲的奶奶因为迫于村里人的舆论压力,逼小莲回了家。小莲虽然恐惧和厌恶妈妈,但出于无奈,给妈妈跪下了。妈妈落泪了,什么也没说。这以后,小莲感到自己是这个家多余的人。妈妈和妹妹经常拿“滚你奶奶家去”“和你奶奶家人穿一条腿的裤子”来骂她。不敢和妹妹有争执,否则就要挨妈妈打、骂。小莲在无奈、屈辱、自卑、无助的情绪中长大。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小莲发现自己很怪异,男孩与她做朋友,她觉得很自在。可一旦男孩说“我爱你”“我喜欢你”“我们恋爱”吧,小莲就会产生厌恶感,用她的话说“就像见到毛毛虫一样厌恶”。小莲喜欢对她冷漠的男孩,而且非常恐惧被抛弃。
最近小莲发觉对追求他的异性的那种厌恶感与年幼时对妈妈的感觉一样,来请教我为什么。我告诉小莲:当年幼小的小莲无法理解妈妈的行为。妈妈是伟大的,是爱孩子的,小莲不明白她的妈妈怎么了?小莲无法弄明白,也不了面对面对这个痛苦,潜意识里就用不去想妈妈,不去见妈妈来逃避,想到或见到妈妈就用恶心警告自己“不要靠近妈妈,否则会受到伤害的”,也是潜意识里用恶心的意念来对抗和报复妈妈。而这种痛苦像脓包一样埋在小莲的潜意识里。当时机成熟,条件相符时,这脓包就冒出来做怪。小莲与男孩交往的怪异现象,正是那脓包在做怪,与幼时的对妈妈的心理产生了连结。妈妈应该是爱小莲的,应该与她亲密的。可妈妈把对丈夫的恨意转嫁到幼小的小莲的身上。又因为言行不当,让小莲产了恐惧和厌恶的感觉。长大后的小莲当知道男孩是爱她的,那么正好与“爱”和“亲密”连结,厌恶油然而生。小莲听我解释后恍然大悟。我又告诉小莲:她的妈妈没有文化,丈夫和婆婆盛气凌人,对她缺少尊重和关爱,亲人又远在千里之外。她的妈妈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唯一的情感寄托。当孩子离开了她,就觉得孩子是背叛了她,会不安,甚至愤怒。丈夫不爱,婆婆不待见,孩子又“背叛”了她,那时她的妈妈也应该是非常痛苦的。在听到这些后,小莲内心释然了许多。
我建议小莲找个合适的时间和父母沟通一下。和妈妈讲那时她只是一个孩子,不懂得背叛与否,寻找安全和温暖,明亮的生活环境是孩子的一种本能。让她的父母知道曾经用怎样自私地对小莲曾造成了伤害。小莲点头答应了。但我知道这需要勇气,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许多父母往往认为:没把孩子冻着饿着,养大成人了,就是尽到了义务。如果指出父母的过错,那么就是不孝顺,没良心。我没有猜错,不久小莲哭着来找我,说她和父母沟通了,效果非常不好。我告诉她即使这样,还是要想办法沟通,直到父母承认自己不对。否则,小莲潜意识里的那个脓包很难除去,痛苦和怨恨虽然会被岁月而冲淡,但仍会存在。父母有责任养,也有责任育。子女有权利去争取父母为自己的过失道歉。
苦难的经历往往会给人另一种财富做为补偿。正是受到了母亲、姐妹的冷落和排斥,又得不到父亲的的足够的关爱。小莲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变得很自强,做什么事都不服输。她从学习中得到了欣慰和快乐,因为好的成绩会得到姐妹的嫉妒,母亲的稍缓的脸色,爸爸的稍加关注。所以小莲的成绩越来越优秀。小莲做事非常执着,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虽然有撞到南墙的时候,但小莲仍不断用执着,用坚毅来表明自己的不屈,证明自己可以,自己行。参加工作后,小莲做事很勤奋,很努力和用心。但小莲有一个特点,受不了任何批评和指责,喜欢用阿Q精神去看待比自己优秀的人,对他人也很挑剔,这正是自卑,不敢面对真相的表现。小莲没有知心朋友,她无法将自己的秘密分享给别人,也不能相信别人对自己真正好,包括她的孩子。小莲对父母和妹妹非常好,给父母的钱物和关心比妹妹多得多。但给得越多,小莲越难过;越难过,越怕失去,就越想努力地给予。这是为争取父母妹妹的爱和感情的潜意识行为。小莲虽然很努力,但她不快乐。因为她的内心有个因缺少爱的滋养的而哭泣的小女孩。幼时父母的爱如果是乳汁,那么这时候父母给予小莲的感情比糖水的营养多不了多少。越是这样,小莲就越想得到更多的爱。就像渴了喝糖水一样,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
解决小莲内心的痛苦,一是需要归原到成长的家庭中,去争取父母姐妹的真诚道歉和忏悔;二是需要心理咨询师用精神分析疗法和认识行为疗法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
有许多的父母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言行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承受痛苦,使孩子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样的父母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可他们在幼时何尝不是个问题孩子,内心也有许多痛苦呢........
请爱你的孩子,不简单地爱你的孩子。
(2014年1月16日3点 起笔于小舍中)
【资质】
心理咨询师
省心理健康课教育协会会员
州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地方公安局心理疏导师
在中职学校任幼师班班主任
任教《幼儿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
自1991年起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关怀工作
【能力】
擅长快速解决:
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
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
亲子关系;
压力问题;
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
学习困难;
性心理问题; 解梦……
永远有一颗炽热之心,博爱,包容,敬业,助健康之完美!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