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长期陷入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朋友,一般都伴随有比较严重的习得性无助。他们已经遭受多次的挫折、失败,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失败的结果。因此认为问题无法解决,为了避免遭受再次的失望,对问题的解决不抱希望,也不愿再做任何努力,对于痛苦的现状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接受,或者假装自己对现状很满意,以减缓内心的痛苦程度。譬如:多次考试挫败后,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学习好;强迫症几次求治失败,不再相信强迫症可以解决……
解决心理困扰的同时,我们该如何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淖呢?
一、认识习得性无助的本质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也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个事件上失败(如学习或一项工作)。他就会在这个事件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做都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的问题或学习太难,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人际困扰是因为自己天生性格内向等等。因此,要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
二、习得性无助感形成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个人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良好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第二阶段:在失败与挫折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即无论个体如何反应,都会产生“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第三阶段: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未来不良预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个体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 即“结果不可控”认知和未来预期使人产生无助感。
第四阶段: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既然无论个人如何反应,结果都是挫折与失败,个人干嘛还要反应呢?此时情绪一般会变得比较消沉、抑郁,表现出得过且过、颓废,不再有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动机。
譬如,当一个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一次次地考不及格,久而久之他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自己很笨,产生厌学情绪和自我无能感,于是上课开始不喜欢听讲,经常走神,有时还会捣乱课堂纪律,课后也不再认真复习功课了。久而久之,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三、习得性无助矫正策略
第一、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找出其中可控可变的因素,给人以可改变的认知。
第二、帮助个体发现阻碍个人改变的信念,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无助感的歪曲知觉。
第三、通过感知训练,以新的成功体验,打破习得的无助感。
第四、以不断的成功体验带来的成就感,强化自我可控可变因素,内化合理的信念,增强自我掌控感,形成将来结果可控的良性预期。
第五、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感,重建个人的自信心。
以一个学生案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三学生因在学习中多次遭受挫败,很惧怕学习,想起学习就焦虑,内心排斥,表现出很“厌学”的样子。不愿意继续上学,认为上学很累很无聊,又没什么用。认为自己在家呆着什么都不用干、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的生活很好!实则她在家的情绪状态并不好,她内心深处对当前的自我状态并不甘心,但是已经陷入习得性无助,不相信自己学习能学好,即使能学好也要付出不可想象的艰难困苦,内心畏惧、排斥艰辛的付出,因此表现出对现状“满意”,学习无用的样子,聊以自我安慰。
我们在心理调整的过程中,一起分析引起她学习挫败的原因,剔除无效及低效的相关因素,找出她可控可变的因素,她的心理防线开始松动。认识到自己内心自卑、人际不良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学习状态及自我人生的严重干扰,也意识到学习心态与方法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学习不需要苦学,不需要死学,先从认知上打破学习给她留下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良感知。
通过心理调整化解内心的自卑及人际困扰,随着心理状态的提升,她内心开始能接受以新的学习心态和方法对学习进行再次尝试。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轻松学完了一本新课程。她有些不敢相信,在她和同学沟通自己的学习时,同学也惊叹于她能这么快学完、学会这么多的内容。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她不信,但又不敢坚信,她不断的问我:老师你感觉我学的怎样?我学的还行吧?……又用了几天时间,同样又学完,学会一本课程,她开始相信自己可以学会,可以学好,而且不必像以前那样又苦又累的苦学。习得性无助的泥淖开始远离她。
用体验去证明,自己是可以学习好的,而且学习没有自己以前感受到的那么艰难,消除以往的不良学习感受性,打破习得性无助感,建立自我良性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信心也在发生变化,刚开始很不相信自己,经常问我,代老师你认为我能考上大学吗?我就很坚定的反问她,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不能上大学呢?后来,她经常说学习不用学的太好,考个本科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更好的,拨开迷雾,移除障碍,给人一看得见,触摸得到的希望,每一个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也都会愿意再次扬帆启航见证更美好的自己的!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