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残余肾功能(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肾组织的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与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直接相关。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原发病的治疗
不同病因的肾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程度和进展速度各不相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退化最快,但早期积极地强化治疗对减慢残余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狼疮性肾炎即使到了尿毒症期,也不应轻易放弃原发病的治疗,大量临床病例证明,即使发展至终末期的狼疮性肾炎,经过激素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后肾功能亦有恢复的可能,甚至有较长时间脱离透析的报道。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及肾动脉硬化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可较长时间保持尿量,应在多方面加以保护,包括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2.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个促进肾脏疾病进展的因素。血压过高会加剧肾单位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引起肾脏小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加重肾功能的损害。然而,低血压又会导致肾灌注不足,使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透析患者应该注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拮抗剂(ARB)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起到保护肾脏,延缓残余肾功能下降的作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的使用对透析患者也有一定益处。利尿剂能减轻患者的体质量,降低血钾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有些血透患者既有尿量又有轻度水潴留但不能耐受超滤,可口服利尿药,既增加了水分和溶质的清除,又防止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临床中,患者往往需要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3.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造影剂
透析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是否有肾毒性,尽量不用或少用一些无关的药物。对肾脏有毒性的中药有钩吻、红升丹、雷公藤、巴豆、马钱子等;西药有解热镇痛药(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泰诺等)、各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并尽可能不做造影剂检查,如必须检查,则要考虑使用对肾脏影响小的造影剂,如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加强水化,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4. 选择合适的透析液和透析剂量
透析液:使用中性、更接近生理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的透析液,可以显著增加尿量,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使用碳酸氢盐缓冲液、超纯透析液可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防止透析中渗透压突然变化造成的肾损害。使用高通量、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聚砜膜、聚丙烯腈膜等) 可减少透析中补体的激活,降低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产生。
透析剂量:对于血透患者来说,早期进行腹膜透析能更有效的清除中分子物质,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保护残存肾功能。对于有较大残余肾功能的血透患者来说,频率分别为2次/周和3次/周,达到的透析目标值是相似的,但2次/周的透析能更好的保护血透患者的残余肾功能。2013年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次/周夜间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较3次/周者下降速度更快,随访至12个月,3次/周透析患者残余尿量超过500 ml/d的比例更高。在6次/周透析组,随访至4个月和12个月时,尿量降为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2%和67%,而对照组仅为18%和36%。
5.饮食控制
高胆固醇:慢性进行性肾损伤常常伴随脂代谢异常。高胆固醇饮食可导致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进一步可诱发肾损伤。脂蛋白能促进系膜细胞的体外增生,还可促进系膜细胞产生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加重肾小球损害。因此,患者应少吃含糖量高和多油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富含胆固醇的食品。
高蛋白:透析患者会出现蛋白质丢失的情况,因此每天要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但高蛋白饮食同样会损伤残余肾功能。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会加重肾小球高血流、高灌注及高滤过的“三高”状态,造成肾损害。
热门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