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的意思是说,到了秋天气候虽然转凉,但也不必忙于增添衣服,即使是晚秋“月落鸟啼霜满天”的时节穿衣也要有所控制,应做到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
秋天,气候由热转寒,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与致密交替之际。此时,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故气温开始逐渐降低,人体阳气亦开始收敛,为冬时藏精创造条件,若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故不宜一下子添衣过多,以免妨碍阳气的收敛,此时若能适当地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对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寒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秋天宜“冻”。这一冻,可以避免多穿衣服而导致的体热出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不要过早地添衣,使人体的抗冷机能得到锻炼,增强御寒的耐力,避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
但是“秋冻”也不是冻得瑟瑟发抖,要想“冻”出健康,这里还大有学问。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然“冻冻”无妨。仲秋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秋冻”也得有“度”,不能机械对待。如寒流来时,若不适时添衣保暖,让身体自我调节,还一味坚持恪守“秋冻”,那就要“冻”出病来。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很难适应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常常因此感冒发热,甚至引发出各种疾病。秋冻的锻炼以舒服和耐受为度。
????另外,有些人群也是不适合“秋冻”的。平常“容易气短、爱喘大气、手脚冰凉、脾胃虚弱易腹泻”的气虚、阳虚体质、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的体质虚弱等人群,不太适合“秋冻”。除了老人、小孩,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消化道溃疡病者,都是不宜“秋冻”的。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可导致血管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发生中风。寒冷更是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