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我们现在时常听到这样的斥责:“他那么有钱,都不捐点出来给公益项目,就是个守财奴!”、“还说是朋友,这点忙都不帮,你真不仗义!”等等。但是这样对他人的指责客观的来说公平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那这个“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如果把“恕”字拆开是“如”、“心”二字,即“如他人之心”,“恕”就是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道德准则和思维模式。当然我们可以不用讲这些现在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体贴。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家,子路提议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孔子连忙阻拦说:“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孔子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这就是孔子待人之道的体贴。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认为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人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主张人际交往中,要顺着他人的特点,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让人家做不想做的事。这样别人知道你体贴他,自然会反过来为你着想。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
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
“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两个人合伙做买卖,表面说是合伙,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
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管仲和鲍叔牙也曾经一同上战场;在打仗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表现得一点都不勇敢,人们都对管仲很不满。鲍叔牙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对人们说:“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有管仲这么一个儿子,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
后来,管仲辅佐公子纠又失败了,而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接掌了齐国的政权,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做宰相。想不到,鲍叔牙竟然拒绝了。他对大王说:“感谢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无法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大王,我推荐一个人,他才是最适合的宰相人选。”
“谁?”
“管仲!”“管仲!这个人我恨不得杀了他,您还要我请他做宰相?”“大王,当时管仲要谋杀您,是为了公子纠的缘故。他辅佐的是公子纠,当然希望公子纠能够做齐国的国君,而您是公子纠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只好想办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对您个人有什么仇恨啊!”
“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们齐国强大起来,成为天下的霸主呢?”“当然想啊!”“那么您一定要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您达到这个理想。”
“好吧!”于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以最隆重的礼仪,请管仲来做宰相。果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成富足强大的国家。后来管仲曾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相互考虑对方的处境的体贴,而不是以世俗道德的眼光,片面的看待对方,成为传诵千年的佳话,世人称之为——管鲍之交。
人与人之间舒服关系的重要一点就是不用自己的道德绑架别人,或许,孔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而是总能理解、体谅、接纳、爱护他人。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