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邓铁涛,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内科专家。1916年10月生,广东省开平市人。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5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于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新的见解。临床善治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其论著深受国内外学者重视。
-------------------------------------------------------------------------------------------------------------------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邓氏师其法,从中体会到,用之得当,确有奇效。
一、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之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和消化受纳之功能的恢复。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自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方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为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冲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邓氏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而且反复难愈,根据中医“脾主肌肉”之理论的认识,此属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二、“升”者平之
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邓氏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
怎样解释黄芪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氏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邓氏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分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柴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增强;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200克,该院西医生对黄芪用200克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
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戒”了!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
三、攻可补之
张锡纯认为黄芪之升补,尤善治流产崩带。但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邓氏的经验。死胎之于母体,已转化为病邪,病属实证。自宋代以来,妇科方书,下死胎习用平胃散加朴硝。平胃散是健运胃肠湿滞的主方,苍术猛悍为健运主药;厚朴、陈皮加强行气燥湿之力;加朴硝以润下。前人认为“胃气行则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则无不下矣。”明代以后,《景岳全书》提倡用脱花煎催生与下死胎,此方以行血为主,兼用车前、牛膝以利下。平胃散着眼于气滞,脱花煎着眼于血瘀。
邓氏曾治一气阴两虚之胎死腹中之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并配合针灸,后用脱花煎,皆因药证不符而未效。再经仔细辨证,借用王清任治产难之加味开骨散,重用黄芪120克,外加针灸,一剂而死胎产下。开骨散是以宋代龟甲汤加川芎而成,明代又名加味芎归汤。此方重用当归、川芎以行血,龟板潜降,血余炭引经而止血。本方不用攻下药和破血药,故明代以后多用以治产难。清代王清任认为本方治产难有效有不效,缘只着重于养血活血忽视补气行气,故主张在开骨散的基础上,重用黄芪补气行气,使本方更臻完善。
此例何以用加味开骨散取效?缘患者妊娠八月,胎动消失七天,诊其舌淡嫩,剥苔,脉大而数,重按无力,更兼问诊知其妊娠反应较甚,呕吐剧烈,食纳艰难,致使伤津耗气,病虽实而母体虚,本不任攻下,故用平胃散加味和脱花煎无效。傅青主指出:“既知儿死腹中,不能用药以降之,危道也;若用霸道以泻之,亦危道也。盖生产至六七日,其母之气必甚困乏,乌能胜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强逐其死子,恐死子下而母亦立亡矣。必须仍补其母,使母之气血旺,而死子自下也。”实践证明,傅氏这一论点是正确的,为下死胎另辟蹊径。傅青主主张用疗儿散治之,邓氏用加味开骨散取效,异曲同工,这是寓攻于补之法。
四、瘫者行之
对于偏瘫、截瘫等属于气虚有瘀者,补阳还五汤是一张特别著名的效方。它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氏对于治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认为痿证有虚仍有实,补阳还五汤用之要得当。但张氏不能不说:“补阳还五汤其汤甚妥善也。”邓氏曾用此方治疗各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气虚血瘀之偏瘫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恢复五成的,也有恢复八、九成的。
邓氏之夫人林氏,77岁,缘患高血压30余年,1995年12月28日自觉眩晕,未加注意。翌日上午发现右足无力,步履轻浮不稳,测之血压偏低(16/9.3kPa)。30日早晨出现语言不利,右侧上下肢体不完全性瘫痪,舌胖嫩,苔浊,脉大稍浮,中取涩象。此乃中风之象,气虚兼痰瘀之证,急予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加减,黄芪重用至90克,每天一剂,三煎日三服。1996年1月3日,病情得以控制,遂送我校附属医院作颅脑CT检查,其结果提示:①桥脑左侧腔隙性脑梗塞;②脑萎缩。继续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酌加天竺黄、胆星、法夏、橘红、云苓、全蝎、鸡血藤等除痰通络之品二三味加减化裁,黄芪重用90~120克,另配合头针体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并能参与家务劳动,唯觉患侧肢体容易疲倦而已。整个医治过程全在家中进行,未用过任何对症治疗的西药。
邓氏体会使用补阳还五汤须要注意两点:一者辨证须是气虚血瘀之证;二者黄芪必须重用至120克,不宜少于60克方效,其它药量也可略为增加,但决不能轻重倒置。
五、表虚固之
李东垣认为黄芪能补三焦之外又能实卫气。卫气者,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实卫”就是“固表”。自汗一证“玉屏风散”为疗效确切的名方。邓氏体会此方不但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为了方便,常用汤剂,其分量为: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防风用量少于黄芪,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而达相畏相使目的便可。白术的用量是黄芪与防风的用量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有一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盗汗淋漓!这是不明方意,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治自汗兼阴虚者,邓氏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加麻黄根10克。至于纯阴虚之盗汗,邓氏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曾会诊一烧伤病人,每晚盗汗严重,仅用当归六黄汤一剂而汗止。本方黄芪之分量为其他药量的一倍,此阴阳互根之义。邓氏曾建议某中医院按其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12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名医蒲辅周用玉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治疮疡烂肉,黄芪也是一味重要药物。曾会诊一患者,腋下肿瘤摘除之后,伤口久不愈合,不断渗液,一天要换多次纱布。用补益气血之剂重用黄芪30克后渗液减少,不到半月而伤口愈合,此黄芪内托之功也。
小儿疮疖,逢夏则发,此伏彼起,实不少见,亦甚棘手。一军医小孩,自两岁开始,夏季疖疮发作,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发,反反复复,此伏彼起,至秋交方愈。如是者3年,乃求助于邓氏。时正6月,小孩满头疖疮。人虽不瘦而面黄唇淡,舌胖嫩,苔白,脉细,此正气虚不能抗御病邪所致,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甘草各6克,茯苓、绿豆、炙甘草各12克,四剂。疖疮乃不再起。其父翌年一月求治断根,为处预防方:黄芪9克,防风、甘草、浙贝各6克,陈皮、白术、蒲公英各12克,嘱其于四月开始,每周二剂。此后疮未再发。
六、证须审之
黄芪虽好用,但黄芪到底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邓氏曾治一肺结核病人,于养阴除痰药中加入黄芪9克,一剂额部发热,二剂全面发热,三剂颈面均热,撤去黄芪后热自消失。又治一中风患者,药后头皮发痒,体温增高,误以为外感,改用辛凉解表之剂,一剂热退。再用黄芪90克,又再发热,右上肢活动反而退步,乃知辨证不确当。经辨证分析,患者脉虽大,但舌苔厚腻而舌质胖亦无齿印,此证痰瘀比较,痰湿重于血瘀,改用祛痰为主,稍加祛瘀之药,以五爪龙代黄芪,证遂向好转。对于使用黄芪的指征,邓氏认为舌见淡胖有齿印,脉虚大或寸部弱,再参察有否其他气虚之证,便可考虑使用。至于用量之多寡,则要时时留意证候之变化,切戒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