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为什么会心心念念这么多年,无法翻篇呢?
每当文章写到“为什么”这个版块,我都有些无奈。因为凡事刨根问底,偏要知道个原因,也是人类共同的“未完成情结”。
1. 蔡戈尼克效应
蔡戈尼克是个外国人,他做了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效应,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蔡戈尼克效应”。什么实验呢?大概就是,他让一群人完成任务,有的任务完成了,有些任务没完成。
人们偏向于记得那些自己“未完成”的任务。然后抓耳挠腮痛苦不已,恨不得去补全了。听上去跟我们日常说的“强迫症”很像,对吧?其实很常见,我们事情做一半,没法做了,就会浑身不舒服。什么事都想图个善始善终,圆圆满满。比如一副十字绣,前面都完美,绣最后几行时破了个洞。听上去都已经和“强迫症”很像了,我们就知道这个情绪的级别之高。是一种无法控制的不舒服感,自我冲突,自我折磨。所以,这个效应认为,倾向于那些未完成的事宜,是人类共有的强大驱力。
2. 童年的未完成事件,不仅仅是“事件”这么简单
童年未完成的事件,往往不是由单独这个事件引起。那个没要到的文具盒,就真的只是对文具盒的渴望吗?事件背后,有当时与重要养育者(客体)的关系作为背景。这些关系由无数个事件累计起来,最终在一件事件那里爆发,让我们体验到强烈的情感。我们童年没有得到的,留下的遗憾,并不只是某件东西求不得。它的背后通常指向对客体强烈的爱恨。
反过来说,假若客体充分满足了我们,一个文具盒就没有机会形成那么大一块淤血。
3. 难以弥补
既然当我们与重要他人(客体)的关系,当时存在一些问题,又由无数的小事件堆积成那样的关系。我们只利用其中一件事,来补偿自己,只是头痛医头而已。因为不论你给自己买多少个文具盒,也无法使得那段关系得以补偿,也无法使你过去的父母发生任何改变。假如事件背后是指向的对客体的爱恨,那么哪怕我们给自己买100个文具盒,也无法修改内心那个客体的形象。所以,难以弥补性,使得这个淤血看上去,无药可医。
这块淤血,是如何作用于我们以后的人生的?
有几个使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朝景:小时候,家里穷,只有两件衣服换着穿。妈妈箱子里有一块布料,白底蓝碎花,是少见的绸缎,经常拿出来说等过年给你缝件衣服。但一直到我长大,到妈妈都走了,这块布料已经太小了,没法缝了。
@朱志维:2007年父亲去世的那一夜,大雨瓢泼。陪了他一年的狗狗在同一天夜里下楼方便后失踪。11年了,似乎一直在期待它回来。
@嗯:小时候要衣服,妈妈总是恶声恶气的不给还骂。现在看到好看衣服,觉得习惯了还是不买。
@27小时候被一群小男孩儿打了,特委屈求助于母亲,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得到的却只有责骂。被母亲骂的第一秒,特别震惊,原本满腔想要说的委屈全被卡住,觉得胸口麻了一块。想要得到的理解和安慰从未得到。
不同的事件,在我们身上发生,形成的影响都不同。可人毕竟是人,人虽然敌对,但也抱在一起取暖。于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同之处。每个人都有午夜梦回的某个事件,像淤血、像毛球、像鱼刺,如鲠在喉,带着伤痛生活在人堆里。你不会把你的毛球示人,但其实,你每天都在带球跑。
热门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