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
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除一部分腰痛的患者能作出明确的诊断,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其余部分的诊断概念较为模糊。近年来,对腰痛的不断认识,椎间盘源性腰痛也逐渐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用于临床诊断。
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到底手术效果好还是保守治疗效果好,目前尚没有肯定的结论。保守治疗有卧床休息、牵引、按摩、腰围制动以及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有半数以上患者可通过上述非手术治疗数年后达到逐步缓解。对于症状反复发作,时间持续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阳性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适当的卧床休息,可以有效缓解腰痛,但卧床时间长和卧床时间短和腰部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别,以卧床2天最为适宜。
(2)药物治疗:可明显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如外周和中枢性镇痛药、肌肉松弛剂、镇静剂、糖皮质激素等,但这些药物治疗只是对症治疗,未对产生疼痛的椎间盘本身进行干预,不会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
(3)康复理疗:推拿、按摩、针灸治疗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能缓解腰背部疼痛。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物理疗法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腰痛的基础;在腰痛的初期,对患者进行按摩等物理治疗是有必要的。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可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椎间融合术 椎间融合术的疗效较为肯定,它既可以清除导致疼痛的椎间盘及炎性物质,同时又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致痛椎间盘并将相邻椎体融合,稳定运动节段,阻止椎间盘进一步退变,消除椎体间异常运动导致的疼痛。椎体间融合术的方法主要有前路、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间盘融合术。
但融合术以牺牲椎间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为代价, 且脊柱融合容易加速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发生融合失败、内固定断裂等,故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较新的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如人工椎间盘或髓核置换、微创技术等。
(2)假体置换术 包括人工椎间盘置换和髓核置换术,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假体置换的最佳适应证。它是利用人工假体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和病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结构和负载能力,以达到节段性稳定和节段性运动, 恢复腰椎自然负重及运动功能,减轻负荷,解除疼痛等症状;不增加相邻阶段的应力载荷;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消除了炎症性刺激和自身免疫性反应,是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理想方法。
(3)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作为一种微创的新疗法,临床报道较多。其治疗机制是一定程度的热量能使胶原纤维收缩并凝固神经纤维。
(4)髓核成形术 椎间盘内射频消融治疗原理与椎间盘内电热疗法相似,与其他微创技术相比,该手术方式具有穿刺腔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即可下床行走、无热损伤所致明显疼痛等
总之,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诊断此症, 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必须严格,掌握各种疗法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