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对父母急匆匆的领着女儿来到门诊咨询,“王医生,快给我孩子看看,看这胳膊上自己割的疤,还说不想上学了,天天就知道玩手机”“我们省吃省喝都给她”“让她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妈妈心急如焚满眼泛泪的说,一旁的父亲打断妻子的话,“你别哭哭啼啼的了,烦死了,让大夫看看,吃点药就好了,又不是什么大病”。通过和孩子沟通,以及父母的陈述,慢慢缕清了孩子的问题。原来,这是一名高二的内向的女孩子,近半年因为学业压力和考试接连失利出现了,情绪低落,回避社交,悲观厌学,经常与父母争执,变得孤僻易怒,甚至不断伤害自己。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了,无论是青少年抑郁障碍还是焦虑障碍患病率,近年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018年9月27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大会上,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疾病所造成的负担在我国占到13%,仅此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对青少年所带来的负担尤其显著,而他们正式社会未来的生力军,因此,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本人及整个社会的影响都非常大。
那么这些青少年为什么会患此类疾病呢?
除了神经递质等生化因素和遗传等因素外,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很突出。
1、性格因素:遗传及教育等等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一些性格特质与心理疾病是存在联系的,过度情绪化,喜欢责备自己或别人,多愁善感,低自尊表现等等。
2、家庭环境因素:孩子的父母、同胞等家庭关系为主,若家庭内冲突水平较高,稳定性则越差,对青少年的应激刺激则越强,患病几率越大。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们的心理成长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培养。
3、社会环境因素:孩子的学校生活则是除了家庭以外的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学校中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处理,学业成绩的影响,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适应,都成为影响孩子情绪及个性的重要影响之一。而与以往特殊的一点是,网络--这个双刃剑,他们可以通过其快速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缺少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对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的信息缺乏应对能力,导致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例如: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社交网络所致孤独体验、甚至是震惊各国的“蓝鲸”事件。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能远离心理疾病呢?
1.?要科学的方法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不要过度宠溺,也不要过度严苛,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距,良好的家庭气氛有益于孩子身心,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期有害的方式;在生活中让孩子懂得互相关爱。
2.?重视孩子的运动和社交,运动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很了解,适当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让大脑释放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对于心理健康有明确的帮助,但是社交的问题,却让父母们忽略,重视学业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有朋友,懂社交,否则孤独感被排挤等情绪会让你的孩子很痛苦。
3.?如果你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愿寻求精神心理专业帮助,总认为去见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就代表有精神心理疾病了;认为严重时才需要看医生;担心周围人的看法;要知道“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应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最有效策略,与其患病后被动治疗,不如未病时积极预防干预。
,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希望我们全社会可以多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让他们这些未来的希望拥有健康快乐人生。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