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女人还能找到幸福吗?
编辑:ddayh.cn
有网友问,一个女人离婚后还能找到幸福吗?在她的描述中,她担心如果自己离婚了,就会成为被审视和嫌弃的对象,就无法再度走进婚姻,所以,她在自己糟糕的婚姻里,不断忍受着丈夫的出轨和家暴,她无数次动过离婚的念头,但就是无法真的向丈夫提出离婚。
如果单纯的说到离婚后是否还能找到幸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无数的再婚家庭都能生活得很好,可以真切的看到这个结果。可是,如果将离婚这件事放到某个个体身上,就不那么简单了,那些离婚后又重新找到幸福的人的故事,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的结果,可事情如果落到我们自己身上,却是要我们自己努力经历那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会是艰难和痛苦的,但是如果有能力对这个过程进行反思,却同样可以获得成长,可以帮助我们在新婚姻中,避免重复旧有的伤害,发展新的、健康的关系。
首先,你有能力离婚吗?
不管怎样,离婚都是一个重大丧失,即便是做好了充分的离婚准备,当离婚真正到来的时候,面对失去了过去熟悉的生活,失去了过去的某种状态,哪怕是痛苦的状态,都会在内心唤起强烈的焦虑,因为丧失关系本身就是人类非常恐惧的事情。更不要说还要面临着孩子的抚养,经济的压力等等。所以,重建好的婚姻关系,是从审视现有的婚姻关系开始的。
前些天与定居国外多年的姐姐聊天,谈到了她所观察到的周围人群的婚姻,在她看来,美国离婚率虽然高,但是对于她周围的这些相对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人来,通常是不会轻易离婚的,当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首先选择求助于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伴侣治疗。当然,这也并不容易,因为求助于伴侣治疗师的帮助,也就意味着:“承认我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也承认我自己对这些问题是有责任的”。只有当他们在伴侣治疗师的帮助下,理解了婚姻中问题所在,并且确定婚姻无法挽回时,才会选择离婚,这也是动力性伴侣治疗师的工作原则:当爱无法挽回时,就帮助他们更好的离婚。所以这个人群中,离婚率并不高。
这又让我想到了有一次与我的一位老师聊天,他告诉我他在英国做伴侣治疗时的一次经历:一对相互仇恨,走到离婚边缘的夫妇来到治疗室里接受伴侣治疗,当经过一两年的分析,他们渐渐对彼此的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在某一次的工作中,当他对他们的关系做出一个解释之后,两个人因为理解而相互拥抱在一起痛哭失声,爱重新回到他们身上。我的老师说“那是非常让人感动的,是震撼的感动,因彼此的理解而重新找回的爱”,我记得我当时说:我真嫉妒英国人,因为国内这样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
是的,国内的现状是专业的资源太少了,同时也只有很少的人在面临婚姻问题时会想到求助于专业帮助,何况经济的压力也使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寻找专业帮助。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对人生的的幸福体验有期待的人来说,当面临人生的选择的时候,这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一件事。
其次,你做好了承受离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准备了吗?
在我们现有的文化环境里,对于打算离婚的人,除了要承受离婚本身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许多来自环境的压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人,她一直生活在父母糟糕婚姻的阴影里,现在,她已经人到中年,自己的婚姻也感觉让她喘不过气来,于是动了离婚的念头。可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她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而是被父母一顿批头盖脸的数落,父母禁止她离婚,觉得离婚太丢人。当她感觉实在无法面对生活里的种种压力时,她选择了去接受精神分析。
在分析中,她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婚姻如此糟糕,与从小目睹父母糟糕的婚姻密切相关,也明白了父母的婚姻中,是用彼此的施虐与受虐联结着,所以她也不可避免的在自己的婚姻中充当着受虐者。尽管她的收入是丈夫的十几倍,尽管她的家庭中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撑着,但是在她母亲的眼睛里,如果她离了婚,离开了那个让她感觉生不如死的男人,一定就无法生存下去。其实,这只是受虐的母亲对她自己的解读,也是她自己一直让自己停留在糟糕婚姻里的重要原因,现在她将这个无能感投射给了女儿,坚决反对女儿离婚。好在,经过精神分析的帮助,这个朋友已经有能力挣脱父母婚姻模式的束缚,她对母亲说:“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再度重复你我的经历,如果我自己不能从受虐的关系里逃出来,我怎么帮助女儿建立她健康的人生?”她最终选择了离婚,但是她没有再婚,她说“当我还没有重建起对’人’的信任的时候,我要先好好修复自己”。
当她这样讲的时候,我知道,她的自我功能已经得到了非常多的修复,她有能力做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选择,她也有能力承担起真实面对自己、面对关系的责任。当她能够具备这样的功能的时候,其实,她也在慢慢做好重建健康关系的准备。
第三,你从过去的婚姻里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婚姻理解了多少?
任何一段关系的发展,都不是单方可以负责的事,每一个处于关系中的人,在其中都会起着某种作用。所以,当婚姻走到尽头,单纯的抱怨和责备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去搞明白自己对这段关系的发展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才可能帮助自己在未来的关系中发展舒服的关系,否则,自己在关系中的创伤性内容,还会在下一段关系中起作用,甚至在下一段关系中重复现在这种痛苦的关系。
有人曾问过我,好好一个姑娘,为什么总是屡屡被渣男吸引?是的,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她所营造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她曾经历过的、被认为的和自己对自己定义的自已。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她内的有这样一幅图画,然后,她在自己的成人生活中,努力把这幅图画变成现实。
比如说,一个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儿,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她可能感受到过许多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子,所以被轻视、被忽略、被贬低、被伤害的体验,当她长大成人后,她对自己女性身分无法完成认同,她可能会在与男性的关系里充满了竞争,处处不输于男人,于是她在婚姻关系里也就无法与丈夫建立爱的关系,而充满了竞争和贬低,这可能会激起丈夫的愤怒,可能会让丈夫在愤怒之下对她加以伤害 ;或者她也可能会像别人对待她的那样,认为自己是低等的,是糟糕的,于是她处处对丈夫唯唯诺诺,这无异于是在向丈夫召告:我不好,你要以随便欺负我,于是丈夫可能就真的在投射性认同的作用下,慢慢与她共同营造出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模型。
再比如说,一个从小目睹母亲生活在父亲家暴下的女孩儿,当她长大成人后,她内心建立起的关系模型可能是“男人是魔鬼,是不可信的”,在与丈夫的潜意识互动中,她可能会不断去试探丈夫到底有多糟糕,她的丈夫在陷进这个试探行为的投射性认同后,就会对她加以伤害,于是这就证明了她最初的那个信念“男人是坏的”,于是她就更加无法信任丈夫,于是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比这更加糟糕的是,对于早年有重大创伤性体验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相信爱的情感真实存在,或者当他们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感受到爱的体验时,会变得非常焦虑,因为那是他不曾得到过的,是太陌生的东西,同时他也害怕得到后再度失去,更害怕自已内心爱的需要因此被唤醒,从而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失控。所以,他们往往也会在关系中破坏爱的体验,从而保证自己一直停留在痛苦但是熟悉的关系里。
所以,一个人,当他决定离婚的时候,上一段关系中到底发生了,是一定要首先搞清的,否则,内在的破坏性模式还会带进下一段关系中,在下一段的婚姻里依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当你做了上面几项功课之后,相信你对自己已经有了更多的理解,到那时,也许你已经不会再问“我还有可能找到幸福吗”,也许你会说“我决定这样做,我也愿意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的,没有人可以预测出另一个人将来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当我们了解自己越多时,就越有能力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也更有能力承受做出选择后的焦虑,当我们这些能力发展得越充分的时候,也就有更多的力量去掌控自己的命运,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