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ddayh.cn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是习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具备多因性,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该病有如下特征: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其临床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多毛或痤疮等。随着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PCOS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为4%~8%。据报道月经不调妇女的70%~80%,继发性闭经患者的30%,无排卵型功血患者的85%,均有PCOS所致。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做以下综述。
临床治疗研究
1中药结合西药治疗
1.1中药周期结合西药促排治疗
月经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而中医学则认为月事是在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作用下产生的,随着阴阳的消长,气血的盈亏变化而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周期。中药周期疗法即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月经周期在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消长规律,采用周期性用药的治疗方法。谭文举等对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用曲唑联合中药序贯治疗疗效观察中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妊娠率、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可见来曲唑联合中药序贯在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李翠萍对30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采用中药补肾调周法配合克罗米芬,按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有83.56%的周期排卵率,18例妊娠,60%的妊娠率,疗效显著。匡丽君等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根据月经周期分别用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高达94.29%,明显高于单纯克罗米芬治疗结果。吴兰芝等研究也有报道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可有效调整患者月经周期,提高妊振率,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赵娟等序贯用滋阴补阳中药联合西药来曲唑(LE)、尿促性素(HMG),自月经第五天起服用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药,菟丝子等组成的奠基汤,排卵过后改为由川断,杜仲,紫石英,巴戟天等组成的助黄汤,滋阴补阳中药序贯运用,补肾健脾调肝,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结果示治疗组排卵率为82.4%,周期妊娠率为35.3%;对照组排卵率为60%,周期妊娠率为1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1.2中药辩证施药结合西药治疗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髓,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临床资料辨别患者所属证型,依据证型来立方用药,以期达到最佳疗效。故针对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中药辩证与西药结合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颇多。李彦等应用克罗米芬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排卵障碍患者8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于月经第5天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予以克罗米芬促排,并根据中医辨证针对肾虚痰湿型,肾虚血瘀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治疗组在 4个月内和5~10个月内的妊娠率,分别为58.3% 和55.0%,对照组则分别为34.2% 和20.0%,治疗结果说明,对PCOS排卵障碍患者采取中西药结合方案治疗,能有效提高排卵率,这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妊娠率有正面意义,在临床推广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贾七英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组氯米芬联合自拟方“温宫育子汤”联合治疗脾肾阳虚型PCOS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运用氯米芬组,其排卵及妊娠率均优于单纯运用氯米芬组,且FSH、LH、T及LH/FSH水平的改善也优于单纯运用氯米芬组,显示应用促排卵治疗同时加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提高疗效,提高近期排卵率及妊娠率,且可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崔火仙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组在月经或药物撤退性出血第3天服用来曲唑,月经第5天加服中药内服20天。对照组单用来曲唑,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2.22%、妊娠32例,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妊娠11例,差异有显著意义。此外,VassilatouE等人亦有类似的报道结果可加以佐证。
2中成药结合西药治疗
牛向馨等报道中成药(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不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徐安然等将60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达英-35和来曲唑治疗,观察组用达英-35和来曲唑并加用复方玄驹胶囊,通过比较2组激素的变化,优势卵泡的个数,及排卵,妊娠情况等来评定疗效,结果复方玄驹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张建芝等在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促排卵中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其治疗组(CC/HMG+ 坤泰胶囊)较对照西药组能明显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和血流灌注,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有利于胚胎着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率。周蓉在麒麟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发现治疗组(麒麟丸+ 枸橼酸氯米芬)周期排卵率(92.18%)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治疗组受孕率(28%)显著高于对照组(10.92%),差异有显著性。邓明等研究亦证明促排卵药物与联合成药(二十七味定坤九)治疗PCOS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排卵恢复率,增加妊娠可能性。
3针药结合
针刺中国传统疗法之一,是治疗PCOS近十余年的新兴研究方向。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机体代谢水平,降低体质量,降低机体内瘦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达到治疗PCOS。李静等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可能通过改善SCF与TNF-a水平来刺激卵子的发育及成熟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障碍。
近年来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针药结合治疗PCOS患者疗效显著。杨令巧等采用针药结合从脾胃论治PCOS患者。将120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药物组采用CC治疗,针药组采用CC+化独通瘀方+针灸治疗。针灸选穴:气海、关元、子宫、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结果显示,针药结合在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上比单纯药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治标也治本,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肖慧莲等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42例观察中显示针药联合治疗PCOS不孕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内分泌失调状况,从而提高受孕率。魏源泉在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治疗12周后,治疗组(CC+中药+针刺)有效率为 97.83 %,对照组(CC组)有效率为 89.14 %,2组有显著性差异(P
4其他疗法
刘炳秀观察改良式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结合中药育坤调周汤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研究中,将108例PCOS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A组选择改良式腹腔镜卵巢打孔术,B组选择改良式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后加西药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C组选择改良式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后加育坤调周汤中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排卵率A 组、B 组、C组分别为52.8%,91.7%,94.4%,妊娠率A组B组、C组分别为50%,72.2%,86.1%,流产率A组B组、C组分别为7%,11.1%,5.6%。张璇等在治疗120例痰湿阻滞型 PCOS患者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腹腔镜卵巢打孔手术LOD+苍附导痰汤(经期停服)无论在排卵率还是在妊娠率上都比对照组单用LOD要高。姜玉蝉等研究发现对耐克罗米芬的PCOS不孕症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阴道内小卵泡穿刺术后来曲唑、二甲双弧结合电针治疗,能调节患者内分泌,提高妊娠率同时可降低OHSS 发生率。
实验研究
有学者认为颗粒细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梁莹等将48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常规长方案促排卵,治疗组在其治疗基础上加用苍附苁仙汤,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LH、E2、P)及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妊娠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取卵日成熟卵泡壁颗粒细胞IGF-1R mRNA表达,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能上调人卵巢颗粒细胞IGF-1R mRNA 表达从而增加优质胚胎数,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戴碎平等研究发现运用复方甘芍贴剂干预PCOS大鼠模型能增加其卵巢颗粒细胞膜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的表达,改善卵巢细胞间的联系,促进卵巢组织恢复正常的卵泡发育和排卵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的。首乌僵芪汤干预PCOS-IR大鼠模型,发现其能激活IRS-1蛋白表达,从而下调PCOS-IR大鼠IRS-lSer307蛋白憐酸化蛋白表达,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减轻IR,调节内分泌水平,恢复排卵和生育功能。
小 结
中医、西医均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各有其利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单纯中医或西医在药物毒副作用、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弊端,如减少了激素的用量且缩短了治疗周期,并将综合各方的优点,实现优化治疗,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也颇多,为临床上提供了很多强有力的依据。但是目前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具体药理及作用机制实验研究甚少,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到PCOS不孕症的治疗中,有待我们更深入、更多的实验研究来支持与指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