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做咨询的时候,遇到一个孕妇上传了一张产前筛查报告单,询问18-三体高危风险的问题。在咨询过程中,她说做筛查的医院是个县级医院,有没有必要到市级或者省级医院再做一次复查?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网上,在实际工作中,也时有发生。记忆深刻的有两个这样的病例:一个孕妇手里三张筛查报告,全是高危风险;一个孕妇做了三次筛查,第一次高危风险,后两次低危风险。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确定是否高危
筛查结果高危风险,医生第一个要做的是核实孕妇的各种信息,评估风险的各项指标。hCG、AFP和E3的数值是一定的,但是还有其他的几个影响的指标要引起医生的注意:孕妇年龄、孕周、体重、有无吸烟、糖尿病等。
1、 孕妇年龄
填写孕妇年龄的时候,一定要写真实的年龄,还要是阳历生日。现实中,身份证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符合的不是少数。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孕妇,身份证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8岁。在纠正了年龄后,从高危风险改成了低危风险。这就是年龄误差导致的假阳性。
2、 孕周:血hCG随着孕周的增大是逐渐下降的,而AFP是随之上升的。相同的测量数值,不同的孕周,其参照标准是不同,筛查结果也不同。如果孕周计算错误,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去参加三年级的考试一样。考试不及格不说明学生有问题,而是衡量的标准错了。相应的,如果一个16周的胎儿,按照18周的标准计算风险,肯定结果是不对的。因此,产前筛查要求精准的孕周推算。
3、 其他:孕妇如果有吸烟、糖尿病、体重(公斤写成市斤)以及既往的病史,对筛查结果都有影响。
因此在看到高危结果后,首先要确定是否高危,然后再考虑如何处理。
为什么筛查结果会存在不同
1、 hCG、AFP等数值都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采血,检查结果也肯定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筛查结果。
2、 如果在不同的医院检查,化验方法不同,计算软件也不同,也会影响结果。
其实,产前筛查从2000年我开始接触到现在已经经过了17年,目前医院的操作水平也相差不多了,县市级的差别也很少。
不同的结果,我该相信哪个
我在接诊的孕妇中,拿着一个高危一个低危结果来咨询的不在少数。她们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大夫,这两个结果,我该信哪个?
要知道,筛查是概率的估计,本来就不是诊断。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概率去推翻另外一个概率。高危风险的确诊是依靠产前诊断,而不是再次筛查。
我们还要明白的是,筛查的检出率只有60~70%。通俗的说,在人群中散在分布的唐氏儿中,通过筛查的方法,我们只能找出60~70%的患儿,还有30~40%的唐氏儿检查结果是低危风险(假阴性结果)。从某种程度上,高危风险经过确诊可以排除唐氏儿,但是低危风险却还存在唐氏儿漏网的可能。
因此,即使第二次、第三次筛查都是低危风险,我还是告诉孕妇,要按照高危风险进行产前诊断。
我的建议
你说我宁左勿右也好,说错杀三千不漏网一个也好。总之,明确高危风险后,我个人强烈建议:
1、 筛查不做第二次
2、 经过核实后的高危风险,首选羊水产前诊断。如果有特殊情况不宜做有创检查的,或者不愿意接受羊水脐血穿刺的,无创产前检查(NIPT)是备选方案。
3、 如果无创产前检查还是高危,那么必定需要有创产前诊断。