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宣肺散寒,祛痰平喘法治疗哮喘
患者姓名:梁某 男?1921-01-27
就诊时间:1985-03-05
主诉:咳喘痰鸣已二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二个月前因扫雪受凉致感冒发热,咳嗽,服治疗感冒药一周,体温降至正常,但咳嗽不减,且逐渐加重,遂住入当地县医院治疗,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合并感染。用青、链霉素、氨茶硷等药治疗一周,病情有所控制而出院。出院后第三日病情再次加重,胸闷气短,喘息不得卧,喉间痰鸣,复用抗生素及平喘药效果不显,经省人民医院复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现喘促胸闷,不能平卧,畏寒肢冷,咳嗽气逆,吐痰稀白涎沫,量多,喉痒,腹胀纳差。 舌质:舌质淡 舌苔:白稍腻 脉象:滑脉,弦脉
辨证分析: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病史。此次发病因受凉致风寒之邪袭于表卫,引动在里之伏痰,壅塞气道,痰气相搏,肺气不得宣降,故咳嗽喘促,胸闷而不得平卧;水津不得肺气之宣发通调,聚而成痰,因寒邪所伤,故咳吐稀涎,色白起沫;营卫为风寒郁闭,不能达于肌肤经络,故畏寒肢冷,喉痒;脾胃素虚,寒痰内宿,影响纳化功能,故腹胀纳差。舌质淡,苔白稍腻,脉弦滑,皆风寒外束、内蕴寒痰之病理特征。因肺主气,肺气虚则气无所主而为喘;肺气虚不足以温煦肌肤皮毛,卫外不固,易感风寒而致喘;脾虚中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养于肺,使肺易为邪干而为喘;肾为气之根,肾虚则气失摄纳而为喘。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标症已解之时,即应着力于扶正培本,或健脾,或补肺,或益肾,阳虚温补,阴虚滋养,务使正复而有御邪之功。
方名:小青龙汤,二陈汤
组成:麻黄5g,前胡10g,细辛5g,干姜5g,五味子10g,苏子10g,桔梗10g,杏仁10g,陈皮10g,半夏10g,云苓15g,炙桑白皮12g,炙冬花10g,甘草3g。
用法:3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水煎服。
医嘱:避风寒,勿食生冷油腻辛辣甜食。
按语:
针对本例风寒外束、表里均寒之病机,以麻黄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内以温肺化饮,外可辛散风寒;五味子温敛肺气以止咳,并防肺气之耗散;合二陈汤,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辅以陈皮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云苓健脾渗湿,俾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是兼顾其本之法;并以前胡、杏仁、苏子、炙桑白皮、炙冬花、桔梗开宣肺气、降气行痰、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散风寒、宣肺平喘、止咳祛痰、理气燥湿之功。
?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