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
编辑:ddayh.cn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人群比例高达47%,与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港台地区一样,同属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区域。曾有研究称遗传基因决定了亚洲人更易出现近视问题,这份报告也显示五大近视高发地中亚洲地区就占了4个。那么,亚洲人真的更容易患近视吗?
客观原因
遗传因素
之前有不同机构在部分亚洲黄种人、欧美部分白种人以及南非的一些黑人中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同样用眼情况下,黄种人最易被“近视”袭击,而白种人近视发生率明显偏低,黑种人则被视为所有人种中最“不怕”近视的,因为他们患病率非常低。根据目前调查结论,有不少眼科学方面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黄种人在对于遗传更加敏感,即遗传的易感性影响所致。
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目前人类对于近视的发病机理还是不明确,只是从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上认为黄种人是最应该防范近视的。
竞争因素
专家称,亚洲人近视率高,遗传并不是主要原因。相比与其他洲际的国家,亚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因而竞争也更激烈,所以就出现很多亚洲孩子在眼睛尚在发育的阶段就过早的进行系统阅读,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亚洲人更高的近视率。
人为原因
饮食因素
现今人们日益精制的高碳低脂饮食,使摄入的糖分越来越多,而营养素越来越少,结果,导致眼睛“糖化有余,营养不足”。肯德基和麦当劳等西式快餐传入亚洲后,儿童对糖的摄入量也是与日俱增:处处快餐、天天包装食品和顿顿含糖饮料。
以中国为例,中国人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吃得太多,而且越来越细。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吃粗粮,80年代吃标准粉,90年代吃富强粉,现在吃超级精粉。日益精制的高碳低脂饮食,使大部分中国人越来越缺乏维生素A、硒和DHA等眼睛营养素。
光照因素
1.缺乏自然光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称长期在室内人造光源下学习会导致眼球拉长,从而诱发近视。而每天有2至3小时的室外活动并接触自然光可以提升眼部的多巴胺水平,产生阻止眼球拉长的效果。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长时间在户外活动的人,他们患近视的概率要低得多。
2.灯光强弱不当
有人在使用电灯时,认为光线越亮越看的清,这其实是错误的。眼科专家认为,过强的光线会使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所以,晚上看书、写字时,可选择能调节明暗度的灯,将亮度调到柔和为准。过强或过弱的灯光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图书纸张和印刷问题
越来越精美的印刷、越来越讲究的纸张,使书本越来越具观赏性了。不过,这些精美的图书也有可能伤害到眼睛。铜版纸反光太强,晚上感觉尤其明显,直晃眼睛。这种晃眼的光医学上叫眩光,它使得你要看的东西更不清楚,眼睛更容易疲劳。同时,为了美观,一些图书在字体颜色和大小上的不规范也容易对眼镜造成伤害引发近视。
配眼镜的误区
事实上,人们总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一旦近视就该配眼镜,但近视也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以及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也称为可调节性近视,基本可以通过调节恢复视力,但很多人过早的佩戴眼镜反而失去了最佳的恢复阶段,同时,眼镜度数不合理匹配也加重了近视程度。
青少年成为近视高发人群
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青少年的近视率在90%以上,而这一比例在英国仅为20%到30%。统计数字显示,在危害14岁以下儿童的9种眼疾中,近视排在首位,有专家预测,今后近视将成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70%以上的近视新发病例都出现在青春发育阶段。除部分因父母有高度近视的遗传外,大部分青少年、儿童患上近视是因为课业负担重、沉迷电子产品等原因。同时,巨大的学业和竞争压力使青少年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室内伏案苦读,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到自然光照。事实上,亚洲近视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在教育和学业上表现最抢眼的国家。
近视是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近视眼是一种生活方式关联性疾病,是人类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采取的一种适者生存的进化。为了应付近距离工作,必须要有很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是眼睛适应环境的结果。爱斯基摩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他们都是远距离用眼,根本没有近视的。当现代文明进入北极圈以后,爱斯基摩人也出现了近视眼。
近视的防治其实并不难,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规范读书学习的姿势,多给眼睛休息的时间,常做眼保健操,这些都可以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同时,更多的户外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防止近视的有效方法。以培训的眼科医生数量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