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信科学,消除心理压力
我们应当相信科学,一旦医院检查结果证明自己无躯体性疾病,应该抛开“我有病”这一想法,投入到正常生活中。
(二)认识自我,增强自信
疑病症患者往往具有固执、多疑、敏感、谨慎等性格特点。遇事过多地考虑悲观或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为此,我们要做到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动调节自我的心理不适,充分肯定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完善个性。为此,我们要做到心胸宽广。努力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
(三)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转移注意力
把在工作中付出的劳动看成是一种享受,甚至把工作看成是一种消遣和游戏,这样,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忘却自己的烦恼和不适,使精神负担降到最低点。
(四)正确看待生与死,善于自我解脱
生老病死不是人能决定的,它是一种自然规律。人要善于解脱自己,持超然和乐观的态度,只有这样,才会消除疑病的紧张心理。
(五)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实践证明,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克服各种心理不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起床时,可对自己进行暗示说:“检查证明我没有躯体疾病,我只是‘无病呻吟、庸人自扰’。”长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3356563期坚持下去,就会在心理上消除疑病的顾虑。
(六)参加各种活动
努力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要走向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如养花、钓鱼、下棋、绘画等。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活,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充分放松,从而战胜消极悲观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最终治愈疑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到“五不”:?
不查资料:有疑病倾向的人,尽量不要查阅有关医学卫生方面的资料,尤其避免上网查阅,这是疑病症心理预防的重要原则。
不乱求医: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只有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不要太敏感: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人对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刺激都有感知能力。感觉过分敏感,就会脱离现实,会把生理的感觉疑为疾病的过程,把轻微的小病体验为大病、重病。感觉要恰如其分才能准确评价机体的状态,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不要过分关注: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不拒绝诊治:对于偶然发现的确实存在的疾病,要积极诊治;对于个人不能克服的疑病症,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疑病症患者普遍存在爱钻牛角尖,精神紧张,性格内向,固执好辩,胆小怕事,并且对自身特别专注,容易接受暗示的性格特点。疑病症患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对疾病产生的影响,要注意改善自己的性格。要知道人的身体经常会有一些不舒服,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机制,所以,并不是有不舒服就是病了,因此不必对自己身体上的不舒服耿耿于怀。
自己调整无效的话,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我,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