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焦急大概中国人普遍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底层生存的人群,焦急更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心理状态或生存状态。
人们焦急地期待新生命的降临,焦急地巴望着孩子长大,焦急地祈盼孩子考上理想学校,焦急地帮孩子求职,焦急地催促孩子恋爱结婚,焦急地等待孙辈出生,焦急地帮助子女带孙子……从年轻焦急到衰老,焦急了一辈子。
人们焦急地出门又焦急地回家,焦急地上车又焦急地下车,焦急地点菜吃饭又焦急地结账打包,焦急地上班又焦急地下班,焦急地赚钱又焦急地购物,焦急地阅读又焦急地写作,焦急地做研究又焦急地发论文……从睁眼焦急到闭眼,凡事儿都焦急。
我时常琢磨,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现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焦急?有时就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一些原因,想把自己的认识与人交流分享,于是写下这篇文章。
我觉得,造成我们焦急起来的原因首先有大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文化方面因素所起的作用 。 作为一个外行,我猜,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社会经历过漫长的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和人民经历过长期的物质匮乏之后,在较短的时间里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们摆脱了饥饿贫困状态,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对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向往,或者就是单纯拜金主义冲动,成为人们生存的主要动力。于是,抢先一点儿的愿望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无所不在的焦急。
当然,如果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层面去探究,中国社会历来缺少机会均等的机制、缺少以合理和有序方式主张个人权利的机制,也促使人们通过"争抢"的模式获得机会、主张权利、争取利益等,这也是人们普遍焦急的背景因素。
此外,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获得各式各样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各种应运而生的快餐文化无处不在,也使人们很难进行深思熟虑的选择,更容易以快速选择、快速纠错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焦急情绪的伴随产物或载体,自然促进了焦急的普遍化。
然而,我毕竟不是做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研究的学者,只能按照常识来分析、认识。我想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分析有焦急心态和行为方式的群体中的部分人。
有些人的焦急源于以负性认知或抑郁性认知和反应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倒霉蛋"心态,是"倒霉蛋"性质的焦急;还有一些人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未能获得良好的延迟满足训练,属于"沉不住气"的焦急。
有倒霉蛋心态焦急的人,在其内心深处是绝对相信自己运气比别人差,又时刻都能发现自己运气不好的信息、证据。实际上,这是一种由错误认知模式决定了的焦急。 因为,根据概率论的原理,在一个人漫长的人生过程中," 走运 "和 " 倒霉" 的经历理应各占一半,而不可能让一个人持久或永远走运或者倒霉。
只是有倒霉蛋心态和相应认知模式的人,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即使他们自己也意识到某些事情的结果说明了自己运气好,但却将之归因于是自己抢到的,或者干脆因其视而不见而忽略过去。
因有倒霉蛋心态而焦急的人,在感知、思维和记忆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在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层面,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负性经历的感知,即选择性地察觉、留意、关注给自己带来不快体验的事物、事件、经历,或者说是选择性地收集负性信息,而忽略、遗漏,甚至是选择性地忽略、遗漏给其带来愉悦体验的正性事物、事件、经历。 这样的认知模式称为选择性认知。
另一方面,在整合这些负性信息的思维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习惯性地进行"倒霉蛋"模式的归因,或将之归因为自己是弱者,很难得到强者才能争得的权利、机会;或将之归因于环境中他人的不友善姿态、竞争,乃至含有敌意的竞争、欺辱。
此外,在他们的记忆中,也选择性或优先性地储存了更多的这类感知信息、归因模式及与此关联的负性情绪体验。这些人遇事极易出现与负性感知、负性归因、负性记忆、负性情绪联动的"负性自动思维"过程。这样的负性自动思维过程是他们心理活动的基调,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与其他人存在争抢或竞争关系,即便是并无重要目的的活动,他们在内心就会有"以前我一直都吃亏,这次绝不能再吃亏"的潜台词和动机,驱使他们产生急于达到目的的焦急心态和行为。
当他们在此"争先恐后"争抢过程中,若是他们感觉到自己"又吃亏了"时,这样的负性自动思维甚至会引发后果较为严重的负性行为反应——仇视、怨怼、敌对、攻击、破坏,甚至是指向自身的攻击——自伤行为。在车辆拥挤的道路上时不时出现司机的路怒症现象,不少是因为路怒司机认为自己"又吃亏了",心有不甘,才对他人发起攻击。
还有一种焦急是源于幼年、童年期的"延迟满足"训练不足,缺乏忍耐、忍受的能力和习惯。在幼年童年期未经历过有意或无意的延迟满足训练,又缺乏足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被以父母为主的成年人溺爱、娇养氛围中长大的儿童、少年,即使到成年期也仍然是"等不得"的"巨婴"心态和行为模式,自然会在任何场合都会焦急起来。
最糟糕的是,有许多人既有"倒霉蛋"心态的焦急,又有不能等待的焦急,这样的人大概一生都不会过上不焦急的生活。 在我看到的焦虑、抑郁病人中,有不少是有这样双重背景的焦急心态和行为模式,或许这样的焦急也是他们患病的素质因素的一个方面。
附,视而不见与选择性认知模式
《三联生活周刊》2014-04第14期(总第677期)陈赛写的那篇《乐观主义的偏见——抑郁症泛滥与特大号自我》文章,我读了不止一遍。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和看法,我深以为然,也时不时地向我的病人们讲述文中的一些内容和观点。
其中,作者引述的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做的一个心理学试验是我最经常提起的。
那个试验是这样的:
他征集了400多名受试者,分别是自认为幸运的人,即所谓"幸运儿",和自认为倒霉的人,即所谓"倒霉蛋"。受试者年龄由18岁到84岁不等。
在试验中,怀斯曼给了这些受试者同样的一张报纸,让他们数报纸里印有多少张照片。结果,那些"倒霉蛋"几乎要花两分钟才完成任务,而"幸运儿"却只用了几秒钟。
该试验使用的报纸除了让受试者数的43张照片之外,还分别印了两条特殊的提示信息。
第一条信息印在第二页的报纸上:"不必再数了,一共43张照片。"甚至,这条信息用很大的字体印刷,占了近半页的版面。
第二条信息插在报纸中:"别数了,告诉实验者你看到了这条信息,并赢取250英镑。"
结果,"幸运儿"们全部看到了这两条信息,而"倒霉蛋"却没有看到。这样,"幸运儿"完成得既快,而且还得到了犒赏。
此外,怀斯曼还做过其他一些相关的试验。通过这些实验,他总结出"幸运儿"们所显示出来的四种行为特征:
他们更擅长创造和留意到机会;
他们更愿意听从本能的召唤;
他们对未来有更积极的期待;
他们对挫折抱着一种弹性态度——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从中寻找积极的可能性,并静待积极的结果出现。
据此,陈赛总结道:"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读过本文中的这部分内容,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些"倒霉蛋"们对两条提示信息的忽略或者说是"视而不见"。
是什么蒙蔽住他们的眼睛?从我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经验出发,我猜测,他们的选择性认知模式,或者说是他们的负性、选择性认知模式,"蒙蔽"住他们的眼睛和头脑,决定了他们看不到,也不会利用这些正性意义的信息。
说来可悲的是,我们许多患焦虑、抑郁症的患者甚至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在他们眼里,明媚的春光也是暗淡无光的,即使鲜花遍野也是残花败柳。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感知人际关系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的也多是周围人不友善的印象,甚至进而形成"倒霉蛋"性质的精神病性症状:他们被众多怀有恶意的人迫害。
因此,说抑郁症是认知模式决定的精神疾病大概是有道理的。
当然,有些人在读了这部分内容或许也可能得出一个肤浅的结论:乐观大概就是要轻信。确实,从怀斯曼的这个试验得出这个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说,这个结论是肤浅的!
从进化论的原理来理解这个问题应该是合理的。进化论认为,作为一种生存策略,那些有适应性价值的能力或品质才能够从远古人类传递下来到今人。
尽管没有读到关于"轻信"作为适应性品质在人类适应性价值的研究结果,但至少在很多人身上都反映出这样的品质,便足以支持"轻信"对人类生存是有意义的。
况且,从常识出发,那些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在哪种社会形态的社会,都往往更成功一些。况且,将人生看作是一个生命过程,快乐生活难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吗?
当然,正如怀斯曼研究所显示的,受试者中也确有一些"倒霉蛋"。在他们的生存策略中,不容易"轻信"也一定有相应的适应性意义:即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生存环境是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谨慎是人们规避生存风险的重要策略,这在远古时期人类处于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尤为重要。
然而,走出丛林法则年代的现代人类,绝大多数社会制度、社会规则都鼓励人类成员之间的诚信行为,并谴责和惩罚那些欺骗行为。
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轻信,或相信规则、相信他人,既是合理的选择,更是降低生存成本的宝贵策略。因为,相信他人可以大大减少因过分谨慎而反复考察、确认和防范本是微乎其微的风险,提高生存效率。
可以说,与负性、选择性认知模式相似,那些属于"幸运儿"的人们,对带有乐观性质的信息的感知、接收和相信倾向,同样是选择性的认知模式,或许也有对负性信息的"视而不见",只是这样的正性认知模式使人们更容易获得快乐,也有更高的生存适应性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当代人类而言,尽管悲观主义有生存适应性意义,即不忽略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免乐极生悲。但是,假如我们确实需要一点儿这样的"悲观主义"认识,那就尽量少一点儿,因为不幸毕竟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或许学会相信,有时天上还是可能掉馅儿饼的,也不是什么坏事。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