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脾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③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补牌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与揉中脘、指揉脾俞、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可与清天河水、清大肠等穴合用。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仅只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或清后加补。
【肝经】
线状、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旋推为补,称补肝经。清肝经、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五心烦热、目赤、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①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可与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肝经宜清而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
线状和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旋推为补,称补心经。清心经、补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可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穴合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补,对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
【肺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①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与揉肺俞等穴合用;②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可与推膻中,揉风门等穴合用。
【肾经】
面状、线状相合穴位。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补,或旋推,称补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虚喘,肾虚腹泻、遗尿,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等。
临床应用:①补肾经能补肾益髓,温养下元,可与揉肾俞、揉丹田等穴合用;②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可以清小肠代之。
【大肠]线状穴位。
位置:食指挠侧缘,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线。
操作: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临床应用:①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可与揉丹田、揉外劳宫、推三关等穴合用;②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守积滞,可与推六腑、摩腹等穴合用;③本穴又称指三关,亦可用于诊断即望指纹可参阅小儿推拿概论有关章节。
【小肠】
线状穴位。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小肠;反之为补小肠。清小肠和补小肠统称为推小肠。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尿闭、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可与清天河水穴合用;②补小肠可用于遗尿、多尿,与揉丹田、揉肾俞等穴合用。
【四横纹(四缝穴)】
短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①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②用拇指甲分别掐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横纹,称掐四横纹。
次数:推?100~300次;掐?5次。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推四横纹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疳积,可与补脾经、揉中脘等穴合用;②掐四横也有同样效果;③也可选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四横纹出血(液),效果也很好。
【板门】
面状穴位。
位置:掌测大鱼际平面。
操作:①指揉,称揉板门;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或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称推板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临床应用:①揉板门能健脾和胃,可与补脾经、揉中脘、揉脾俞等穴合用;②板门穴推向腕横纹能止泻,腕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内劳宫】
位置: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
操作:以指揉,称揉内劳宫。
次数:100~300次。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能清热除烦,可与清心经、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
操作:用运法,称运内八卦。
次数:100~300次。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临床应用:运内八卦能宽胸利隔,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可与推脾经、推肺经、揉中院、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①中指揉,称揉小天心(图227),用指甲掐,称掐小天心;用中指捣,称捣小天心。
次数:揉100~300次;掐、捣5~20次。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临床应用:①揉小天心能清热、利尿、明目,可与清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掐人中、掐老龙等穴合用。
【运水人土、运土人水】
弧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呈一弧线状。
操作:①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②反方向自小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拇指根,称运水入土。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便秘等。
临床应用:①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可与退下六腑穴合用;②运水入土能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可与推上三关穴合用。
【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以指按揉,称揉总筋;以指甲掐,称掐总筋。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惊风抽搐、口舌生疮、夜啼、潮热等。
临床应用:①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痛,通调周身气机,可与清心经、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治疗惊风抽搐多用掐法,可与捣小天心穴合用。
【大横纹(手阴阳)】
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腕横纹。挠侧纹头尽端称阳池,尺侧纹头尽端称阴池。
操作:①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为分手阴阳(图229);②自两旁(阳池、阴池)向中央(总筋)合推,称合阴阳。
次数:30~50次。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①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食消,可与摩腹、推牌经等穴合用;如实热证阴池宜重分,虚寒证阳池宜重分;②合阴阳能行痰散结,可与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③揉总筋、分手阴阳是小儿推拿手部操作的常例手法。
【十宣(十五)】
位置:十指指尖,指甲与白肉际处。
操作:用掐法,称掐十宣。
次数:各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高热昏厥。
临床应用: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有清热、开窍的作用,可与掐老龙、掐人中、大推脊等穴合用。
【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1分许。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掐之知痛有声者,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者,一般难治。
热门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