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说实话,我年轻的时候,遇到难过的坎,老妈就会拿我的生辰八字,给当地的老先生算一算,反馈一点信息回来。
我对这个信息,很感兴趣,并且信以为真。一直到十几年之后,自己经历过风风雨雨,再读《易经》,发现其实被心理暗示了。
从此,我再也不算命,也不建议学易的人搞算命。因为,我发现,人其实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动接受。
现代生物科学发达,人类可以通过编辑DNA,改变物种的基因。人的命运,就是隐态的基因,也可以改变。其中,最核心的改变,是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思维变了,命运就会发生彻底变化。
没学《易经》以前,常人的烦恼,我都有。学通《易经》,思维改变以后,常人的烦恼,我都没有。
今天,通过《易经》观卦,结合我自身的例子,告诉大家一种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从我见,到全面。
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决定一生的成就,做3件事,改变格局。
人的一生,貌似忙忙碌碌,其实只有3件事:
自己和自己的事;
自己和别人的事;
别人和别人的事。
应对的方法是:
自己和自己的事,看开;
自己和别人的事,和谐;
别人和别人的事,管不着。
做到这3点,人生就没有烦恼,虽然无比简单,但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王阳明说,人总是无视和抛弃简单的真理,去追求那些复杂的知识。
我们世俗人的烦恼,就是处理不好这3件事。应该看开的事,耿耿于怀;应该和谐的事,却一定要争个对错;不是自己的事,非要去掺和一脚。
真正悟到易的人,就会知道,在《易经》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对和错。
有些学易的同行,跟我争对错。我向来不理。为什么?
真正悟到易的人,就会知道,在《易经》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对和错,所以没什么好争执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同样一件事,我从这个角度看,得到A结论;你从相反的角度看,得出B结论。
答案不一样,只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我们芸芸众生,在没有开悟以前,看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是我之见。也叫我执。
我认为是这样,我觉得这样才对,我的看法……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忘记别人也有角度,所以才会有矛盾。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吐槽,他说看不惯一个合伙人的做法,很生气。
我问,他的做法,违法吗?缺德吗?
他说,没有。
我说,人家既不违法,又不缺德,就没什么值得指责的。你生气,是因为用自己的思维标准去衡量别人。别人不合你的意,你就生气。问题在你自己身上。你跟他,合得来,就聚;合不来,就散。人生苦短,有什么值得生气的?气坏自己的身体。
可见,人的思维标准,也就是人的观念,既构成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又会限制这个人的发散性思维。我之见太大,人就看不见更广阔的世界。
《易经》的观卦。
观,就是看。这个卦,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真的很不一样。
观卦,坤下巽上。二阳爻在上,四阴爻在下。二阳居于尊位,为四阴所仰视,这就是观。
观卦的6条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得出不同的状态。
观卦第一爻: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观卦的一卦之主,是九五,为君子,君主;初六处在最基层,是小人。
(上一篇文章,我说过《易经》中的小人,也指平民,并无贬义。不是现代人指的小人。)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童,孩童,小人。小人远观九五大人,看不明白,不能理解大人的做法。大人不记小人过。所以君子吝,但小人无咎。
观卦第二爻:六二,闚观,利女贞。
六二,是阴爻在偶位,本身得正,位置又居中。在《易经》里,凡是得中正的爻,都是吉,有利。
闚观,从门内往外偷偷地观看。古代的女人,都是主内。所以女主从内往外观,是利女贞。
反过来,如果男人像女人这样“闚观”,就很丢脸了。
男主阳,女主阴。女人没有主见,那是柔顺;而男人没有主见,那就变成软弱。
观卦第三爻:六三,观我生,进退。
六二居中正,有利;六三,阴爻居阳位,为不正,位置又不中。这种处境,上不到天(九五),下不到地(六二),可进可退,只能自己看着办。
观卦第四爻: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六四是阴爻,又靠近九五阳爻,就像领导身边的秘书。六四,近观九五,最好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九五的得力助手。宾于王之用,则有利。
如果,你问升职的事,得到这一卦的这一爻,那就是无比有利。
观卦第五爻: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真正的大领导,其处境都是高处不胜寒。到了那个位置,连说句知心话的人,都很少了。身边的人,不是拍马屁的,就是诚惶诚恐的。所以,观我生。自己观,自己拿主意。无咎。
观卦第六爻: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上九,是过来人,回头观九五,所以无咎。
从《易经》观卦的6条爻,就能看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为人处世。
如果,你总是习惯性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别人,就会很狭隘;如果你能放下自我之见,从宏观角度,去观一切现象,那么你才能看到全局,看到一切可能。
《易经》的观卦,可以有很多种解读。
其实,解读易,有千万种方法,只要有理,合理,皆可。
易无定法。
将来你们自己精通《易经》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易经》。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抓住易的根本,无论怎么变化,都能灵活运用。
本文转载自http://www.360doc.com/userhome/32284751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