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又叫脑梗塞,是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脑缺血的一种常见病。工作中经常遇到脑卒中的患者因检查发现房颤,来看心内科门诊。那么房颤和脑卒中为什么常常一起出现?这两者到底什么关系呢?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指心房“电路”异常导致心脏乱跳的现象。我们一般用“心率”和“心律”两个指标来判断心跳是否正常。心率指心跳的快慢,即一分钟心跳多少次,正常为60-100次。房颤患者心率可快、可慢、也可在正常范围。心律指心跳的节律,也就是心跳是否规律、整齐。正常人的心跳是规律的,每次心跳间隔的时间相等。但是房颤患者心跳多不规律,时而快、时而慢。跳的太快,可能出现心慌、胸闷。跳的太慢,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倒等。有心脏相关基础疾病的人容易得房颤,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慢性肺病、肺动脉栓塞、糖尿病、甲亢等。有一些房颤找不到原因,也没有心脏相关基础疾病,称为特发性房颤。这可能与年龄、遗传、肥胖、吸烟、酗酒、睡眠呼吸暂停、长期精神紧张、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一般是不会长血栓的,但是房颤导致心房收缩功能紊乱,血液不能及时向前流动,而瘀滞在心房里。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顺着血液进入全身各处血管,导致血管堵塞。血栓堵住脑动脉,就引起卒中;堵住冠状动脉,可引起心梗;堵住四肢血管,会出现四肢末梢的坏死。所以说房颤是因,卒中是果,血栓是罪魁祸首。恢复正常心律
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房颤消融或者电复律等办法,将房颤转为正常心律。这样能使心房充分收缩,血液流动更顺畅,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但是,在左心房已经(或者高度怀疑)有血栓的情况下,恢复正常心律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何时复律、采取何种方法复律都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抑制血栓形成
抗凝药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使血液不容易凝固、血栓不容易形成。对于卒中风险很高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服用抗凝药来降低卒中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抗凝药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防止血栓脱落
左心耳是血栓形成最常见的位置。血栓停留在左心耳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然而,一旦血栓从左心耳脱落,进入到血管中,可导致血管堵塞。因此,将左心耳封堵住,使血栓不能从左心耳掉出,可避免血管堵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参考资料:
1.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年第32卷第4期
2.?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2019),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9年12月第2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