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我们的身体的边界是物理性的,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心理的边界是虚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被觉察到。
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了他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以下是6种自我边界不清的具体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我边界不清,会投射到身体的边界上。
这样的人在公共场所不知道跟他人保持必要的身体距离,比如排队时在空间较大的情形下,还贴着他人站着,甚至直接用身体把别人顶开;或者过近距离跟他人说话,别人退一步他跟进一步,唾沫飞到别人脸上都觉察不到。
对自己的身体边界不敏感的人,对别人的身体边界也会不敏感。在高铁狭小的空间里高声打电话的人,声音的扩散象征着他们自我的扩散,并侵犯了他人的自我边界。
这样的人会让人不舒服,但他们不太会是“坏人”,因为他们有点“没心没肺”;他们有时候还可能让人觉得温暖,这个感觉也来自周围人的“自我边界不清”。
? 二、在父母跟青春期的甚至成年的孩子的关系中,父母的边界不清比比皆是。最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随意进入孩子房间、偷看孩子日记或微信聊天记录等。在孩子对此已经很反感的情况下,父母仍然不改变自己的行为。一个被父母这样反复突破边界的人,人格上会带上某种“味道”,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吸引他人来突破自己的边界。相信所有父母都不希望孩子面对这样的未来。
2、代替孩子做出职业选择。有的父母偷着改了孩子的高考志愿,这就太极端了。人的一生很多时间在工作上,如果工作是别人代替自己选择的,那么工作就意味着受虐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却得了抑郁症的原因。
3、婚恋方面,包括限制孩子交友、催婚甚至代替孩子相亲。这已经是相当大的社会问题了。这些做法是对孩子自我边界的毁灭性突破、对人权的践踏,并在预埋将来亲密关系的“地雷”、限定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感。
从深层心理学角度说,父母对孩子婚恋的过度干预,在潜意识层面就是“乱伦”行为。判断是否“过度”的标准是:孩子如果对你的做法感到反感了,就表示你过度了;反感是孩子在拒绝“乱伦”的铁证。
想象一下:一个女孩找的老公,不是她自己满意的,而是她妈妈满意的,这画面实在太难堪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孩子对你的“过度”都没感觉了,任由你随意干涉。面对父母和孩子“合伙”找一个配偶的情形,悲哀至极。
三、职场上的自我边界不清。
1、当你觉得职场的人际关系太复杂,有点难以应付的时候,可能是你自己对他人和工作环境投射了太多的复杂需要。你没有守住“我只是在这儿工作”的边界,你可能还想顺便满足对亲情、友谊的需要。
2、因为工作跟人产生太多冲突。如果是单位规章制度不严格产生的冲突,可能是老板自己的自我边界不清投射到制度上的结果,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员工之间的冲突。在制度严格的情形下你如果还是跟较多其他人产生冲突,那就是人格层面的冲突了。要么是因为你突破了别人的边界,导致别人的“反击”;或者是因为你潜意识“邀请”别人进入你的边界,而你的意识又反对别人这样做----你的内心冲突,外化成人际冲突。
冲突、扯皮之类,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亲密行为。
3、如果你在职场上不能持续晋升,或者跟同龄人相比晋升很慢,可能是因为你的自我边界不清。那个有权提拔你的人,他往“人头地”里一看,肯定只会提拔那些有点鹤立鸡群味道的人,这些人跟他人的“边界”是清楚的。当然,平庸的老板提拔平庸的下级,这种情况不在分析之列。
你的边界不清,导致你使自己的才干平均化,也使你的人格强度达不到引领人群的高度,自然不会被重用。
四、“杠精”。你不是不同意他人的观点,而是不愿意跟他人融合。一个边界清楚、人格独立的人,不在意别人表达任何观点,因为他也把别人看成一个边界清楚的、独立的人,不会强制性地想改变别人。
五、在公共平台上暴露太多个人情绪和个人生活。如果你清楚地为了某一个目的有意识地这样做,那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习惯性地、无明确目的地这样做,那就是边界不清。这使你有意无意地要“表演性”地活着,而无法安静地走入自己的内心。
别人在公共平台上过度暴露,你会觉得有一种被ta拉得过近的感觉,这使你本能地想远离ta。
六、边界僵硬是边界不清的反向形成。
这样的像机器一样过分精密地处理人际关系,过度保护自己的隐私,把他人对自己的一般兴趣理解为对自己边界的侵犯,也对他人的一切不感兴趣;在礼尚往来中“斤斤计较”,缺乏灵活性;等等。
在边界僵硬的背后或潜意识层面,他是跟他人融为一体的。他害怕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僵硬是在向自己显示:我很独立、我不需要别人。所以健康的人格,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边界,但这个边界具有适应环境的灵活性,能够进退自如。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