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治疗思维方法也很多,有用六经辨证的(分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的不同情况),中医内科学又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对于现代临床来说,很多原因都可以引发头痛,一定要排除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必要的检查一定要做。下面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陈士铎治疗头痛的经验。
一、真邪入脑
抓主症: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有的病势比较急。
病机分析: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虽然邪在脑,不比邪犯心与犯五脏也,苟治之得法,亦有生者。
方剂:救脑汤:
辛夷(三钱) 川芎(一两) 细辛(一钱) 当归(一两) 蔓荆子(二钱)水煎服。一剂而痛即止。
方解:细辛、蔓荆治头痛之药也,然不能直入于脑,得辛夷之导引则入之矣。但三味皆耗气之味,同川芎用之,虽亦得愈头痛,然而过于辛散,邪气散而真气亦散矣,故又加入当归之补气补血,则气血周通于一身,邪自不能独留于头上矣,有不顿愈者乎。
注意:此种头痛,一定要排除原发病,再行治疗。
二、风邪袭头
抓主症:头痛位置不定,走来走去。
病机分析:此饮酒之后,当风而卧,风邪乘酒气之出入而中之也。酒气既散,而风邪不去,遂留于太阳之经。太阳本上于头,而头为诸阳之首,阳邪与阳气相战,故往来于经络之间而作痛也。病既得之于酒,治法似宜兼治酒矣,不知用解酒之药必致转耗真气,而头痛愈不能效,不若直治风邪能奏效之速也。
方剂:救破汤:
川芎(一两) 细辛(一钱) 白芷(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痛止,不必再剂也。
?方解:盖川芎最止头痛,非用细辛则不能直上于巅顶,非用白芷则不能尽解其邪气,而遍达于经络也。虽如 本他药,未尝不可止痛,然而大伤元气,终逊川芎散中有补之为得也。
三、肾虚头痛
抓主症:人有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矣。
病机分析:此乃少年之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之者也。人皆以头痛之药治之而不愈者何也?盖此病得之肾劳,无肾水以润肝,则肝木之气燥,木中龙雷之火,时时冲击一身,而上升于巅顶,故头痛而且晕也。治法宜大补其肾中之水,而少益以补火之品,使水足以制火,而火可归源,自然下引而入于肾宫。火有水养,则龙雷之火安然居肾,不再上升而为头痛也。
方剂:八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山药(五钱) 茯苓 丹皮 泽泻(各三钱) 川芎(一两) 肉桂(一钱)水煎服。二剂而头轻,十剂而全愈。
然后去川芎而加白芍、当归各五钱,再服二十剂,永不再发矣。
方解:盖六味汤为补精之圣药,肉桂为引火归经之神品,川芎治头痛之灵丹,合而用之,所以奏功如响。惟是头痛在上焦,补肾中之水火在下焦也,何以治下而上愈?且川芎乃阳药也,何以入之至阴之中,偏能取效耶?不知脑髓与肾水原自相通,补肾而肾之气由河车而直入于脑未尝相格也。川芎虽是阳药,然能补血而走于巅顶,既可上于巅顶,独不可入于脑内乎。
况加之肉桂,以助命门之火,同气相合,故能同群共济,使宿疾老邪尽行祛散。而肾中水火,又复既济,何至有再冲上焦之患乎。十剂之后,不再用川芎者,头痛既痊,不可再用以耗真气。故改用白芍、当归,肾肝同治,使木气无干燥之忧,而龙雷之火,且永藏于肾宅,尤善后之妙法。倘倦服药汤,改汤为丸,未为不可也。
四、肝郁头痛
抓主症: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于左者为多,百药治之罔效,其病有时重有时轻,大约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之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
病机分析:此病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之于少阳之经,遂致半边头痛也。痛至岁久,则眼必缩小,十年之后,必至坏目,而不可救药矣。治法急宜解其肝胆之郁气。虽风入于少阳之胆,似乎解郁宜解其胆,然而胆与肝为表里,治胆者必须治肝。况郁气先伤肝而后伤胆,肝舒而胆亦舒也。
方剂:散偏汤:
白芍(五钱) 川芎(一两) 郁李仁(一钱) 柴胡(一钱) 白芥子(三钱) 香附(二钱) 甘草(一钱) 白水煎服。毋论左右头疼,一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方解:
?夫川芎止头痛者也,然而川芎不单止头痛,同白芍用之,尤能平肝之气,以生肝之血。
肝之血生,而胆汁亦生,无干燥之苦,而后郁李仁、白芷用之,自能上助川芎,以散头风矣。况又益之柴胡、香附以开郁,白芥子以消痰,甘草以调和其滞气,则肝胆尽舒而风于何藏?故头痛顿除也。惟是一二剂之后,不可多用者,头痛既久,不独肝胆血虚,而五脏六腑之阴阳尽虚也。若单治胆肝以舒郁,未免销铄真阴,风虽出于骨髓之外,未必不因劳因感而风又入于骨髓之中。故以前方奏功之后,必须改用补气补血之剂,如八珍汤者治之,以为善后之策也。
?附:很多现在临床大家都擅用散偏汤加减来治疗头痛,分享一下杜雨茂教授的加减法。
(1)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
(2)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
(3)阴血污虚,可加生地、当归。
(4)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僵蚕、全蝎。
(5)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宜加贯众。
(6)若兼有高血压,可加怀牛膝、桑寄生。
(7)若兼有内热,可加知母、丹皮等。
五、清阳不升
抓主症:遇春而头痛,昼夜不得休息,昏闷之极,恶风恶寒,不喜饮食。
病机分析:《内经》云:春气者,病在头。气弱之人,阳气不能随春气而上升于头,故头痛而昏闷也。凡有邪在头者,发汗以散表邪,则头痛可愈。今因气微而不能上升,是无表邪也,无邪而发汗,则虚其虚矣,而清阳之气益难上升,气既不升,则阳虚而势难外卫,故恶风寒。气弱而力难中消,故憎饮食耳。治法补其阳气,则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内无所怯,而外亦自固也。
方剂:升清固外汤:
?黄芪 (三钱) 人参(二钱) 炙甘草(五分) 白术(三钱) 陈皮(三分) 当归(二钱) 白芍(五钱) 柴胡水煎服。一剂而痛减,再剂而病愈。
此方即补中益气之变方,去升麻而用柴胡者,以柴胡入肝,提其木气也。木主春,升木以应春气,使不陷于肝中,自然清气上升。况参、 、归、芍无非补肝气之药,气旺而上荣外固,又何头痛之不愈哉。
六、气血两虚、风寒入脑
抓主症:人患头痛,虽盛暑大热之时,必以帕蒙其首,而头痛少止,苟去其帕,少受风寒,其痛即发,而不可忍,
病机分析:人以为风寒已入于脑,谁知乃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而然?夫脑受风寒,药饵上治甚难,用祛风散寒之药,益伤气血,而头愈痛。
方剂:用生莱菔汁以灌鼻者,因鼻窍通脑,莱菔善开窍而厘清浊,故用之而可愈头风,然又不若佐以生姜自然汁为更胜也,盖莱菔祛脑中之风,是其所长,不能祛脑中之寒,二物同用,则姜得莱菔而并可祛风,莱菔得姜而兼可祛寒也。其法用生莱菔汁十分之七,生姜汁十分之三和匀,令病患口含凉水仰卧,以二汁匙挑灌鼻中,至不能忍而止,必眼泪口涎齐出,其痛立止也。
痛止后,用四物汤加羌活、藁本 、甘草数剂调理,断不再发。此等治法,实法之至巧者。
随笔总结感悟:
1、陈士铎治疗头痛擅用大剂量川芎,治疗外邪侵犯头部导致的头痛效果佳,可以配合细辛、白芷使药力直达脑窍,内伤头痛也可以大剂量使用,但是要配伍补益之药;川芎散中有补,可谓头痛必用之药;在古籍记载有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
2、治疗风寒头痛用生莱菔子汁、生生姜汁,其法用生莱菔汁十分之七,生姜汁十分之三和匀,令病患口含凉水仰卧,以二汁匙挑灌鼻中,至不能忍而止,必眼泪口涎齐出,其痛立止也。这种方法可以引申来治疗过敏性鼻炎,
鼻和脑是相通的,记得在《景岳全书》中写有:“鼻为肺窍,又曰天牝,乃宗气之道,而实心肺之门户,故经曰∶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然其经络所至,专属阳明,自山根以上,则连太阳、督脉,以通于脑,故此数经之病,皆能及之。”,所以治疗起来也是相互的,针灸可以针刺印堂、上星、神庭治疗鼻炎,外用熏鼻、灌鼻或者鼻烟的方法治疗头脑一系列疾病,比如鼻烟,闻鼻烟可以借其芬芳之气,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它有驱寒冷、治头痛、开鼻塞、明目、活血等药物作用。因为闻鼻烟可起到轻度的麻醉作用,以缓解神经紧张的压力,使疲劳的身躯得到暂时的休息和松弛。 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凡用鼻烟的人咳嗽哮喘甚少,没有得脑炎的。
莱菔子的各家论述
1. 朱震亨: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2.《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3.《医学衷中参西录》: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
4.《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5.《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