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同样一件很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可以嘻嘻哈哈面对,而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被侵犯了一样,变得怒不可遏。 有位朋友说,自己特别容易对人有敌意。 总是容易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很敏感,每次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怀疑别人是恶意伤害她。 其实有很多时候,她也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但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1 在《心理动力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男士带着妻子去高档餐厅庆祝生日。 他们被安排在靠近洗手间的位置。这位男士非常生气,就投诉服务员,认为服务员服务不好。 最后经理来了,仍然不能平息他的怒火,他非常愤慨地说:"你可以认为我们穷,攒了很久的钱才能在这样的餐厅吃饭,但是,我们同样是付了钱来消费,凭什么要被安排在这样的位置,为什么不能坐在好的位置上?" 其实,他完全可以向服务员提出更换位置,通常餐厅都不会拒绝。 但是这位男士不依不饶,不但坚持投诉,还咒骂服务员。 因为他觉得服务员故意忽视了他,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的失控源于被忽视。 克莱茵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提到,儿童在早年与养育着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每个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方式。 然后这些早期的关系经验,就像一个个模版一样,被内化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保存在潜意识深处,影响未来的人际交往经验。 内化,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经验,并将经验变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 当这位男士被服务员安排在靠近洗手间的位置的时候,内化在他心中的被忽视的感受就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觉得服务员在针对他。 2 心理咨询师张惠姗分享了一个她的经历。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她认识了一位女生小A,她夸赞了小A眼睛好看。 但当时,小A并没有太开心,反而变得有些不自在。 后来,她和小A熟了以后,偶然聊起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小A告诉她,当时听到她说自己眼睛好看时,就觉得对方是刻意这么说的。 因为小A完全不觉得自己好看,那种情况下,她只觉得别人要么是在敌意攻击,要么是虚伪奉承。 张惠姗说,小A整体的形象都不差,性格也好,她的优点如此明显,但是却一直活在差评的世界里,甚至对外界的好评也觉得是敌意的攻击。 她没有真实地看到自己,所以也无法如实地看到他人。 因为,一个人的內心如何看待自己,她就会认为,外部世界会如何看待自己。 而我们的内心如何看待自己,恰好是我们把养育者对待我们的方式,内化在我们的心里。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景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想象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也激发了曾经遭受过的一些难受、恐惧、焦虑的情绪体验,我们由此产生相应的反应。 比如有些人,总是忍不住怀疑对方不够爱自己,又或者觉得自己不能爱人,无法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 很可能是因为早年经历过被抛弃的创伤,这就导致内在对获得爱完全没有信心。 正是因为内在对关系不自信的经验,我们害怕自己无法承受亲密关系带来的打击,所以发展出了一种心理保护,那就是疏离和逃避关系。 这虽然保护了自己不受伤,但同时也让自己走进了孤独的牢笼。 3 有位网友留言,说每次打了孩子之后会很自责,觉得自己很失败,不配当一个好妈妈。 她常常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打了孩子后,又开始自责后悔。 这位妈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像是在表达她的一种模式: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教育孩子似乎只有打与不打两个选项,作为母亲好像只有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区别,没有了其它的选项,没有了其它的空间。 她的重点,不是说打了孩子之后她需要去反思,下次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和孩子沟通,自己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之类。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责怪自己,这也许是她非常熟悉的一种模式。 在打完孩子之后的自责与后悔,这似乎是在对外界表达,我要是提前知道,该怎么做会更好就好了,我要是能掌控一切就好了。 这像是在表达一种全能感。而这种全能感的背后,是为了防御无能的、不完美的自己。 当她看到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就仿佛看到自己不好、自己也不能接受的那一面。 而且打孩子的行为,就可以把不够完美的、不够全能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 与此同时,她可能也会觉得,外部世界也是这样子对待她的。 因为她的内心中,有一个内在的苛刻批评者。 4 最苛刻的内在批评者,是源自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内化。 有位朋友说,他小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对他有特别多的干涉,他常常觉得自己只是父母亲的一部分。 什么都要按照爸爸的意志来进行,完全没有的选择空间。若不按照父亲的想法来走,就会被爸爸攻击。 妈妈虽然不会攻击他,但是会表现得很受伤的样子,甚至在他面前哭泣,这都给他造成极大压力。 所以,他在亲密关系中也变得很敏感,有时候女朋友的一句简单问候,他也会觉得对方在干涉他,因此他也很容易发脾气。 因为他的内心认为,自己是会被干涉的,所以他认定外部世界也会对他有种种干扰。 而如果从最终的结果上看,这种内心预设很可能会成为事实。 因为我们把内心的敌意投射出来了,最后别人都想远离这些敌意,最后你的预设就成了事实。 这时候,我们需要觉知自己,是不是把他人也视为了自身一部分,并在想象层面觉得,对方应该绝对化地听从自己。 若觉察到了这部分,就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给双方之间的关系一个缓冲的空间。否则,你会觉得他人在故意针对你,而你也有可能因此去针对对方。 除了自我觉察,也可以在心理咨询中去验证。在咨询中和咨询师的关系,可以为新的、健康的关系模版提供基础。 当我们在关系中越来越了解固有的关系模式,就越能去看待这些模式背后的防御,防御卸下的过程,正是习得新的客体关系经验的过程。 人生中一再出现的某些事情,就像是轮回。 心理学会说这是强迫性重复,起初我们总想逃避这种重复,但重复的意义是在于体验和觉察,特别是那些痛苦的部分。 当你深刻体验到时,也许还会重复,但痛苦的程度就会减轻,甚至跳出命运的轮回。 图片加载失败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