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转自愈见
什么是破窗效应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大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的抛垃圾,丝毫不觉羞愧 。
破窗效应指的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常见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好,不管什么场合都毫不客气地说自己的孩子是“笨蛋”;看到孩子画画、唱歌、体育不好,便说“他没有这个天赋”。给孩子贴上这些“标签”,其实就是在暗示孩子“你是一个破窗”。
这样的结果,一是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不愿与家长沟通,甚至顶撞家长,使家长与孩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热门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