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青春探索之旅:从迷茫走向笃定
原创 MHS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随着2020年高考的结束,考生和家长终于得以从备考的紧张和压力中释放出来;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迎考备战显得格外特别又漫长。三天的考试时间,像是人生的分水岭:考试前的日子里,只为一个目标——打赢高考这场持久战!直待踏出考场的那一刻,有人志得意满,有人心怀感伤,似乎一切尘埃落定,却也不免多了些迷茫。
曾一路奔跑以为高考就是终点,跨过高考,却突然发现又到了人生的下一个起点,选大学、填志愿、选专业,未来在脚下延伸出很多条路,站在岔路口的自己,却不知要通往何处。
▲纪录片《高考》剧照
这些彷徨与焦虑,之所以会在高考后汹涌袭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此之前,青少年们被整齐划一地贴上“学生”的标签,只能通过学习和考试来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升学的压力摆在眼前,他们似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看似自寻烦恼的发问,恰恰是青春年少时每个人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当他们拥有了自己认同的方向和目标,高考才更像是这条探索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自我同一性:谁的青春不迷茫
最早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是心理学家是埃里克森(Erikson, 1950)。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连续的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对应着特有的“心理-社会危机”以及发展任务。其中,在青少年期,个体将要面临的重要心理-社会危机即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经历探索、尝试和反思,成功实现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或整合。这样的青少年在面对新环境时可以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对自身充分的了解,在这样协调的基础之下,他们会认为未来是有方向的、自己是有价值的,知道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清楚自己擅长和适合什么,从而游刃有余地做出各种人生选择。相反,未能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则会体验到角色混乱,对未来感到迷茫,缺少自我价值感。
自我认同状态:我的青春谁做主
“认识你自己”这一句被刻在德尔菲神庙入口处的训诫,流传至今,催人警醒。对于每一个青少年,虽然探索自我的过程不尽相同,但空虚、迷茫、焦虑、彷徨,却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普遍的感受,那么,如何定位自己,判断个体正处于自我认同的哪种状态呢?
Marcia(199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衍生出两个关键的标准——“探索”和“承诺”,来评估自我认同的发展状态。探索是指个体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考虑多个选择,以便做出有意义的决定;承诺则是指个体对于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做出的精力、毅力和时间等方面的个人投入。
根据探索和承诺程度的高低,Marcia提出了四种自我认同状态:
01
自我认同早闭
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的个体,尚未探索任何可能的选择,就对未来做出了承诺。
通常,这些青少年对未来的计划往往服从于父母、老师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待和建议,比如“我爸妈说学金融好找工作,所以我报考了金融专业”。看似对自己追求的目标十分坚定,实则缺少内在动力,他们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他人的价值观。
这些自我认同早闭的青少年,很多是父母、老师、同伴眼中的“乖乖女”、“学霸”,平顺甚至高光地度过青春期,却在步入大学之后得了“空心病”——突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或者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其他可能性。
比如,在高考前夕刷屏的《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一文中,曾经的某省高考状元,开篇便言“成为高考状元,也许有一半是我妈的功劳”,考上北大成为人生的高光时刻,从此,便坠入茫然的深渊,“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更不知道自己想干嘛。”融入不了环境、觉得自己是个垃圾、逃课、逃避社交、自我麻痹,直至坠入抑郁的深井。
▲《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内文截图
也有一些孩子,已经习惯了被安排的人生,他们虽不曾体会青春期叛逆权威的冲突,却会因长期在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领域“奋力挣扎”而感到压抑。当无法满足父母和权威的期待时,便一头扎入自我挫败和怀疑的泥潭,甚至持续地感到无能为力,缺少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02
自我认同扩散
具有低探索和低承诺的个体,未曾深入思考有关“自我”的问题,对于自己想做的尝试也容易知难而退。
通常,这类青少年在诸多领域都会面临发展困难。他们可能会缺乏学习的内、外部动机,畏难甚至厌学;有些个体难以建立平等的友谊,用恃强欺弱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自尊感;生活方式随意,甚至具有成瘾行为,借此填补空虚、缓解焦虑;对自我评价较低,难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漫无目的,逃避选择和决断。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中的男主角,刚出场时的状态可以视作自我认同扩散的代表,每天扮酷耍帅吊儿郎当的样子,上课看漫画、扰乱课堂、出操打瞌睡、欺负同学,一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自由散漫的状态,对学习毫无兴趣,从未思考过未来,也不在意未来会怎样。
▲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剧照
显然,自我认同扩散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但是,造成这一系列困境的原因或许并不在青少年本身。来自家长、老师、同伴的不满和压力,也可能令他们进一步将消极评价纳入自我概念,甚至破罐破摔。
03
自我认同延缓
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的个体,正在积极思考各种可能性的选择和探索自己的价值目标,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
这类青少年往往更容易感受到迷茫与焦虑。比如,他们并不想做父母所期待的公务员,但又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目标;他们尝试了原本感兴趣的唱跳,却发现如果将其作为职业发展反而失去了热情,于是陷入困顿。因此,Marcia(1966)认为,延缓可能是四种状态中最令人挣扎与煎熬的。
不过,由于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和不懈的尝试,这些青少年却也是最有可能在经历过探索之后,到达第四种状态的——自我认同达成。比如,在《小欢喜》中的方一凡,一直为学习成绩不佳而发愁,但在发现了自己在舞蹈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之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理想和信念开始不懈努力,最终考入了心仪的艺术院校。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04
自我认同达成
自我认同达成,是指个体经过对各种选择的探索后,获得对自己较为清晰的认知,进而对特定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做出承诺。
在青春期达成自我认同十分可贵,不仅因为这些青少年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而认定努力的方向,更是因为他们在广泛的领域都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模式。比如,他们具有较突出的共情能力,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和释放紧张;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其较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亲密感和归属感;在学业和能力发展方面,较有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愿意迎接挑战。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青少年不一定叛逆张扬或者出类拔萃,甚至貌似平平无奇;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对权威不卑不亢,更少受到外界评价的干扰。因此,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他们在面对每一次选择时,更能够依据本心做出决定。即使处于逆境中,也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小欢喜》中的乔英子是非常典型的“自我认同达成”,她自始至终都将航天航空领域作为自己的理想,对于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清晰明确,并为此持续付诸探索和努力,但也正是由于英子坚定的信念和极强的自主性,在与极具控制欲的母亲的期待相左时,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可见,即便是在青春期阶段难得地达成了自我认同,但父母也可能会出于自己的期望和主流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规训”而忽视和否定孩子内心的追求,对孩子施加要求、不肯松绑,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之路也依然会举步维艰。▲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建立自我同一性:在迷茫中探索,在彷徨中前行
只要一个人还是青年,那他必然经历这种“迁徙的矛盾”,脱离旧的同一性和向往新的同一性的矛盾,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分离的边缘感。——马赫列尔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每一个青春期的个体都会面临的课题,青少年时期常常被形容成狂风骤雨般不稳定的时期,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身处迷茫和彷徨中的青少年们,该如何做出有效的应对呢?作为希望能为孩子“保驾护航”的父母,此时又该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转“危”为“机”呢?
01
作为青少年,how to know myself
① 想象
如果正值青春期的你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那么可以尝试做这样一个想象练习:十年之后,你将如何度过自己理想中的一天?你身处何方——家乡、异地还是异国?与谁相伴——父母、伴侣、小孩儿、朋友,他们是怎样的状态?你过着规律稳定的日子,还是充满新鲜、不确定性的生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创造价值——与数据、人们还是动植物打交道?当你对这样的一天想象得越生动细致时,你可能越了解自己目前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渴望如何度过一生。
② 观察
想象之后,你可以反观自己现在的选择和努力是否与目标一致,进而去思考为此还可以收集哪些信息:关于职业——在我所感兴趣的领域,人们都在做些什么,有哪些成就感以及哪些挑战,对于我所擅长的学科或才艺,将来有可能在哪些领域创造价值;关于人际关系——我的朋友们都是什么样的、我们有哪些相似或不同,我的家庭是什么样的、父母是如何互动的;关于自身——我在做哪些事时专注投入,我所欣赏的偶像都是怎样的人,我会为什么而动容、又为什么而感到不公。这样的观察与思考能够帮助你不断理解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③ 尝试
在自我认同形成的过程中,尝试并不等于承诺,因此不要担心“错误”而仅仅止步于想象和观察。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为自己争取或创造机会,只有实践过才更加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擅长、热爱,需要调整、放弃还是坚持。如果目前难以直接尝试,也可以与正在实践中的人多交流,吸收经验与建议。
④ 分化
青少年期,个体的重要发展任务就是学会逐渐与一些重要他人“分化”,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父母,还有老师及同伴。分化也不等于疏远或隔离,不是一味地主张自由或为了叛逆而叛逆。它需要青少年真正看清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举止,是出于他人的期待还是自己内心真实的选择。如果是前者,或许需要调整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过度依赖或抗拒;如果是后者,那么自己又愿意为之承担怎样的责任。每一次自我觉察和调整,都是在找寻自己与他人、亲密与独立之间的平衡,也是在发展自我同一性。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就想做一个整天吃喝玩乐的人,不行吗?」
这当然也是一种理想人生的选择,甚至它的实现,并不比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更容易。你同样可以尝试用上述的四个步骤来练习:想象如此轻松自在生活的样貌,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奢华,还是“斯是陋室”的简约;如果是前者,可以去观察那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是如何精进才华的,如果是后者,也可以去思考“惟吾德馨”是怎样的一种境界;然后逐渐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五年后我该是什么样?三年后我会达到了怎样的阶段?明年呢?下个月呢?今天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如何相对独立地实现这个目标,在精神和物质上逐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可持续地成长与发展。
由此可见,无论flag立的远大还是平庸,更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否是充实、快乐的。「我希望通过怎样的路径来达到我自己设定的目标?」「如果面对预期的磨难,我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可以解决这些困难?」以及「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身边的人是否可以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性问题,「如果中途我想更改这个目标,背后会是出于怎样的思考?我能否接受自己更改最初的理想」等,这些都可以是帮助你更了解自己心之所向的思考问题。
02
为人父母,how to support my child
① 成为倾听者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表达关心和担心的方式,往往是询问:「周末你打算怎么安排?」、「今天和谁出去了?」、「为什么成绩有下滑?」而询问大多是为了一个答案,进而可以掌控子女的生活,而非为了倾听和理解。渐渐地,孩子的回答越来越简短、敷衍,却与手机的另一端有说不完的话。
倾听,需要父母放下自己的焦虑和评判。当孩子自责没考好时,先理解和包容ta的情绪,再询问可能的原因;当孩子谈论自己的偶像时,先不要说“浪费时间”,心怀好奇地去了解ta欣赏怎样的人;当孩子畅想未来时,相比去分析那多么“不切实际”,更重要的是去关注ta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如何实现这种连接。倾听的本质是尊重和信任,这将成为孩子追求自我实现的源动力。
② 成为分享者
通常,当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导子女时,往往是以"过来人”的姿态,传递更多的是“我比你懂得多”“我真是为了你好”。然而,这样所谓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而拉开了亲子的距离、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这时,父母不妨换一个角度,先把自己带回青少年期(如果保留着当时的日记就更好了),重温曾经的热血、冲动与迷茫,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思考哪些没做的事情令自己遗憾,哪些懵懂的选择也并不后悔。而后,再尝试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探索与承诺,笑谈做过的“傻事”,反思走过的“弯路”,用“我懂你”让子女感到更贴近自己,也更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
③ 成为支持者
从蹒跚学步到羽翼丰满,子女成长的历程也是父母学着放手和分离的过程。如今,这或许是最放不下、最难舍难分的一次,想到孩子开始独立自主会令父母感到担忧和失落。请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接纳和调整,“为人父母”在自己的“同一性”中是重要而非唯一的身份认同。当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时,这次放手和分离也可以是最温暖、最有力量的一次。
此时,如果父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了解到「你一直有选择的权利,并且无论如何选择,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你、做你的坚实后盾」,孩子往往会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以成年人的姿态格外郑重地做出选择。在之后的日子里,ta将不畏风雨地探索世界、实现自我,因为深知自己有父母这座“安全基地”,可以随时停靠,也可以扬帆远航。
结语
Marica(1966)假设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条发展路径:随年龄增长,处于不成熟同一性状态(扩散和早闭)的个体减少,处于成熟同一性状态(延缓和达成)的个体增加。
这说明每个人都不必一直停留在某种自我同一性状态中。此时处于扩散或者早闭的青少年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去探索与承诺,此时处于延缓或达成的青少年也有可能在原有认知和新环境发生冲突时重新思考如何定义自己。
青少年时期,无疑是每个人为自己书写人生叙事的开端和关键,“自我同一性”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启,并将持续终生。因此,无论身处怎样的阶段和状态,都愿你拥有探索和承诺的勇气,不疾不徐,有趣有梦,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