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 最近接到几个关于抑郁症的咨询,我在给他们做咨询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的状态,太想帮助他们了,但是他们的绝望状态有时候又让我特别压抑。我在得到找到一篇关于抑郁症的文章,分享给各位医护同行和千千万万个抑郁症患者朋友及患者朋友的亲属,对抑郁症多一些了解,就多一分关爱,也多一分帮助他们走出来的力量。
文章来源:得到课程《王立铭·抑郁症医学课》
说起抑郁症的表现,你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有两个形容我觉得特别准确,能够让非抑郁症患者一下子体会到这种疾病的核心表现。
第一个形容是,在抑郁症患者看来,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那是一种极其单调的、沉重的,甚至让人绝望的颜色,有点像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下的大海。
第二个形容是,对于很多严重抑郁症患者来说,整个身体就像是一副被掏空、被彻底放了气的皮囊。
哪怕是最简单的挪动手脚,都要付出巨大的力量才能做到。在有些抑郁症患者的体验当中,自己的心智甚至已经彻底脱离于身体之外,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冰冰地审视自己无力的身体。
当然,这些形象化的描述没法代表所有抑郁症患者,但是已经足够有力的说明,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
在字典里,所谓“病”,指的就是影响了人体某些正常功能的身体状态。而抑郁症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表现,甚至会导致自杀、自残这样的行为,所以它当然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必须被严肃对待的疾病。
但话又说回来,细究起来,抑郁症和我们通常说的很多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好像还真有点不太一样。
在我看来,正是这些不一样,让人们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识出现了不少偏差。而纠正这些偏差,也是临床医学界持续在做的事情。
第一个不一样是,人们对抑郁症的定义是基于外在表现,而不是人体内在的生理学指标。
这一点在英语里面会看得更加明显。英语里,人们一般用disease这个词来描述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是disease。但是,大家在描述各种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的时候,用的词不是disease,而是disorder,中文一般翻译成“功能失调”或者“功能紊乱”。
这仅仅是一个用词的区别吗?不光是这样。
disease,强调的是人体器官可见的结构性变化。比如说人体里长了一个肿瘤、胰腺里的胰岛细胞大量死亡、心脏的形态和跳动的规律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去观察和分析的客观指标。
而disorder,更强调人体的某个具体功能出了问题。比如,对抑郁症而言,它会造成患者的痛苦,会影响他们在社交、职业和各种场合的表现,那它当然是一种disorder。
说得直白一点,当我们用disorder,也就是“功能失调”这个角度来描述疾病的时候,其实隐含了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关于这种疾病,我们没有能力从人体器官结构性变化的角度,做出客观和准确的定义,所以只好从外在表现上描述它会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这可能是抑郁症,甚至整个精神疾病领域,面临的最大困难。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能习惯。当一种疾病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描述,而无法用某种客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检测的时候,人们当然会对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产生怀疑。
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人不承认抑郁症这种疾病的存在,习惯于把抑郁症污名化,把它和性格缺陷,甚至是矫情联系在一起,固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但是也有它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
第二个不一样是,相比其他很多疾病,抑郁症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
我们当然可以说,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会受到外因和内因的共同影响。但是抑郁症,确实更容易被人生遭遇的重大变故,比如亲人去世、经济破产、自然灾害所诱发。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遭遇亲人不幸离世之后的一个月内,有大约40%的人的表现,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差不多要到两年之后,这个比例才会降低到正常水平。也有调查发现,在失业和身患残疾的人当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会成倍的上升。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怎么区分正常和过度的悲伤情绪呢?怎么区分一个人到底是面对打击情绪低落,还是真的患上了抑郁症呢?
这当然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很多人也确实会把抑郁症和重大打击之后出现的负面情绪,把抑郁症和心理脆弱,混淆在一起。
临床医学界的选择是,既然不好区分,那干脆就不区分。
我来讲一个医学界真实发生的事件吧: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做了一次重大更新。其中和抑郁症相关的更新,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
在2013年之前,如果一个人在两个月内遭遇了亲人离世,那么就算他所有的表现都符合抑郁症的标准,医生们也不会给出抑郁症的诊断。这就是著名的“居丧排除”条款。这个条款的潜台词是,一个人在亲人离世后抑郁两个月是正常的,我们不用管。
而在2013年之后,这个条款被彻底删除了。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医生们不关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会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案。
在我看来,这个修改代表了医学界的一次重要的认知转换——不再纠缠于可能的环境诱因,就病论病。这种看待抑郁症的态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治疗这种疾病。
明确了抑郁症当然是病,也讨论了为什么这种病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我们再来讨论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到底如何诊断抑郁症呢?
明确诊断抑郁症,是认识它、治疗它、管理它的基础。具体来说,针对抑郁症,目前世界上主要通行的,是两套高度融合、但存在少许细微差别的诊断标准,一套是美国的DSM-5标准,一套是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标准。咱们中国目前,其实同时参照了这两套标准。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现持续的抑郁情绪,或者丧失兴趣和快感,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了2周;同时他/她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消瘦、失眠、疲劳、注意力衰退、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企图自杀等症状,就可以在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
不知道你听到这个诊断标准之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点太主观、太随意了?
没错,必须得承认,一直到今天,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仍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个癌症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走进医院,医生会给他做一大堆检查,比如各种各样的血液指标检查,全身器官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甚至还会用上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检查,然后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给出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走进医院,医生们会拿出一份调查问卷,让患者自己打钩算分,再结合医生和患者的面对面访谈,就可以做出诊断了。
而这会很自然地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的诊断准确度很不让人乐观。
细究下来,这个问题有三个潜在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和医生的判断直接相关。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不少主观判断的因素,这当然就增加了医生们判断的难度。比如在2009年,一项涵盖了五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就显示:全世界的基层医生对抑郁症的诊断,实在不怎么让人放心。
简单来说,假设有100人挂号就医,其中有20个人符合DSM-5的抑郁症临床标准。那么医生们的表现如何呢?他们只能鉴别出10位病人,诊断正确率只有50%。而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把15个本来没病的人看成是抑郁症患者。
而第二个原因,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自身相关。
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千变万化的人类精神活动,自然而然会出现许多无法准确判定的案例。
打个比方吧,DSM-5标准要求症状持续至少两周才能算作抑郁症,那如果一个人每次抑郁十天,但是过不了几天就来一个轮回,他算不算抑郁症呢?
再比如,DSM-5标准要求患者,必须在9条标准里满足至少5条才算是抑郁症,那如果有一个人只满足了3条,但是这3条又都特别严重,他算不算抑郁症呢?医生是该按抑郁症给他治疗,还是让他回家观察观察再说呢?
这第三个原因,则是和文化差异相关。
举个例子,美国人一生当中患抑郁症的比例相当高,接近20%。不少欧美国家,比如法国、荷兰、比利时、新西兰,患病率也都比较接近。而中国的这个数字,只有5-6%。
也许你会说,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不深入导致的。但是请注意,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也只有6%左右。
一个很显然的可能性就是,尽管世界各国的人都会患上抑郁症,但是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对这种疾病的描述,是相当不同的。所以同一套标准,可能不能为全世界人民做出准确的诊断。
比如,早就有研究发现,在东亚文化这几个国家里,人们习惯于把情绪疾病“躯体化”,更多地把自己的情绪问题投射到诸如心口疼、胸闷、恶心这些身体症状上去。这些文化差异,当然就会影响抑郁症的准确诊断。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