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编辑:ddayh.cn
一、先普及一下: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时期。一般始于40岁左右,历时10-20年;「绝经超过一年」是其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生理症状包括潮红,出汗,失眠,心慌,手抖等等;
心理特征主要有:易怒,容易发火,情绪管理失控;会出现类似于抑郁的一些状况,譬如沮丧、情绪低落;还会有焦虑、易紧张,或者焦虑状态比往常加重;严重的会有绝望感、厌世感、濒临死亡感。
这是为什么更年期令人煎熬的原因——不仅身体不舒服,内心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更年期的丧失与哀悼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的必经阶段,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时光的列车一定会把你载到这里。无论你是一声不吭就度过了,还是被各种症状“前呼后拥”,更年期都是“来势汹汹”。这个来势汹汹指的是——我们的人生,迎来了首个仅次于“死亡”的 “巨大丧失”。
1、看得见的丧失,在身体:
白发嗖嗖嗖的“平地而起”,看个手机都要举得远远的老花眼的到来,偶尔熬个夜便像病了一场的精力下降。无不在提醒你:“嗨,你不同了。”无论如何坚持健身,无论如何精进化妆技术,无论做多少次美容,无论抱着多大一瓶枸杞保温杯,都无法停止时光的脚步。
只不过有一些人时光的脚步轻一些,有些人时光的脚步重一些。
2、 看不见的丧失,在心里:
首先,是被抛弃感。
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阶段,家中长者的离世是常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丧失,有些人因此感到被抛弃,忧郁久久不能散去。
再者,“青春不在,容颜易老”是最直接的冲击。没有了月经的女人被称为“老女人”,这样刻薄的话语似乎把更年期女人从原来的社会归属中扔了出来,成为了被抛弃的群体。而对于那些原本女性自身价值低,又或者自我价值大部分依赖于外在的容貌身材或者所能提供的生育功能的女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抑郁与焦虑瞬间并驾齐驱,设法阻挡自身价值的崩塌。
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更理解那些“中年少女”的努力呢?整容、健身、美颜等行列,对于中年女人们都几乎等于有机会紧紧抓住青春这辆列车的末节车厢:害怕自己没用了,害怕自己不再值得被爱了。
尤其小时候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或氛围中长大的女孩,处于更年期的被抛弃感会更加强烈。因为害怕被抛弃,就会想方设法抓住。抓住的方式,常见的比如拼命留着赖以生存的外表或功能;以及表现出对“身边人的反应是否及时”的敏感,稍不回应或回应不到位就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这个时候的女性内心世界因害怕而脆弱,不得不在外在现实世界中通过表现强势来保护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有人会说:“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妈妈总是莫名奇妙发脾气,怎么做都不对。”“我爱人不是小气的人,可是近来稍不顺心,就脾气大的很。”“我老听到妈妈说累,有时候还会对我吼,她不是病了吧。”
当你现在能够读懂她们的这种反向“表达”,会不会多点理解与体贴?更年期对于女性来说,内外两个巢,都空了:空了卵巢再空“家巢”。家庭中角色的变化,让更年期女性体验到被孩子“抛弃”的感觉,长大的孩子越飞越高,渐渐地,不那么需要你了。
孩子的独立自主,让从前大量的时间精力投注在孩子身上的母亲,一身功夫变得没有了用武之地。被需要越来越少,让很多母亲很难适应;
同时,伴侣关系因为长期投注在孩子身上而无暇顾及,忽然夫妻俩一起共处的时间多了,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只有两个中年人的大眼瞪小眼。
其次,是被剥夺感。
内心的被剥夺感来自于「人生选择的狭窄」。
首要表现在职场。且不说晋升机会少,有些人还会因此被劝退,被迫提早退休。
别以为退休是一种幸福,对于这个时期的女性来说,退休是一种剥夺。
“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是风凉话。
职业对于一些人来说,意味着长期的存在感与关系稳定感。
工作,让她们持续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相对减少焦虑。
而失去工作,意味着社会价值被剥夺——存在本身遭到冲击,焦虑便油然而生。
另一个重要的被剥夺感,来自于「生育的能力」。
据了解,二胎的需求高峰往往在40岁以后的女性。
这个阶段的女性,雌性激素的降低,卵巢功能的退化……
一个女人渐渐丧失生育这项权利,这在心理上带来强烈的紧迫感。
“没了,很快就没有了”。
尽管一些女性原本并不期待生孩子,但她们会说——“我没有”和“我有,而我不用”是两回事。
意识到内心的被剥夺感是如何操纵我们之后,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对抗。
害怕被抛弃,让一个人担忧、焦虑;
恐惧被剥夺,让一个人愤怒、无力;
这两种内心感受常常出现在更年期阶段,此起彼伏。
三?丧失之后,如何度过?
关于如何去应对更年期,我想讲两个部分——
一是你如何认知它;
二是具体的小建议。
第一:认知部分
1)更年期,是你的另一个“青春期”。
丧失意味着一个时空的退让,就意味着有新的时空出现。女性青春期开启的生理标志是月经初潮,更年期的生理标志是月经末潮;
一起一终,一个循环,标志着人生舞台的重要一幕徐徐降下了帷幕。
当然,也意味着另一幕的开始。
这个时候的女性,大部分经历了情感中的风风雨雨,经济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即使不能做到财务独立,人生自主,阅历丰富,心理强大,至少也有了一些人生经验。
关键是,曾经以家庭为重,以事业为主的阶段基本告一段落,很多人经历了“我应该”的人生后,开始觉察“我要”的人生。
许多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或主动,或被动的思考:
“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是人生重要时期的原因是不同的青春期觉察与躁动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路径。
比如,有些孩子翻天覆地的叛逆,以尚未成熟的心理应对日益成熟的生理,
“我不”、“我要”、“我偏不”、“我一定要”…
跻身于成人行列的内心需要,让风风火火的青春期给我们带来独特的自我成长;
划出边界,建立自我王国的第一步毫不犹豫就迈开了。
更年期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像是第二段“青春期”,
只是在更年期,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更多自主的动力、以及一直以来积蓄的财力或生活阅历……这些都成为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生活方向的基础。
与真正的“青春期”不同的是,
曾经的青春期,核心是“离家”——
离开父母的怀抱,完成内心的自我同一性,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而更年期的核心是“回家”——
回到自己的内心,完成自我的完整性,形成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开启。
这个内心的家不同于原生家庭,也与现在的小家庭不一样,
它是内心的一个归属,一个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家。
,她慢慢学会让自己“断舍离”,重新了解自己,重新看待自己,重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再害怕冲突”,是她回归自己内心家园的第一扇开启的门。
2)更年期,是你“重新成长”的机会。
正如“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处于更年期的人因为个体成长经历,原生家庭,以及核心家庭的生活内容的不同,在更年期会有各自很不一样的感受和表现。
这个“动荡”的阶段,往往能把以往情结或创伤激发起来,从而成为让我们重新“成长”的机会。
当然,如果我们在此时此刻,选择减少工作,游山玩水或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也是可以为自己打开一个新世界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觉得老了,生命状态慢慢萎缩,在各种“被抛弃”“被剥夺”的焦虑中,逐渐把自己放弃,变成一个新时代的“祥林嫂”,除了抱怨,责备,还有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的生活都不胜烦扰。
而更多的女性是慢慢接受自己进入人生中老年阶段的种种变化,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不强求,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生活工作的内容。
“更年期”如同一道人生分水岭,每个经历者都可以主动选择,走向不同的人生。
第二部分:具体建议
1)如果你正处于更年期:
进入更年期,意味着面对涉及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问题,积极且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可以缓解更年期带来的各种烦恼,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调节
包括学习情绪调节的技能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通过自我认知的提高,学会满足自我的需求。这里包括懂得与家人的协调,从“全能付出者”的位置退下来。不但学会自我关怀,还要让身边的人学会如何支持与体贴经历着更年期的你。
合理营养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身体素质相关联,对激素水平的关注,以及钙、镁等补充,都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
适度体育锻炼
不做过度过多的运动,给身体一个缓冲的地带。贵在坚持。
适度性生活
更年期不代表性生活的减弱与结束。恰恰相反,这个阶段没有了对怀孕的担心,同时在性心理上也走向成熟,可以获得更多的性满足。
如果严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更年期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需要去公立三甲医院获得专业帮助。
2)如果你准备进入更年期:
面对巨大丧失,内心强大很重要。我们一直在智力系统默默耕耘,往往忽视了心智系统的完善。及早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与情绪管理方式,尤其是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女性身份的确认,都有助于顺利度过更年期。
04
也简单谈谈更年期中的男人们
更年期只有女人有吗?不是的。只是男人的更年期因为没有具体的生理标志,因此显得好像没有。大多数男性更年期从40~55岁以后开始,但也有早自35岁或迟自65岁,甚至70岁的,横跨将近40年的差异。相对而言,女人的更年期是断崖式,反应比较大,容易被意识到;而男人的更年期是下坡式,呈现出来的身体激素水平变化比较缓慢。
有没有发现有一些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忽然变了:不爱出门,不爱社交,整天窝在家里;有一些还会郁郁寡欢,有一些原本好好脾气的却变得脾气日益见长,爱争论,爱出风头等等,每个人的更年期特征都有不同。由于男人没有明确的生理标志,常常会被周围的人忽视对他这段时间的关怀与照顾。或许从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开始,找机会重新了解一下你身边的父亲,或者与你同眠共枕多年的丈夫,多给予一些关爱与体贴。
结语
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是每年的10月18日。 我们是不是需要思考一下,阻挡更年期的“绑架”,除了用抑郁与焦虑的症状,是否还有其他方式?生命如白驹过隙,更年期会不会成为一个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人生的机会?
如同死亡会让人更真实的生活,更年期是死亡的“高仿”,让我们拥有一个机会按下人生的“暂停键”。是不是该想,我们如何告别与大姨妈共处的生活,如何在没有大姨妈的日子里学会爱自己,好好爱他人?
更年期的到来,意味着昭华渐逝,还是强有力的第二人生开启,都已不重要。就像奔腾的河水来到了入海口,告别是必然。告别一个身份,告别一段岁月,告别一个过去的自己;唯有告别,才是真正的接受与放下。
唯有告别,才可以将抑郁与焦虑从牢笼中放飞,从此各别天涯。唯有内心真诚的告别,才是缓解年华老去的焦虑的最佳解药。
如何告别?
对自己说:谢谢。
对过去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