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信任一个人那么难?
a. 有些人确实不值得信任
有时,无法信任他人是因为我们遇见的人并不值得信任。如果一个人有下面描述的情况,我们在给予Ta信任时要小心:
出尔反尔、变更诺言。比如经常放人鸽子,或者否认自己之前说过的话。
言行不一。Ta对自己的描述与Ta实际情况不符。比如,Ta经常对别人说自己是个宽容的人,但你观察到Ta其实斤斤计较、非常记仇。
共情能力差。很难体谅、理解他人的情感,总是漠视他人的情绪,比如当你难过的时候,Ta会说“我真不明白你有什么好难过的”。
恶意对待他人。比如无缘无故地说一个人的坏话。当你不在场时,也许Ta也同样会恶意地评价你。
无缘无故不信任你,认为你欺骗Ta。如果一个人总是怀疑你欺骗Ta,而你并没有。那么Ta很有可能是将自己不诚实的特质投射到你身上。人们倾向于用自己的情况来揣测他人,如果对方总觉得你欺骗Ta,很有可能对方经常欺骗他人。
其他人评价这个人并不值得信任。如果许多人都对Ta有一致的评价,且有具体的事例作证,则需要在和此人交往中更谨慎些。
并不一定要在大事上出现这些征兆才预示着此人不可信,相反,信任是在种种生活细节和小事中积累起来的。比如在一次一次的爽约中,我们就会形成对这个人不靠谱的预判。
如果对方没有上述问题,或者你普遍感到难以信任他人,核心可能是不信任自己。
面对可信的人迟迟不敢给予信任,表面上是不信任他人,实际上是无法信任自己。
以下是不相信自己的两种情况:
1.不信任自己的价值。
他们不相信自己足够好,不信自己值得被他人良好对待,所以总觉得人们都不喜欢自己、可能会伤害自己。即使对方给予善意,不信任自己价值的人也会怀疑地审视这份善意:“你为什么对我好?我明明那么差,你一定另有所图。”
人们之所以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可能是源于成长之初没有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爱、没能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此外,除了早期经历,成长过程中的后续经验也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信任。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遭受来自外界的背叛和伤害,也可能在后续人生里形成对自己的不信任,例如青少年时期被朋辈霸凌,工作初期遇到打压人的领导、恶劣的同事等等。
2.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他们不相信自己对他人的判断力,即使他们决定相信一个人,他们的心中也会立刻跳出批评的声音,像是“你确定自己看人准确吗?”不信任自己能力的人往往有控制欲很强的父母。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与他人的交往和决策受到父母的控制,没有机会锻炼自己对他人的辨别能力;即使他们试图按照自己的心意行动,父母也会贬低他们的能力(“你懂什么?听我的”),或是在他们判断失误后冷嘲热讽(“就说了你不行”)。逐渐地,他们内化了父母的评价,认为自己确实无法判断别人是否可信,且非常担心自己判断失误后,会遭受负面的结果,比如他人的惩罚和嘲笑。
*不信任他人的人带着“黑色滤镜”,会导致自我隔绝
如果一个人不信任他人,在Ta和别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黑色滤镜,透过滤镜Ta看到的别人都是更恶意的,这幅滤镜便是认知上的扭曲。比如,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不信任者会“选择性的注意”,他们会对他人的友善“视而不见”,而更关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令自己失望的部分,更放大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同时,如果他们由于信任了他人而产生了有好有坏的经验,他们会更关注其中负面的经历,忽略积极的体验。比如他们会举很多例子证明自己因为信任而受到伤害,而当你和他们指出信任带来的美好经历时,他们会说“这不算什么”。
又比如,不信任他人者可能存在“读心术”的认知扭曲,他们总是猜测别人的想法,并在不求证的情况下,武断地认为自己的猜测即是事实。即使他人对他们并没有恶意,他们也可能会负面地解读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也许他人并没有想这么做。
首先,你需要破除阻碍自己信任他人的负面信念。当你试着去信任他人却又不能够时,仔细感受一下,当时是什么想法阻碍了你,比如,有些人不敢信任他人,是因为觉得“一旦我信任别人,我一定会受伤”。试着用事实反驳负面信念。比如:“虽然我是错信过别人,但我身边确实有真正爱我的朋友,不是每次我信任一个人,都一定会有糟糕的事发生”,这样,我们能把负面、极端的想法,变得更客观、中性一些。
此外,试试寻找你不信任的根源。仔细回忆,是什么导致了你对他人缺乏信任感。是因为伤害你的父母吗?或者是由于过去朋友的背叛?当你找到不信任的源头后,你需要告诉自己:现在的你以及你周围人和环境,也许和当时已完全不同了。比如,当年你被父母伤害而且无法反抗,但现在你已经经济独立,对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掌控权;或者当年周围都是不友善的同学,而现在你身边围绕的更多是温和、善良的人们,等等。如果你觉得当年的伤害依然深深困扰着你,而你无法独自处理,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我们还可以仔细甄选给予信任的对象。我们先要想清楚自己看重哪些信任的特质。比如说,有的人会信任那些在朋友们痛苦时给予安慰的人,因为这意味着安慰者可能善意地对待自己。在给予一个人信任前,先想想这个人是不是符合你的标准。
其次,有时人们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一旦信任一个人,就要把自己完全交出去,或是无话不谈等等。但事实上,你可以逐步地给予人们有限的信任。像是你可以先请他们帮个小忙,然后观察他们如何对待你的信任,是不是值得你进一步信任他们。同时,我们可以给予不同人不同的信任。例如,我们可以将秘密告诉一些人,而对另一些人我们虽然保守秘密,但可以放心地与他们合作。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想教大家无条件地信任每一个人,这种盲目的信任甚至会带来危险;而经过筛选、甄别后的信任更现实,也可能带来更长久的积极经验。
我们鼓励大家提起勇气,勇敢地尝试和锻炼对他人的信任。信任是美好的,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脆弱和痛苦的时刻,而“当我们能够讲述自己的感受时,它们就变得不那么沉重,不那么不安和可怕。跟信任的人倾诉能够帮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孤单。”
信任很美好,要建立信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时间来证明,也需要用心去甄别。而信任的建立,总需要有人迈出第一步,作为医生的我,信任每一位前来求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