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别人赏赐的赞许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
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一旦别人不再施舍赞许,你便一无所有。
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首先,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或受到称颂。谁不愿意如此呢?在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恭维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即使是轻微的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只有当他们决定给你施舍一定的赞许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
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你势必会在生活中遇到大量痛苦和烦恼。此外,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前一章所论述的自我否定心理。
毫无疑问,你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它是精神上的死胡同,它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人工流产、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奥齐在注意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难道不是对上帝亵渎吗?"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最后,奥齐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又一次摆脱了困境。当他与哥哥谈起自己对无痛致死的看法时,哥哥马上表示同意,这使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倒是轻而易举的胜利,奥齐甚至都不必做出改变就得到了哥哥的赞许。上述几个例子都是奥齐在讲述他通常如何与人打交道时举出的,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一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一般而言,政治家们往往不为人们信任。他们极为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否则便会一事无成。因此,政治家们总是见风使舵,为迎合一些人而表示一种观点,为取悦于另一些人提出另一种观点。一个人如果没有固定的立场,为取悦于所有人巧妙地改变着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他就没有任何诚意可言。政治家的这种行为是不难察觉的,然而要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则不那么容易。或许你会为不惹某人生气而"保持冷静",或许你由于担心失宠而违心地附和他人的意见。你知道自己一旦受到斥责就会不愉快,所以为了避免不愉快,你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为了避免落入寻求赞许的陷阱,为了使自己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有必要审视一下促成寻求赞许需要的各种因素。下面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寻求赞许行为的演变过程。
需要赞许心理的历史发展
需要赞许的心理是基于这样一个看法之上的:"不要相信你自己,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调,寻求赞许的行为是一种生活准则。独立思考不仅不合常规,而且是我们社会传统的大敌。你如果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长大,便或多或少会带有这种特性。"不要过于相信自己",这便是需要赞许心理的实质所在,也是我们整个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应该将他人的意见看得比自己的意见更为重要,这样,如果你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就完全有理由感到内疚、情绪低落,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因为别人比你更为重要。
别人赏赐的赞许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一旦别人不再施舍赞许,你便一无所有,你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因此,你越是需要得到恭维,就越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支配。相反,如果你采取步骤,努力培养自我赞许意识并不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那你就会逐步摆脱他人的控制。你在这方面的积极行动总要遭到某些人的非难,他们斥之为自私、冷漠或不体谅他人等等,其目的就是使你不能独立。这种恶性循环使你任人摆布,为了认识这一点,你应当审视一下我们社会中促使你寻求赞许的大量信息,即那些从你的孩童时期就一直影响你的各种信息。
幼年家庭教育中的寻求赞许信息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的确需要得到对其有影响的成年人(如父母、教师)的赞许。然而,这种赞许不应以要求孩子规规矩矩为条件,也不应当要求孩子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感情或每一项行为都征得父母的同意。自孩子开始懂事起,便可以逐步培养其自我依靠的意识。在阅读这一章节时,不应将寻求赞许与寻求爱抚混同起来。为使孩子长大之后摆脱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最好从一开始就从多方面给他以大量赞许。然而,如果孩子长大之后,总觉得未经取得父母的许可便不知如何思维或行事,那么自我怀疑的误区种子已在其大脑扎根了。我们说寻求赞许的心理是一种自我挫败性需要,是指孩子总是出于习惯根据妈妈或爸爸的意图行事,而不是指孩子希望得到爸爸妈妈体贴入微的疼爱与喜欢。后者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
我们的文化传统大都总是教育儿童去依赖他人,而不应过于信赖自己的判断。每件事情都要问问爸爸妈妈。"我吃什么呢?""什么时候可以吃糖?""可以吃几块糖?""我可以同谁玩呢?""什么时候可以去玩?""在哪里玩?"而妈妈会说,"这是你的房间,但你要收拾好!衣服挂在钩子上,被子要叠好,玩具放在盒子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下面这类小对话也会进一步加强孩子的依赖性和寻求赞许心理:
⊙"玛丽,你愿意穿什么就穿什么吧。"
⊙"妈妈,你看我穿这一身衣服好吗?"
⊙"哎呀,小宝贝,这不行!斜条花纹上衣跟圆点图案的裙子不相配!快回去换上条合适的上衣或裙子。"
⊙一星期之后……
⊙"我应该穿什么呢,妈妈?"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随便穿什么都行——怎么老要问我呢?"
的确,为什么呢!
在食品店,售货员问孩子,"你想要块巧克力吗?"孩子则看看妈妈,问道,"我可以要块巧克力吗?"——他已经学会事事征求父母的意见,甚至对于他是否可以要件小东西也是如此。从玩耍、吃饭、睡觉一直到交朋友和思考问题,幼儿在家庭里很少受到自我依靠的教育。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爸爸和妈妈在内心深处认为,孩子是属于他们所有的。做父母的常常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帮助孩子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由此建立起自信心。
纪伯伦在《先知》诗集中生动地谈到被视为财产的孩子们: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来到人世,但却不是你的化身;
他们和你生活在一起,但却并不属于你。
事实上,父母亲这种做法的影响反映在每一个"具有依赖性的"孩子身上。孩子每次吵架或打架几乎都要由妈妈干预才会停止,她成了仲裁人;每当哥哥欺负妹妹时,她总是可以向妈妈哭叫诉怨;妈妈得替孩子去思考、感受并采取行动。不要自己去克服困难,有爸爸妈妈呢!即使你有能力,也不要自己独立做出决定,首先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
儿童是不愿意百依百顺的。所有与小孩子打过交道的人都可以提出不少这方面的事例。许多做父母的都向我谈到他们在给孩子进行排便训练时的亲身体验。他们说,孩子似乎明白应该怎样做,而且也能控制自己,可偏不听话。这就是孩子对于需要父母赞许的第一次切实反抗。这其中的信息是:"你可以告诉我吃什么、穿什么、同谁玩、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回家、玩具应放在哪里,甚至可以告诉我应该想些什么。但是,我只有在愿意时,才会这样做。"这就是对时时事事都需要妈妈爸爸赞许的首次有效反叛。
你或许会记得,在孩提时代,你希望自己思考问题,不希望依赖他人。当你三四岁时,爸爸要是帮你穿衣服,你会说:"我自己能穿。"但是你得到的答复却往往是"我来给你穿,我们可没时间再磨蹭了",要不就是"你还太小"。
要求独立的火花、想独立做人的愿望在你儿童时期十分强烈,不过由于对爸爸妈妈的依附性,你的这些火花总是一闪即逝。如果你非要独立,社会就会不满意;如果社会对你不满意,你也必须对自己不满意。你的父母就是这样出于好心,逐步培养你的依赖性和需要赞许的心理。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因而他们总是执意不让孩子卷入任何危险之中,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懂得身处逆境(解决个人争执、对付别人的侮辱、为荣誉而拼搏、自谋其生等)时如何依靠自己的思维与力量,就不可能独立地生活。
在你的孩童时期,社会和家庭向你灌输了许多寻求赞许的信息,尽管你或许已经记不得这些信息。各种"听爸爸妈妈话"的信息的确保证了你的安全与健康,但其他的信息则是向你灌输一种十分重要的意识——规矩的行为,为他人所赞许的行为。你本来是应该得到这种赞许的,但现在却是在取悦于他人之后才能得到。这里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赞许与否,而在于应当不附带任何条件地给孩子以大量赞许,而不是将赞许作为对孩子规矩行为的奖励。在我们的社会里,绝不应当鼓励孩子将自我价值与他人的赞许这二者混同起来。
来自学校的寻求赞许信息
当你离开家来到学校时,你又到了一个专门向你灌输寻求赞许信息的地方。做每件事情之前都要征得同意,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先向老师报告再去上厕所,坐在指定的位子上,犯错受罚就不能离开座位——学校在各个方面倡导的都是要接受控制。你所学到的不是思考问题,而是不要自己思考问题。老师总是在教你做这做那:把纸折成16个小方格,并且不要把字写在折线上;今晚预习第一课、第二课;练习拼写这些字;要这样画画;阅读这本书。总之,你受的教育就是要唯命是从。如果有疑问,就应请教老师。如果你招惹老师生气,甚至招惹校长生气,那你就得几个月都感到内疚。成绩报告单的目的就是向你爸爸妈妈汇报你在学校赢得了多少赞许。
另一方面,如果你去读一读你们学校的教学大纲——它也许是为应付检查团制定的,你很可能会发现其措辞基本如下:
"本校的宗旨是全面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本校安排的课程将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我们全力促进全体学生充实自己并发展个人能力。"
教学大纲的这些富丽堂皇的"宗旨"往往只这样写写而已,有几个学校或教师敢于将其付诸实践呢?要是有哪个学生显示出自我发展和自我支配的迹象,他就会立即受到训斥。那些具有独立性、充满自爱、不轻易内疚和忧虑的学生,都被划为"调皮捣蛋"之类。
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吃不开的。在许多学校,争取被人赞许才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老师的宠儿"以及"马屁精"等绰号在学校里得以长期流行,是有其道理的。这类人确实存在,而且还混得不错。你如果听老师的活、学好老师给你制订的课程,从而博得他的赞赏,你就会顺利毕业。虽然这样一来,你的自我依靠性几乎时时处处都要受到影响,从而使你产生一种急需得到赞许的心理,但你还是取得"成功"了。
待到学生进入初中时,他通常已经熟知寻求赞许的要旨。当辅导老师问他希望在高中上哪几门课时,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您说我应该选哪些课程呢?"到了高中,他会感到难于确定自己的课程,如果别人为他做出决定,他反倒更为自在一些。在课堂上,他将学会不对老师的话提出疑问;他将学会规规矩矩地写作文,正确地解释《哈姆雷特》;他将学会写论文,但并不是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来写,而是通过引用他人的话、抄写参考资料来说明自己提出的每一观点。一个学生若是不学会这样做,便要受到惩罚:既得不到好分数,也得不到老师的赞赏。直至毕业,学生仍感到很难自己做出任何决定,因为一连12年,老师一直在告诉他应如何思考以及思考什么。他所受到的实际教育就是遵循老师的教导,可如今,毕业在际,他却连独立考虑问题的能力都没有。然而,他仍渴望得到赞许,他知道只要获得他人的赞许,就能够精神愉快,万事如意。
到了大学,学生们依然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写两份学年论文,注意正确格式、两边留出规定的空格、用打字机打出来,要有导言、正文和结论,研究一下这几个章节……真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大型装配线。要循规蹈矩,要讨教授欢心,你便可以万事大吉。等到研究班举行讨论会时,教授对学生们说:"这个学期,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任何方面进行研究。我将帮助你们选择研究主题并帮你们进行研究,但这是你们的学习,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安排。我将尽可能给你们以帮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慌乱:"我们要写几篇论文呢?""什么时候交?""要打出来吗?""要看哪些书呢?""要考几次试?""考哪些问题?""论文要写多长?""两边空几格呢?""要每天来上课吗?"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寻求赞许的人才提出的,鉴于我们上面审视的教育方法,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学生受到的训练就是为他人做事,博取老师、教授的欢心,竭力使自己符合他人的标准。他已建立起靠寻求赞许而生存的思维系统,以上种种问题便是这一系统的产物。他害怕独立思考,因为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总是更为简单、稳妥。
来自其他方面的寻求赞许信息
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受到寻求赞许的影响。就此而言,宗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必须取悦于耶和华、耶稣或者其他圣人。牧师和神甫们曲解了历史上伟大宗教领袖提出的教诲,并且企图利用人们对上帝惩戒的恐惧心理来使其就范。因此,一个人品行端正并不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正确,而是因为上帝要他这样做。如果你在生活中产生疑问,不要自己去思考,而应对照各种教规来检查自己。你要循规蹈矩,但并不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应当如此,而是因为别人要求你这样,否则你就会受到惩罚。宗教是在利用你需要赞许的心理。这样,你所采取的行为或许与你自己希望做出的选择相同,但却不是你自愿的选择。
一个真正虔诚的教徒应该自己制订行为标准,无需获得外界赞许。这是一种切实的自我宗教信仰,根据这种宗教信仰,人的行为标准是他的良知以及他根据自己的文化环境所信奉的法律规定,并不是别人对他的言谈举止所提出的要求。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耶稣基督,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富有自我发展精神的人,他倡导自我依靠,他毫不惧怕别人反对。然而,他的许多门徒却歪曲他的话,并编了带有恐惧心理和自我嫌恶色彩的教义手册。(关于具有自我发展精神的人的具体论述,见第十二章。)
国家政府也是利用寻求赞许心理促使人们循规蹈矩的另一个机构。政治家总是说,"不要过于相信自己。你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手段。我们将照顾你。我们将扣除你的所得税,以免你在收到税单之前便把钱花完,我们将强迫你加入社会保险,因为你不会自己做出决定,或者不会自己积蓄——你不必考虑任何事情,我们将替你管理生活。"由此可见,政府逾越了提供服务和管理社会的职权,越俎代庖,替你安排一切。
在我们社会中,明文规定的各种条例成千上万,甚至超过了可能违反规则的人数。假如有人决定实施现有的每一项规则条例,你每天不知会违反多少条。有人甚至提出应当规定在何时可以买东西,以及在哪些天的哪几个时辰不能喝酒。这些人喜欢对所有事情都作出规定,包括应在何时何地穿何种衣服,应该如何进行性生活,应该说什么话,以及应该在哪里行走。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规则大部分都未得以实施。尽管如此,提出这些规则的人却往往坚持认为,他们比你自己更为了解你的切实需要。
我们每天都收到大量鼓励寻求赞许的文化信息。我们听到的歌曲充满了寻求赞许方面的抒情词句,尤其是风行于过去三十年间的"流行"歌曲。这种娓娓动听的歌词所造成的影响是你意识不到的。下面简要列出几首歌曲的歌名,其中的含义是某人或某事比你自己更为重要。假如没有这一特定人物或事物所给予的赞许,"我"便会彻底垮掉。
⊙"假如生活中没有你,我便无法生存";
⊙"你给我带来莫大的幸福";
⊙"因为有了你,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没有他人的关怀,我就会一事无成";
⊙"一切都靠你";
⊙"你使我对生活充满眷恋";
⊙"只要她需要我";
⊙"假如你离去";
⊙"需要他人的人";
⊙"你是我生活中的阳光";
⊙"只有你能够使我的生活如此美妙";
⊙"没有你,我的生活便会失去意义"。
今后,当你听到一首宣扬寻求赞许心理的歌曲时,不妨做一个练习。将那些含有寻求赞许信息(即如果有人对你感到不满,或使你失望,你便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一类的歌词挑出来,根据自我支配的思维方式重新改写。例如:
⊙"我使我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这与你毫无关系";
⊙"我曾经爱过你。当初我是真心爱你,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主意";
⊙"离不开他人的人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但是希望得到爱并享受人类之爱的人则是在为自己创造幸福";
⊙"我使自己非常不快,因为我对自己说了一些有关你的话";
⊙"我是我生活中的阳光,而有了你,我的生活会更加明媚";
⊙"我可以不再爱你,然而目前我不打算这样做"。
当然,这些改编后的歌曲是难以畅销的,但你至少可以开始改变自己接触到的潜在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人们在社会中学会的思维方法。
"没有你,我的生活便失去意义"应当改为"没有我,我的生活便失去意义;然而有了你,此时此刻更为美好"。
电视广告特别注意利用人们寻求赞许的心理。在许多电视广告节目中,生产商都竭力强调别人的意见比你自己的意见更为重要,以此来促使你购买他的产品。
下面来看一看几位朋友某天下午聚在你家里打桥牌时,他们的一段对话:
朋友甲(四处闻了一闻)以极不赞赏的语气说:"昨晚你们吃的炸鱼,对吗?"
朋友乙同样以不赞许的口吻说:"我发现乔治还在抽雪茄。"
你感到很扫兴、沮丧,甚至觉得受到很大刺激,因为别人对你房间的气味极为不满。
心理信息:"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对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如果你不能使朋友满意,就理应沮丧。"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三个例子及其信息:
1.在宴会上,服务员给一位顾客戴餐巾时,注意到他"领口上的黑圈"。顾客的妻子在一旁感到十分羞愧,因为她意识到这个陌生的服务员对她表示出不赞许。
2.一位妇女想到朋友们见到她穿着肥大的连裤袜可能产生的看法时,简直羞得无地自容。"如果他们对我看法很差,我会受不了的。我一定要给他们以好印象,所以我不买那种连裤袜,就买这种的。"
3.在宣传漱口剂、牙膏和各种香水除臭剂的广告中,包含着大量的下述信息:你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而要得到赞许,就必须买这种或那种产品。广告商们为什么要采用这些低劣的手法?因为这种手法的确有助于推销产品。他们知道,人们总是需要为他人所接受,于是便通过各种广告节目传递出上述信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来赚钱。
问题很清楚,我们的文化传统所推崇并提倡的就是寻求赞许。有鉴于此,你自己常常过于注重别人的意见,这是不足为奇的。你在生活中一直接受这种熏陶,而且即使家庭有意识地帮助你培养自我依靠感,其他各种文化因素也会起到阻碍作用。然而,你并不是非要维持这种寻求赞许的行为不可的。正如你可以努力消除自我否定的习惯一样,你也能够根除这种寻求赞许的习惯。马克·吐温在《傻瓜威尔逊》一书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摆脱寻求赞许一类习惯的办法:"习惯就是习惯,它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手抛到窗外的烂布。对于习惯,只有一步一步地将它哄出去。"
将寻求赞许"一步一步地哄出去"
环顾周围世界,简单地说,要想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你如果能够使50%的人满意,就算很不错了。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至少一半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想想大选的情况就足够了:即使在获胜者占压倒票数的选举中,也尚有40%多的人投了他的反对票。这样,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都有50%的可能遭到反对。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便可以用新的眼光对待反对意见。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就不会感到情绪消沉或为赢得赞许而立即改变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是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缠扰。当你预先估计到会有反对意见时,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无论你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完全对立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林肯在白宫的一次谈话中曾说过:
……假使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要说逐一作出相应的答辩,那我还不如辞职了事。我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力工作的,而且将始终不渝地这样工作。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正确的,对我的反对意见将不攻自破;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有十个天使起誓说我是正确的,也将无济于事。
寻求赞许的"好处"
审视一下寻求赞许行为的原因,将有助于你提出一些办法,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下面列举出人们坚持寻求赞许的一些常见原因,其中大都是误区性"好处"。寻求赞许作为一种需要所带来的"好处"包括:
⊙将支配自己情感的责任交付于他人。如果你情绪不佳(消沉、痛苦、抑郁……)是由于别人不赞许你而造成的,那么应由他们而不是由你来对你的情感负责;
⊙如果由于他们没有给你赞许而致使你情绪不佳,那么要你做出改变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情绪不佳是他们的过错。这样,他们使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感,因而寻求赞许使你免于做出改变;
⊙既然他们负有责任,而你又不能做出改变,那你就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因此,坚持寻求赞许的生活方式使你可以避免生活中没有把握的事情;
⊙降低你的自我形象,促使你产生自我怜悯,以至无所作为。相反,如果你不需要获得赞许,那么你在得不到赞许时就不会自我怜悯;
⊙使你更觉得别人必须照顾你,因此你更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并受到他人的爱抚、保护以及支配,
⊙将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这样,不管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你都可以找到替罪羊;
⊙不无自欺地认为,你所奉为尊者的人对你印象都不错,因而很是得意,但是内心却十分不如意。只要别人比你更为重要,那么外表就比实质更为重要;
⊙从别人对你的注意中求得慰藉,也可以就此向寻求赞许的其他朋友进行吹嘘;
⊙使你更适应鼓励这种行为的文化环境,并为你赢得许多人的赞赏。
这些误区性"好处"同自我嫌恶的"好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实际上,避免担负责任、改变现状或承担风险,这些都是本书所述各种自我挫败思想和行为的实质所在。撇开那些怪僻的医学词汇来说,因为更熟悉,维持各种误区性行为显然要容易得多,而且又没有什么风险。在这方面,寻求赞许的需要显然也属此例。
寻求赞许行为的一些典型事例
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样,寻求赞许心理会导致各种自我挫败行为。下面具体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寻求赞许行为:
⊙因为别人表示不以为然就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缓和讲话的语气以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
⊙为讨取他人的欢心而溜须拍马;
⊙因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到消沉、忧虑;
⊙当别人表示出与你相反的情感时,便以为是自己受到侮辱或轻蔑;
⊙说别人"势利"或"清高",其实是说"应当给我以更多的注意";
⊙显得过于随和,总是点头称是;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也是如此;
⊙帮别人做各种琐事,但又由于不好意思拒绝而怨恨自己;
⊙屈从于一个咄咄逼人的推销员的压力而购买一件你并不需要的商品,或者买了又不敢退货,因为这会使他不高兴;
⊙在饭馆里,将就吃一块没有按照你的要求烹调的牛排,因为如果你退回去,服务员就会不高兴;
⊙为避免遭人白眼而言不由衷:
⊙传播关于死亡、离婚、抢劫以及类似的小道新闻,乐于以此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讲话、买东西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征求你生活中另一重要人物(如爱人、父母、上级、朋友等)的同意,因为你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会造成他的不快;
⊙每每遇事都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这种无休止的"对不起"就是为了要时时处处都得到别人的原谅以及赞许;
⊙为引人注目而表现得与众不同,这其实与为求得外界赞许而循规蹈矩一样,都反映出一种误区心理。因此,如果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无论是穿着礼服配上网球鞋,或是用手抓土豆泥吃,都是一种寻求赞许的表现;
⊙不分任何场合都迟到。这种习惯使你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注视,进而可以求得赞许。你这样做可能是出于显示自己的心理,可这样你也就被那些给你以注意的人所支配;
⊙为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假充内行",明明对某事一无所知,却偏要瞎吹一通;
⊙想方设法寻求赞许,渴望得到赞扬,未能如愿时便情绪低落;
⊙由于你所尊重的人反对你的观点,便非常不愉快。
显然,还可以继续举出许多其他例子。寻求赞许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都可以发现其踪影。寻求赞许只是在成为一种需要时才会令人讨厌,因为它使人放弃自我,并将感情的支配权交付于别人——你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
寻求赞许行为的荒谬之处
现在,暂时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假设你确实希望得到每个人的赞许,并且也有这种可能;再假设这是一个积极的目标。那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你的目标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不妨想一下你所知道的最受人赞赏的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他的言谈举止如何?他的魅力何在?你所想到的这个人很可能是坦率直爽、开诚布公的,他大概不会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并且颇有作为。他可能没有时间去寻求赞许。他很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实事求是的。或许他认为诚实正直比圆滑世故更为重要。他并不是要伤害别人,而只是无暇进行绕圈子游戏——他不是那种说话字斟句酌,唯恐伤了别人感情的人。
这岂不是一种讽刺吗?在生活中最受赞许的人恰恰是那些从不寻求赞许,而且并未竭力获得赞许的人。
要想精神愉快,就要消除需要寻求赞许的心理,下面讲一个十分说明问题的小寓言:
一只老猫见到一只小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便问道:"你为什么要追自己的尾巴呢?"小猫回答说:"我听说,对于一只猫来说,最为美好的便是幸福,而这个幸福就是我的尾巴。所以,我正在追逐它,一旦我捉住了我的尾巴,便将得到幸福。"
老猫说:"我的孩子,我也曾考虑过宇宙间的各种问题,我也曾认为幸福就是我的尾巴。但是,我现在已经发现,每当我追逐自己的尾巴时,它总是一躲再躲,而当我着手做自己的事情时,它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
同样道理,如果你希望得到大量赞许,最为有效的办法恰恰是不去渴望赞许、不去追求赞许,不要求每个人都赞许你。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以积极的自我形象为指南,你便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赞许。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消除需要赞许心理的一些办法
为了逐渐减少寻求赞许行为,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继续这种行为的误区性后果。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为了冲破寻求赞许心理的束缚,你可以试做以下几件具体的事情:
——在答复反对意见时,以"你"字开头。例如,你注意到爸爸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开始生气了。不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观点,也不要为自己辩解,仅仅回答说:"你以为我的观点不对,所以你有些恼火。"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表示不赞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你"字的办法,只要运用得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话时,你一定要克制以"我"字开头的习惯做法,因为那样会将自己置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者会修正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以求为他人所接受。
——如果你认为某个人企图通过不给你以赞许来支配你的思想,不要为了求得他的赞许便含糊其辞,言不由衷,应该直截了当地向他大声说,"通常我会改变观点,以使你对我有个好印象。不过我真的相信我的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只有随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说:"我猜你是想让我改变我刚才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动本身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别人如果提出有利于你发展的意见,尽管你可能不大欣赏,也还是应该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便消除了任何寻求赞许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说你太害羞,他不喜欢你这样。不要因此就努力通过行动而使他满意,只要谢谢他给你指出这一问题便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寻求赞许的问题了。
——你可以主动寻求反对意见,同时努力使自己不因此而烦恼。选择一个肯定会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正视他的反对意见,沉着而冷静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将逐渐学会不因反对意见而感到烦恼,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对自己说,你早已预料到了这种"对立",他完全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与你实在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寻求、而不是回避反对意见,你将逐步掌握有效对付反对意见的各种方法。 ——你可以逐步学会不理踩反对意见,根本不要理会那些企图通过指责来支配你的人。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在柏林做过一次大型讲演。当时有一名听众显然难以接受他的某些观点。最后,这位听众再也忍不住了,他抓住演讲人提出的一个枝节问题发难,说出了许多带污辱性的话。他企图使演讲人上钩,诱使他卷入一场无意义的舌战。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在听到这一大通发难之辞后,只是说了声"OK",便继续进行他的演讲。他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不敬之辞,从而表明他不会依照别人的思想感情来确定他自己的价值。这样,发难者自然是自讨没趣了。若不是演讲人相信自己,他很可能会将他人的反对意见看得重于他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会感到烦恼。
——你可以将别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与你的自我价值完全分开。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对自己说:"她又来这一套了。我料到她会提出异议,可与我毫不相干。"这样,你便能够铲除自怨自艾的情绪,因为它是在你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当听到反对意见时,给自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假如他们同意我的观点,会对我有所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他们的意见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此外,你很可能会注意到:如果你能够毫无顾虑地对上级或亲近的人提出不同意见,你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将更为赞赏你。
——要接受这一现实:许多人将永远不能理解你,但这没关系。反之,你也会不理解许多与你很接近的人,而且也没有必要完全理解他们。他们与你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你可以理解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你并不理解一切。一位哲学家曾说过:
……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至少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相互理解;如果那些相互不理解的人们甚至不理解他们相互并不理解,那么他们简直就没有任何相互理解可言。
——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而不要去争辩或竭力说服别人。
——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购买衣物及其他个人用品,不要以为别人的意见更有价值便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不要再通过爱人或其他人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不要再说"是不是这样,亲爱的?"或"我们是这样做的,对吗?"或者"你去问问戴安娜吧,她会告诉你的。"
——每当你采取了寻求赞许的行为时,大声更正自己,这样你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并且逐步适应新的行为。
——努力避免你经常表示的甚至当你毫无歉意时也表示的道歉。各种道歉都是在乞求宽恕,而乞求宽恕和原谅则无异于寻求赞许。寻求赞许在这里所采取的形式是:"我知道如果我刚刚说的话是有意的,你就会不喜欢我,所以请你说我这个人还不错。"道歉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如果你只得到别人宽恕之后才能情绪好转,那么你就是让他人来控制你的情感。虽然你可以下决心不再重复某些行为,并且认识自己的某些行为不妥,但是道歉行为本身却是不健康的,因为这样你就是让别人来支配自己的情感。
——在谈话时,你可以计算自己讲话的时间,并与参加谈话的其他人的讲话时间进行比较。你可以努力改变自己寡言少语的习惯,不要等到别人发问时才开口讲话。
——下次参加聚会时,你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在讲话过程中有几次被别人打断,以及你在与另一个人同时开口讲话时,是否总是谦让别人。你的寻求赞许心理可能表现为胆小怯懦。为了在讲话时不为人打断,你可以设想各种办法,包括直接提醒插话者注意其行为。
——留心记下自己平常所说的话,看看其中有多少是陈述性的,有多少是询问性的。你是在提出问题、寻求同意与赞许呢,还是在做出陈述?例如,如果你说"今天天气真好,是不是?"便是请别人回答问题,希望别人赞同你的观点。如果仅仅说"天气真好",你就是在陈述,而不是要求得到一个赞同的答复。假如你总是向别人发问,你就是在寻求赞许。当然,这些事情或许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反映出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担负责任。
上面介绍了为消除寻求赞许心理而应首先采取的若干步骤。你并不是要努力排斥赞许,而应在得不到赞许时尽力避免产生惰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受到称赞是令人愉快的,会给人一种惬意的感受。你的目标是要取得免疫力,以使自己在听不到赞美声时不至感到痛苦。节食者在酒足饭饱之际无法衡量自己减肥的勇气,戒烟者在刚过完烟瘾后不能确定戒烟的决心;同样道理,你在没有受到反对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真正考验自己承受非议的能力。尽管你可以捶胸顿足地起誓说自己能够应付受人冷落的局面,而且不会去乞求别人的赞许,但是在未遇到意见冲突之前,你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如何。从来到人世间那一刻起,你便开始受到寻求赞许的熏陶;所以,如果你能从生活中消除这一令人讨厌的误区,其他的问题看来也就不难解决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在此方面,你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值得的。如果你在遭人反对的情况下,不是心灰意冷,而是坚持己见,你便可以享受到美好的现时自由。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