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胸痛部分鉴别诊断
?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PE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
与胸痛鉴别的疾病有很多,下面只简述紧急疾病及常见疾病。
1.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一般有以下危险因素:一般是年龄大于40岁,有长期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冠心病症状:1.典型心绞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
2.不典型心绞痛:部分病人仅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一般心绞痛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超过半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如果胸痛发展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增加、在休息情况下均有心绞痛,考虑心绞痛恶化,有发生心肌梗死风险,若胸痛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多考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如有以上症状需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2.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使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少见,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约5~10例,高峰年龄50~70岁,男 : 女约2~3 : 1。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主要病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严重外伤所致主动脉撕裂,梅毒感染等。
主要症状:突然出现的前胸、肩胛间区、背部、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大部分病人可因剧痛而呈休克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血压升高。
如有以上症状需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3.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主要病因:高龄、骨折、瘫痪、重症疾病需长期卧床病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心房颤动、恶性肿瘤、创伤、妊娠及长期口服避孕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主要症状:可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口唇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咯血,咯鲜血或暗红色血液,部分病人可仅有晕厥。呼吸困难也可能为唯一症状。
如有以上症状需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4.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是指较大的肺气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又称高压性气胸。胸腔内空气不断增多,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部分病人气胸可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主要病因:最常见为胸壁发生外伤,消瘦患者自发性气胸等。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缺氧严重者出现发绀、烦躁不安、昏迷,甚至窒息。
5.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病因: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多为剑突下,腹痛有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可有夜间及空腹疼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可有进餐后疼痛,餐后1-2小时后逐渐缓解。疼痛性质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多伴有腹胀、反酸、烧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若局部腹痛扩张至全腹疼痛,考虑消化性溃疡穿孔,需立即就诊。
6.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
主要病因: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
主要症状: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烧性疼痛,多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伴有反酸。有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吞咽疼痛,食管狭窄时,吞咽困难持续加重。反流物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反流物吸入呼吸道可发生咳嗽、哮喘,吸入性肺炎等。
7.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主要病因:与过多饮酒、暴饮暴食、胆管内结石、胆管梗阻、胰腺血管阻塞、腹部外伤、感染等。
主要症状:腹痛,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若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暂时间内即为全腹痛、急剧腹胀,同时很快即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少数腰部前下腹壁或脐周出现局部皮肤呈青紫色。
8.胸膜炎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
主要病因:感染(细菌、病毒、霉菌、阿米巴、肺吸虫等)和感染因素,如肿瘤、变态反应、化学性和创伤性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结核菌性胸膜炎最常见。
主要症状: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病情轻者可无症状。
9.肋间神经炎
肋间神经炎是肋软骨处有痛性肿块及压痛。又称蒂策氏病。多见于20~40岁,常见于第2或第3肋软骨与胸骨联合处,偶见于其他肋或胸锁关节。
主要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外伤有关。
主要症状:肋间神经痛多经胸部、腹部呈半环状的强烈疼痛,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但可复发,常在数月内自愈,个别可持续数年。
10.肋软骨炎
肋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临床中最常见的是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可占门诊量的95%以上,是肋软骨的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为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不明原因发生的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疼痛伴肿胀的自限性疾病。多发于25~35岁成年人,女性居多。
主要病因: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多为病毒感染,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免疫或内分泌异常引起肋软骨营养障碍,感染性肋软骨炎较少见,致病菌常为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及外科手术导致的化脓性细菌和真菌。
主要症状:患病初期患者感到胸痛,数日后受累肋软骨部位出现肿胀隆起、钝痛或锐痛的肿块,发生部位多在胸骨旁第2~4肋软骨,以第2肋软骨最常见,偶尔也可发生于肋弓。本病多侵犯单根肋骨,偶见多根或左右两侧肋骨同时受累。局部压痛明显,疼痛剧烈的向后背肩胛部或侧肩、上臂、腋窝处放射,深呼吸、咳嗽、活动、挺胸与疲劳后疼痛加剧。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弓状、肿胀、钝痛,皮肤无改变。疼痛轻重程度不等,往往迁延不愈。由于病灶在乳房内上方,同侧的乳房也有牵涉性疼痛,女性患者误以为乳房疼痛而就诊。但乳房本身疾患,常可在乳房摸到肿块或条索状物,或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等可鉴别。病程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但可复发,常在数月内自愈,个别可持续数年。
11.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本病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
主要病因: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神经功能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
主要临床表现: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胸憋、气短,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头晕、失眠、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也可见于高中级白领、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以上是常见的胸痛鉴别诊断,我写出来仅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疾病导致胸痛,我并没有一一写出,如需要更专业的胸痛鉴别,请查阅相关文献指南。
?
热门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