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为一种疾病。这条消息的公布的不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从最近几年因为玩游戏而猝死的病例中,让更多人警醒,及时戒除不良习惯,从入迷的坏习惯中抽身,否则,很可能发生意外,生命垂危。根据世卫公布的定义中,不仅“游戏瘾”是一种心理疾病,很多持续性复发的经常行为,包括烟瘾、酒瘾、麻将瘾、追剧、赌瘾、工作瘾、拖延瘾等,只要对某一种东西太过依赖,持续的时间、频率、强度、终止时间、情境等缺乏自控,都有可以称之为“瘾”,扰乱正常的生活习惯,视为心理疾病范畴。
从游戏开始出现的那天起,陆续有不同程度的人对此着迷,截止目前,已经不止一例,出现连续数日痴迷打游戏,然后被发现死亡,并且这种个例绝非一例,时有发生。
不管是游戏,还是其他的习惯性依赖行为,包括日常的一些无法戒除的经常性举动,只要不去做这件事,就会浑身难受,一定要做了,才会心安理得,恢复正常。甚至还有的人像鬼魂附身一样,失去控制力,行为不受意志支配,大脑里一片空白,就只会下意识的去做某一件习惯的事,主动意识想阻止,却没有办法阻止。
对于“瘾”的定义,范围较广,喜欢吃某一种事物,包括对影视剧、网络小说、刷朋友圈等成习惯,都是无法控制的下意识行为,而且这些与工作、生活关系不并不大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情绪萎靡、心理自卑、抑郁,认为自己有严重的“变态”倾向。对某一件事一旦上了瘾,就会对其他东西失去兴趣、变得不再热情,被它牢牢的控制,而由此带来的伤害,会一直持续、扩散,到了无法收拾的程度,严重的会迷失自我,毁灭自己,波及旁人,以及家庭等集体。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于一种上瘾的行为来说,仅靠意志力戒除,是不现实的,因为可能复发、可能难以凑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用另外一种新的尝试,来转移注意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时间,从不同的方面,来引导和分散,最后让这些上瘾的人回到生活正轨,重获心理健康。
在许多青少年的案例中,有些孩子原本健康、阳光、活泼、开朗,但因为打游戏入迷,长期依赖成了习惯,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然后变得厌学、性格孤僻,或者排斥集体活动、集体生活,家长和老师的劝导无济于事,即使打骂,也于事无补。后来在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导师的帮助下,孩子意识到自己走入了误区,开始培养自己的意志,并且转移注意力和兴趣,更多的把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课外活动,不仅戒掉了游戏瘾,还成为了学校足球队的主力球员。
但与之相反的例子也有,单纯靠意志力和毅力控制,没多久就反弹,最后自我否定、抑郁、自闭······
90%的上瘾源于自己的不觉察、不注意,脆弱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但学会心理调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获得心理康复。通过一定的专业辅导和外界引导,转移注意力和分散精力,可以很好的疏通和排解。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