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说的就是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这一现象。每年春节后到5月份这段时间,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上升,并且自杀率也较高。
一位50多岁的阿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脾气火爆、热心肠,是家里的“一把手”,大事小情都得她做主,三天三夜不睡觉也不喊累,热情高涨、乐于助人、动作夸张、表情丰富。终于家人、邻里受不了了,把她送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经过医生了解和观察,诊断为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特征是心境高涨、思维加快、活动增多,主要表现为心情特别好,脾气特别大,自己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认为自己本事非常大。用这位患者自己话来说,就是“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我的心也开了”。
除了躁狂,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在春季也较高,对于原因,仍没有明确说法,主流观点是由于光线和季节性改变导致的睡眠节律发生了变化。也有观点认为是神经系统受食物数量的季节性改变和地磁节律改变的影响。而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春天正好是肝脏主令的时节,这一时节肝脏有问题的人很容易发病。
虽然原因不明,但是循其规律,我们可以就早期症状的提示信号加以警觉和预防。
1.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或是经常做噩梦、睡眠时间减少。
2.情绪异常:
情绪不稳定、感觉压抑、高兴不起来或是情绪高涨、爱管闲事。
3.行为障碍:
生活习惯改变,如人变得懒散、不讲卫生或者过分爱清洁,反复洗澡、换洗衣服;社交能力下降,离群独居,饮食无节制。
4.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遗忘重要事情,做事有头无尾。
5.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或被控制的体验:
表现为多疑,担心别人害他或是有人议论他,认为周围的人又对他不好等。
6.病人自述头痛、乏力、心慌、不想进食或食欲大增、月经改变。
出现以上现象应引起患者家属和医生注意,尤其对于一些严重悲观消极、自伤、自杀情况时应及时介入治疗。
除了这些提示信号,防止精神疾病最好的措施就是坚持药物治疗。尤其是家属要多加注意,给病人创造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消除复发的心理诱因。不要让患者独居家中,让康复期的患者参加一些简单的劳作和社交活动。患者自身要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和作息,避免劳累或娱乐过度,多去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郊游等。这样可以增加大脑感受到的外界刺激,使患者从过度封闭的心灵中走出来。
精神疾病在发病最初2年的疗效往往可作为分水岭。在前2年,患者的症状较轻,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得到有效治疗,康复率很高。
反之,治疗难度会越来越大,就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很多患者之所以反复发病,与他们缺乏精神病的早期预防有很大关联。
我们应该学会防微杜渐,善于观察,及时洞悉患者异常表现,并给予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过去有过季节性复发的精神病患者,最好积极地采取早期防范措施,使他们早日摆脱精神病之累。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