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婴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家长最头疼的疾病,看着小宝宝不想吃东西、慢慢的脸色不好看、小脸瘦下去,家长那是个心痛啊!其实不要怕,做到正确的对疾病了解,配合医生治疗,腹泻自然就会慢慢好转。一般婴儿腹腹泻治疗原则为:调整和早期进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今天我们来主要谈谈在婴儿腹泻期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手段,那就是营养治疗。
腹泻时消耗增加、进食和吸收减少使患儿对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此时营养需要量不足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继续饮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去禁食,要知道禁食是有害的。
常规营养治疗策略
1﹒母乳喂养
继续喂母乳。
2﹒人工喂养
应调整饮食,6个月以下小婴儿,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喂2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或用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每天喂6次。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用已习惯的正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适当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肉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以前从未吃过的食物应避免。
3﹒静脉营养
少数重症腹泻或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者,应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方案:10%脂肪乳剂2~3g/(kg·d)、复方结晶氨基酸2~2.5g/(kg·d)、葡萄糖12~15g/(kg·d),另外注意补充适量电解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液体每日120~150ml/kg,热量每日209~376kJ/kg(50~90kcal/kg)。总液量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最好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改善后改用口服。
营养制剂及药物疗法
抗菌药物应慎用,仅用于分离出有特异病原的患儿,并要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应用抗菌药。
1﹒肠黏膜保护剂
为双八面体蒙脱石粉,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性或产毒素细菌性)及迁延性腹泻。该药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并能加强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临床上常用的有思密达(smecta)、必奇和肯特灵等,每袋3.0g。剂量:<1岁,每次1/3袋,每日3次;1~2岁,每次1/2袋,每日3次;2~3岁,每次1/2袋,每日4次;>3岁,每次1袋,每日3次,均在餐前30分钟口服。要注意的的是每袋用50ml左右的温水冲后摇匀服用,否则会影响疗效。
2﹒微生态制剂
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这些制剂一定要保有足够数量的活菌,否则是无效的。微生态制剂即刻的止泻效果并不好,迁延性或慢性腹泻伴有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的患儿应用效果较好。
3﹒补锌
急性腹泻发作期间,锌的补给治疗能减少腹泻病的持续时间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疗程为10~14天的补锌能够降低病后2~3个月内腹泻病的再次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推荐对患急性腹泻病的儿童补锌,6个月以下的婴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大于6个月则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连续服用10~14天。
热门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