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随着我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成为发达地区发病率的第二位。不仅仅发病人数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随着而来的是越来越差的预后。肿瘤常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为早期癌症的病人治愈率可到90%,但中晚期癌症,经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5年生存)却可能只有30%。那么为何我们很难做到早期诊断。因为从一个肺癌细胞增殖成为CT\MR上可辨别的1cm肿块是已历经5年之久。此外早期肿瘤不侵及周边脏器,未引起堵塞、疼痛,很少有症状提醒我们去检查,因此定期体检十分有必要,尤其对于40岁以后的中年人。因癌症发生的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且40岁后癌症发病率迅速上升。
结直肠癌主要的表现是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消瘦等,但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时,则表明肿瘤已经变得较大了。目前结直肠癌的检查方法很多,例如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724)等,钡餐下消化道造影,CT、MR,大便潜血、粪便免疫化学实验,肠镜等。但肿瘤标记物CEA,CA-199相对对肠癌敏感,但并非所有肿瘤均会出现异常,且非特异性肠炎,胰腺炎等也可以引起其升高。早期病变钡餐下消化道造影,CT、MR均不能有所显示。因此目前诊疗指南较为推荐用于筛查的有粪便免疫化学实验、肠镜等。
大便潜血检测是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方法,在消化道出血量达5ml,潜血试验就可阳性。以前是用的FOBT(愈创木脂便潜血试验)检测结果易受检验物质不稳定及出血量的影响,现已被FIT(粪便免疫化学实验)取代,其假阳性率较FOBT低,且对结直肠癌及腺瘤敏感性更高。最新CSCO推荐该项检测是无症状健康人群肠癌筛查的I级推荐,指南推荐连续3次免疫法大便隐血试验,来降低肠癌的漏检风险。部分专家经一些大样本量的回顾分析汇总后,提出FIT可作为拒绝使用结肠镜检查的高风险患者亚组或家族的替代性非介入检查方式。但其在晚期瘤变中准确性较低。
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DNA的肠癌筛查技术(FIT-DNA),是欧美国家、亚洲一直研究的方向。目前国内也已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其原理是利用排出的大便与试剂盒内试剂发生反应,检测分析大便中的血红蛋白、基因变异及基因甲基化情况,综合分析肠癌风险。听起来比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好像更靠谱,并且只要将大便装入盒中,不存在其他痛苦,人们的接受度相对肠镜而言更高。但是该项目目前只是实验阶段,并未投入临床应用。不过实验结果令人欣喜,FDA批准的在1213例病例有效病例的临床试验,可检测出86.35%的可根治I/II期肠癌,并且该项目也已被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随着国家卫生部对癌症的筛查的重视及资金投入、大量样本的实验,或许我们可以期待这种无创、简便而又较高准确率的检查方法。
结直肠镜,不仅可以直观的看见肠道内粘膜情况,还可以直接用于取局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所以指南推荐对于50-74岁的患者也可以直接选择肠镜作为首次筛查的方式。如果阴性,也没有高危因素则可以5年后再做肠镜,而对于在此5年内如果有不适症状则再次肠镜检查也来得及。但对于有高危因素,例如结直肠腺瘤、炎性肠病病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者,目前指南推荐每年一次肠镜检查。
大肠癌早期、局部进展期、晚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90%,70%,12%,因此早期发现肿瘤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而现代生活节奏快、高脂饮食及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群更需警惕肠癌,定期体检。
热门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