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医生为什么不搭理未挂号的病人?
这是为啥呢?因为现在的医院都是信息化办公,挂号不仅仅是收你几块钱的事,而是在医院的办公系统内存入你的个人信息,方便你就诊、检查、开药、各种治疗等,医院的电脑系统都没你这个人,咋给你看病?
而且,医生在出门诊的时候,对待挂号和没挂号的人,态度绝对是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挂了我的号,你是我的病人,我的角色是你的医生,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医生和他的患者。没挂我的号?那你不是我的病人啊,那我的角色就不是你的医生了,穿了白大褂也不是你的医生,坐在医院的诊室里也不是你的医生,我没有义务回答你的任何医学咨询。不要埋怨我冷漠,不要抱怨我不近人情,因为我也正在工作,正在认认真真的为挂了我号的患者履行我的职责,所以,他们比你重要。那么医生不搭理没挂号的人就很正常了。
在以往的印象里,不挂号的病人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口头禅----我就问一句,就一句,而且几乎从来不排队(对,你没看错、是插队),看病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的吗?对待这样的患者,绝大多数的医生只有一句话,去挂号,再问,还是,去挂号。由此会衍生出好多不必要的对话或者是争吵,有些素质不高的人,甚至最后脸红耳赤、无话可说,转而指责医生的态度、医德问题。
所以,如果在门诊发生口角,只要说一句“这是个没挂号的病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只是个路人甲,我是个路人乙,我的角色不是你的医生,我和你没什么关系。不要一发生口角,就指责医护的态度不好。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没挂号的病人,医生也确实给看了,已本科室为例,一些术后的病人,而我恰巧是他的主治医师,术后已经出院,出现一些躯体的不适,而来再次咨询,他的情况,我很了解,在我已经完成门诊工作量的前提下,不挂号也是给看的。如果需要相关检查,还是需要去补号的。
一直有些患者抱怨,看病难、麻烦。挂号要排队、看病要排队、检查要排队、取药要排队,总之,各种排队,各种等待。那么,我也多说一句,看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何来不耐烦之举。健康都没了,急有个毛用?况且,如情况紧急,还有绿色通道,挂急诊可以先看。
人们在呼唤“医德”的同时,请不要忽略“病德”!
所谓“病德”,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在对待疾病问题和就医时所应具有的道德。@白衣山猫,曾讲述过发生在诊室里的病人退挂号费的事,让我们对病德有最直观的认识。
上午专家门诊,大部分病人通情达理,对我挺有礼貌。没有想到,临近下班,却接连来了两个奇葩病人。
第一个是个20岁贵州年轻人,自诉肚子上长了个块来就诊。电脑里接诊后,让他躺在检查床上,我给他检查。我扪诊后告诉他:这是常见的体表肿块,位于皮下的脂肪瘤,直径大概1cm,可以随访观察,半年左右回来复查一次,暂时不用处理。如果不再增大,可以不用处理。我让他可以回家了。小伙子站起来,一声不吭,拿着挂号单子就走。
过了一会,小伙子又回来了。推开就诊的病人,直嚷嚷:“你既没有给我检查化验,又没有给我开药,为什么不给我退挂号费?”
我告诉他,我给他做了物理检查,做了诊断,已经看过病了,也告诉他下一步的方案了,所以挂号费不能退了。
小伙子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张B超单,6月中旬的B超提示:腹壁皮下0.8cmx0.9cm肿块。脂肪瘤。他说:“你看看,你看看,我的脂肪瘤多大?你说我1cm大小?明明是误诊,你的医德呢…”
我急火攻心,一口气接不上来,差点就那么吐血身亡了。
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得赖我行医谋生。如被投诉还得扣钱。为五斗米折腰,木有办法啊。想到此,耐着性子解释。十分钟后,小伙子走了。
旁边一个老人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
看完了前面几个人,轮到那位老人。
老人61岁,右脚掌溃烂已经三月,在诊所和社区医院已经治疗了好久。给他检查,发现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温度明显比左下肢低,右足背动脉博动已经消失。大致判断,这是下肢动脉闭塞供血不足引起的右脚掌溃烂。我告诉他病情。因为自己医院没有专业的血管外科,就建议他到兄弟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这时候,老人表现出很不高兴,要求退挂号费。他说:“你让我去别的医院看病,我还得挂号,你既没有给我检查化验,也没有给我开药,不应该退挂号费吗?”
老人走路已经颤颤,但吵起来一点不输年轻人,说到激动处,手拍桌子,口沫横飞。
我能不退吗?我不想吵架,也耗不过他呀。由于电脑里已经接诊,退挂号费程序繁多,如果跑完退好,可能一上午就不要看病人了。摸摸口袋,有钱,拿出十四元钱给他,他满意地走了。
一个专家门诊14元挂号费,分到医生头上不会超过3元,就这样,看了一个老人,赔了十元。
一顿午饭钱没有了。中午饭也不想吃了。
本来,全世界医生源自医术的判断最值钱。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医生的医术就不值钱了呢?难道医生非要卖药,非要卖检查化验才算是行医吗?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固然需要医者坚守高尚的医德,张扬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如果没有安定的执业环境,没有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医患和谐只能是一句空话,最终结果只能两败俱伤,既不利于医者也不利于病人。因此,我们在呼唤“医德”的同时,患者也不要忘了自己就医时的“病德”。
所谓“病德”,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在对待疾病问题和就医时所应具有的道德。公允地说,现实中不少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只强调医者应如何待己,却忽视了自己应如何对待医者,缺乏应有的“病德”。
一般说来,“病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正确对待疾病的科学态度。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服务,它不能完全以服务结果的好坏为标准;
其二,文明、良好的就医行为。病人是人,医者也是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鼓励和尊重。没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愉悦的心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三,信任、理解的正常心态。病人就医应以信任医者为前提,没有患者对医者思想上、技术上的信任,正常的医疗活动就难以进行。在当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的背景下,部分病人或家属总是抱着怀疑的心态看待医者的检查和治疗。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要么是抱怨、责难、挑剔医者,要么是请吃送礼讨好医者,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总之,医与患作为医患关系的当事主体,需要彼此尊重、相互信任。
热门创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