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追求完美的人,内心越要保持一种个人主义才能获得心身发展的平衡。
追不追求完美应依年龄而定,当一个生命还足够年轻的时候,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完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的过程,而不是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两者不能混同。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人的自我是比较自由和自行其是的,文化把这样的行为称为不够完善或完美。所以,我们需要服从社会规则,遵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慢慢把我们的内心变得有序,或有规则可循。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点个性,放弃一点自我甚至自尊去随同、谦虚、无私、克己,去让别人喜欢。这时我们也只能依靠朋友、同事、亲人的赞许认同来验证自己是否已变得完美。
人是一种人际关系“动物”,必须生活在人际关系层面,人际关系的互动构成人们的自我感和自我观念。同时,人每时每刻都会对身边的他人存在着“关系联想”,这是一种精神自慰式的自我安慰。联想别人对自己投情,凭空就有了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他人。反过来,内心缺少自爱的人,很难感觉到别人喜欢他;内心没有自尊的人,会感觉别人瞧不起他,这是一种心理同化效应。而愚蠢的人老是装聪明,自卑的人会做出极高傲的样子,胆怯的人喜欢做一些让别人害怕的表情,这是心理补偿,越是内在缺乏的东西,越想让别人以为自己拥有。
心理学把关注别人的评价和看法看成是一种通过压抑自我来寻求融入他人的能力,所以没有什么不好。当人成长到一定的阶段,精神丰满了,与社会的适应也日趋完善,知识和经验也让我们有了取之不尽的内在资源和动力,别人的评价看起来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自我,重视个性,发现自己与众不同。那个时候我们不再害怕和他人的差异,我们故意保持一些差异来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不要忘了完美的目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而非改变自我的价值取向。
自我的实现需要靠发展自我意识,而不关注他人的看法,这是非常个人的领地。人必须在完美主义与个人主义两个极向中摇摆,越追求完美的人,内心越要保持一种个人主义才能获得心身发展的平衡。●——节选自李子勋《自在成长: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