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见到一些强迫症,即使我们自己也曾有过强迫症的行为,但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强迫症和焦虑怎么鉴别?等等问题,你未必很清楚的知道。下面比较系统的介绍强迫症。
强迫症及?发病率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
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如果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那么青少年期则是青少年的花骨朵发育期,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影响其发育,为其埋下强迫症的萌芽。强迫症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也有在童年期发病。多数为缓慢起病,无明显诱因,可以一种强迫症状为主,也可为几种症状兼而有之。
以强迫观念最多见,强迫行为多是为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顺应行为,常见的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等。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 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三者的关系和进展,做了简单的示意图:
举个青少年期强迫症的例子:某患者某次听到老师上《地理课》时说:"地球是圆的,所有的星球都近似球形",此后这一观念反复出现,为此问遍老师,反复询问与证实"为什么所有的星球都近似球形?有没有立方体的星球?",反复多次询问才觉得心里舒服一点,但没过多久,又开始了反复询问与证实。
强迫症的病因
强迫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许多研究者分别从神经生化、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途径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强迫症的成因与心理、社会因素联系紧密,与一定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正常人偶尔有强迫观念,但是并不持续,往往在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
此种社会心理因素常见的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困难,担心意外:或者由于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和谐,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或者由于亲人的丧亡,突然惊吓,遭受政治上的冲击,濒临破产等等。
这些事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打击,使患者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容易促发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