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分享至华南痛风在线公众号
相信很多痛风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得了痛风能吃豆类吗?豆浆能不能喝呢?其实,大豆/豆制品与痛风的关系争议由来已久。 豆类食品富含钙、镁、铁、维生素B1/E等,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低,且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食品,且属营养价值高的优质蛋白,好处实在太多。尽管如此,很多痛风患者甚至医生都一致认为,豆类嘌呤含量高,得了痛风就不能吃豆类食品;不知何时起,痛风患者纷纷将豆制品排除在食谱之外,不管是黄豆、绿豆、红豆还是豆腐、豆浆,似乎得了痛风后都只能绕道而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豆制品真的是高嘌呤食物吗?豆类和豆制品真的会引发痛风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就是,长期吃豆类和豆制品的和尚及以豆代肉的素食主义者,痛风发生率却无明显升高;近年的研究结果也已推翻了这一结论。 豆类的嘌呤含量究竟有多高?查阅数据可知,豆类的嘌呤含量与肉类相近,最高的是大豆,每100克大豆含有嘌呤190毫克,猪肉、牛肉等是150毫克,其他大部分豆类均低于150毫克。虽然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豆类和瘦肉类的嘌呤含量相似,但在实际生活中,豆类和肉类的摄入量却相差甚远。一个人很容易在一餐中摄入100克瘦肉甚至更多,但是每餐摄入100克大豆就有些困难。红豆、绿豆等豆类本身嘌呤含量就偏低,且其嘌呤组成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占嘌呤总量的96%以上,在代谢时,腺嘌呤转化生成尿酸的步骤繁琐,速率较低,生成得尿酸也相对较少,而肉类中嘌呤以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为主,次黄嘌呤可通过黄嘌呤直接生成尿酸,在煮粥时加一小把豆类,不会对痛风病人产生不良影响。 ?? 豆制品最常见的有豆腐、豆干、豆浆等,豆腐和豆干在加工、制作和烹饪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嘌呤会溶解于水中而被去除,剩下的嘌呤含量已经甚少了,所以吃同样重量的豆制品,摄入的嘌呤要比直接吃黄豆少得多。豆浆一般是以黄豆为原料制成,嘌呤基本上没有损失,但制作豆浆时加入了大量水分,故嘌呤已经被稀释,一杯浓豆浆中所含的嘌呤约为38毫克,而日常购买的豆浆浓度更低,其中所含嘌呤的量更低,如果喝的是五谷豆浆,则嘌呤含量还要少得多。因此,痛风患者不必绝对远离豆浆,每天喝一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有量的限制,不能当成水来喝;在喝豆浆时不要加糖,同时应该相应减少肉类的摄入,控制当日蛋白质的总量。? 如果上述逻辑分析不能说服你,那么已有的大豆与痛风的研究或许更加能让人信服。现有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用大豆制品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膳食干预研究发现,食用大豆制品确实升高了血尿酸的水平,但升高的幅度有限,达不到值得引起临床关注的水平。另一项研究发现,膳食中蛋白质总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其中动物性蛋白质有升高危险的趋势,而植物性蛋白质则有降低危险的趋势;在所有食物类别当中,豆制品与尿酸水平呈负相关,可降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此,现有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均不支持“大豆制品可导致痛风”的医疗传说。 众所周知,痛风可影响肾脏功能,很多痛风患者均存在肾功能不全。以前认为痛风患者不能食用豆类,除了因为其嘌呤含量,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认为肾脏功能下降者绝对不能食用豆类。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的很多成分对于肾功能都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变性的肾脏细胞的恢复。此外,豆类蛋白质和谷类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发生互补,因此只要按比例适量摄入豆类和谷类食物,相应减少动物性食物,或许更有利于避免食物蛋白质过剩,减轻肾脏负担。 所以,不必把各种豆子看成痛风的大敌,对豆制品也不必望而生畏。我们说痛风病人可以适量吃豆制品,是说替代鱼肉蛋类食品,但蛋白质和嘌呤总量不能增加,绝不能在吃鱼肉蛋之外再加豆制品。豆制品的量也要控制,建议限制在每日30克大豆之内,换算成豆腐不超过90克,或浓豆浆不超过一杯。在食用豆制品前经过热水浸泡漂洗,可进一步减少嘌呤的摄入。
热门内分泌与代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