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科上的定义,完美主义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完美主义的努力和完美主义的担忧
? 完美主义努力,即正面效应,包含严格的自律和高职业道德。
? 完美主义担忧,即负面效应,是指过度自我批判以及满足感的缺失。
心理学家将“完美主义”分为两种——顺应型完美主义和顺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前者虽然追求完美,但这种追求并不会对他们的行为形成阻碍,这显然缺失了上文提到的“完美主义担忧”,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他们排除在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之外。因此,本文所提及的“完美主义”仅指“顺应型完美主义”。
一、八大典型表现
1. 你认为犯错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证明
2. 对于成就,你不想庆祝
3. 你的自我价值 完全来自于成就
4. 期望他人也做到完美
5. 容易因自我或他人不完美而烦躁
6. 拒绝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7. 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
8. 在完成任务时以低效率为代价追求完美
如果你认为自己遇到过其中的大多数,那么你可能离“完美主义”更近了一步。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心下一惊?
二、对策
无论是为了你的心理健康,还是为了能够真正接近“成功”(而不是仅仅焦虑成功),你可能需要尝试着接受不完美。不妨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问问自己,你对完美的追求从何而来?
童年时期父母的指责以及过高的要求,会使个体在主观意识上认为自己永远不够优秀。也许是父母或其他尊敬的长辈总是对你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也许是你很努力,却听到太多外界的批评,于是便记在心上,开始吹毛求疵?找出完美主义的根源,可以帮助你找到克服的办法。
2. 明确自己正处于压力之中,并辨识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压力
压力通常分为成就相关和人际相关两种。明确你正处于哪种压力之下,是应对理想化期望的重要的一步。完美主义者会格外在意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容易夸大他人的否定、拒绝、怀疑等。而这种压力,是无法通过成就的达成来消除的。因此这种压力的来源,将成为你解放自己唯一的突破口。
庄子的一句话曾被后人断章取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几千年前的哲学家就告诉我们,即使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获得知识的“完美”,那我等凡夫俗子又为何要对自己这样严格呢?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岁月无尽,生命有终,不完美才是人生。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是历尽岁月洗礼的先生对生活、自我及人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