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不让我玩手机,我就去死?
编辑:ddayh.cn
亲子教育:亲子关系才是问题的核心
家长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传统社会里,要求孩子要尊敬父母,服从父母,孝顺父母,在传统社会里,父母是权威的、专制的,说一不二的。在我国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以后,孩子在家里成了宝贝,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不再居于家庭层级的底层,而是爬上了家庭层级的顶层,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外公外婆)之上了。改革开放带来西方的民主平等的观念,让许多年轻的家长试图以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与孩子沟通协商、试图以理服人,让孩子听从劝诫,结果也不一定就好。
▼
不管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听从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因此,现在家长经常感到苦恼的就是孩子逆反,不听从自己的,如果家长采取强制措施,就会招致孩子强烈反抗,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来。这样的事情在网络上经常有报道:
浙江一个14岁男孩小孟,他喜欢玩手机,对手机有着强烈的依赖。一天晚上,小孟的爸爸看小孟一直玩手机几个小时,就对小孟说了几句,还数落了小孟。小孟气愤不过,突然就转身走进厨房,拿起菜刀朝自己身上砍。他说:"不让我玩手机,我就去死。"小孟一连砍了六刀,刀刀见骨。
小孟爸爸吓坏了,连忙夺下菜刀,连夜送孩子去医院。值班医生唐医生看见小孟这种自残行为,既心疼又不解,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小孟脱离了生命危险。
事后,唐医生感慨说:“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一个孩子(小孟)14岁了,被父母骂两句后拿菜刀在左腕留下六刀深深的伤口,幸好没有伤及桡动脉。另一个10岁了,姑姑不让他玩手机,直接从六楼跳下,极力抢救后还是没有能够抢救回来。多么令人痛心!”唐医生最后呼吁说:“孩子的心理健康绝不能说说而已!”
▼
对孩子说不行,不说也不行,家长总不能让孩子骑在自己的头上来吧。一位家长就有这样的感受:
一位妈妈告诉咨询师说,前天下午儿子打电话给她,说要要溜冰,妈妈心想:“这孩子又不听话,一点都不让着妹妹,不替妈妈着想”,便回应儿子说要等妹妹下课才能去。儿子不同意,一定要马上去,而且在电话中态度强硬。妈妈就开始担心儿子找来了,孩子当众吵闹很丢人,大家会说我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妈妈忽然觉得“好怕”,躲起来,不想让孩子找到自己。结果儿子找来了,并且发现了妈妈,妈妈感到紧张,怕孩子吵起来,甚至当众打起来。结果儿子还算平静,什么也没发生。
过了二十多分钟,儿子提出要玩游戏,妈妈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要求”,便回应“不行”。妈妈说,儿子命令妈妈必须让他玩,但自己认为:“我是母亲,你是儿子,凭什么命令我,我肯定不能听你的”,便加重语气说不行。
儿子态度也强硬 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推搡妈妈。妈妈情绪失控,真真的感受到自己心底的呐喊:“哪有小孩这么不听话的,还对妈妈这个样子,我一定要维护我做母亲的尊严,把你压下去”。母子两人就打了起来,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最后以母亲让步告终。
▼
上面我们按照亲子教育问题内容角度进行分类得到生活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家庭礼仪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等五个类型。如果按照这些问题性质或成因进行分类的话,其实就只有两个类别:孩子自身的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
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情绪管理、性格培养和礼仪礼貌从本质上都是通过家长的示范、指导和培养,让孩子形成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反应。从心理咨询角度说,这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提供相应指导和训练,应用行为矫正技术来处理。
▼
亲子关系问题是源于家长并经由家长与孩子的互相而出现的问题类别,涉及到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在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经由一定亲子关系实现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影响亲子教育的效果,家长教育孩子的效果又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比如,一位家长是这么讲述辅导孩子写作业的:
我给孩子听写,有几个字总是错,比如“添”字下面错写 成“水”,“旁”字下面错写成“力”等,我觉得“他总是写错字,态度不认真”,感到非常生气,自己顺手打了他。事后回想这件事,实际上我是不愿意打他的,自己感到自责和后悔,又担心给孩子留下阴影,后来主动和他说话,试图缓解对他伤害。
▼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觉得孩子不认真,希望孩子认真一些,这是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但在辅导孩子学习中,她动手打了孩子。事后她发现,自己责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于是又去找孩子说话,实际上是希望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希望孩子不要以为自己打的责打而疏远与母亲的关系和感情。这就是亲子关系问题了。
所以,家庭教育的核心最终都会归结到亲子关系问题上。
王建伟,一起成长!愿众生祥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