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白带异常主要表现为白带过多。白带过多,中医上称为带下病。带下病根据白带颜色可分为白带下、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和赤带下。
带下这个病都是湿症,以带命名是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带脉通于任督,任督二脉病才引起带脉病。带脉约束胞胎之系,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会引起胞胎不固,所以说带脉弱则胎易坠,带脉弱则胎不牢。所以说带脉弱者开一。然而带脉之伤,并非只是跌伤损气而已,纵欲纵酒,虽然没有疼痛之苦,而有暗耗的害处,气不能化经水而变为带下病。带下病以已婚女性居多,未婚女性较少。并且脾虚、肝郁、湿气侵犯、热气逼迫,怎能不患带下病?
白带下:有妇女长年累月留下白色物,如鼻涕如唾液,无法禁止,甚至臭秽,这就是白带。白带都是湿盛火衰,肝郁气弱,脾虚,气下陷而引起脾精不守,不能化血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流下。治疗宜补脾胃,稍辅予舒肝,脾气健而湿气,自然就没有白带过多之病。中药应该用完带汤:白术(10g,炒)山药(10g,炒)人参(10g)白芍(15g,炒)车前子(10g,酒炒)苍术(10g,制)甘草(5g)陈皮(5g)黑芥穗(10g)柴胡(10g)
青带下:如果带下物呈青色,甚至如绿豆汁一样,很粘稠,气味腥臭,这就是青带。青带是肝经湿热引起。肝属木,木色为青,带下物像绿豆汁,属肝木之病。解除肝木的火邪,清利膀胱的水湿,青带病均能去除,应该用加减逍遥散(茯苓15g,酒炒白芍15g,生甘草12g,柴胡10g,茵陈10g,陈皮5g,炒栀子10g)。
黄带下:妇女有带下且色黄,如黄茶汁,气味腥秽,这就是黄带。黄带是任脉湿热导致。任脉本不容纳有水气,湿气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化成黄带的?带脉横生,与任脉相通,任脉直上通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液下灌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则口中的津液尽化为精。唯有热邪存在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为精,而化为湿。因此,湿气者,属土之气,实际是水的侵袭。热是火之气,实际是木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与热混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变为黄色。黄带不从水火化,而从湿气化,因此很多人就误认为黄带为脾胃之湿热引起,单纯去治疗脾而不能痊愈,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围绕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成黄色,单治脾怎能痊愈?正确的治法是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应该用易黄汤(炒山药10g,炒芡实10g,盐炒黄柏10g,酒炒车前子10g,碎白果10枚)。
黑带下:带下色黑,甚至如黑豆汁一样,气腥,这就是黑带。黑带是因热到极点引起。火本红,为何成黑?因为下寒之极。殊不知火到了极点就似水,这个是假象。黑带下,症状必有腹痛,小便时如刀割,阴部发肿,面色发红,时间长了就会黄瘦。饮食必须根据人的身体和状态来选择,口中会有热渴,饮用凉水,很快就会觉得宽快,这就是胃火太旺,以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煎熬,所以熬干变成炭色,因取可以判断是火热积极的变化,而非寒气的变化。此等之症,不至于发狂,全赖肾水,以肺经无病,生生不息之气,润心救胃以救之,所以虽成黑带之症,但是火结于下而不炎于上。治疗上面应以祛火为主,火热退,则湿气自除。应该用利火汤(大黄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王不留行10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知母8克,煅石膏15克,刘寄奴10克。)
赤带下:妇女如果带下色红,似血非血,淋沥不断,这就是赤带。赤带也湿病,湿是土之气,土为黄白之色,现在不见黄白而见赤色,是火热的缘故。火色赤,因此带下也是赤色。带脉系于腰脐之间,几乎至阴之地,不宜有火,现在见火症,其路通于命门,是命门之火出来导致的吗?殊不知带脉通于肾,而肾气又通于肝,妇女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导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而肝不藏血,也渗于带脉之内,都是由于脾气受伤,运化无力,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一起下流,所以似血非血。其实血与湿不能两分,很人以为以赤带属之心火,错啦。治法必须清肝火而扶脾气,则都可治愈。中药用清肝止淋汤:
白芍(10g,醋炒)当归(10g,酒炒)
生地(10g,酒炒)阿胶(10g,白面炒)
粉丹皮(10g)黄柏(10g)牛膝(8g)
香附(6g,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10g)
上述五种带下病最常见的是白带下和黄带下,因此最常用的还是完带汤和易黄汤。带下病(白带过多)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时需要辩证论治,辩证用药。
如果有不明白的,请向我咨询,我会详细解答您的问题。
热门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